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83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包括电缆本体,电缆本体包括硅橡胶护套、绝缘包带、硅橡胶绝缘层、导体包带层和导体,硅橡胶护套套设在绝缘包带的表面,绝缘包带套设在硅橡胶绝缘层的表面,硅橡胶绝缘层套设在导体包带层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该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动力电机带动传动板震动,带动震动板震动,震动板对经过电加热板加热融化的原料进行震动,将原料内的空气震动到原料的顶部,然后打开电磁开关阀,此时启动液压缸,液压缸伸缩杆伸出带动挤压板向下挤压,将内部的空气输送到排气箱内,可以快速的将熔融液中的空气排出,可以有效防止护套的起泡现象,使的注塑成型的电缆质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
技术介绍
硅橡胶扁电缆应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能和抗拉性能,扁电缆硅橡胶护套起泡现象已困扰电缆行业多年。硅橡胶护套主要采用XJ-115型或XJ-12O型挤橡生产线生产。此类生产线的放线架为被动放线.硅橡胶护套的硫化为二段式硫化方式.前段为热水硫化(可使硅橡胶护套不容易起泡).后段为热空气硫化。此类生产线在生产圆电缆护套或生产大规格绝缘时不会起泡.但是在生产扁电缆护套过程中则无法避免气泡的产生.且起泡现象充斥着整个护套生产过程,尤其在生产护套厚度较小的控制类扁电缆护套时。现有的挤出设备无法将熔融液中的气泡排出,使得挤出成型的电缆内含有大量气泡,降低了电缆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解决了挤出设备无法将熔融液中的气泡排出,使得挤出成型的电缆内含有大量气泡,降低了电缆的成型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包括硅橡胶护套(11)、绝缘包带(12)、硅橡胶绝缘层(13)、导体包带层(14)和导体(15),所述硅橡胶护套(11)套设在绝缘包带(12)的表面,所述绝缘包带(12)套设在硅橡胶绝缘层(13)的表面,所述硅橡胶绝缘层(13)套设在导体包带层(14)的表面,所述导体包带层(14)套设在导体(15)的表面;/n该电缆本体(1)的挤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通过挤出设备的下料箱(24)加入原料,对原料进行加工后,输送到输送箱(25)内,此时启动动力电机(22),动力电机(22)带动传动板(29)震动,带动震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包括硅橡胶护套(11)、绝缘包带(12)、硅橡胶绝缘层(13)、导体包带层(14)和导体(15),所述硅橡胶护套(11)套设在绝缘包带(12)的表面,所述绝缘包带(12)套设在硅橡胶绝缘层(13)的表面,所述硅橡胶绝缘层(13)套设在导体包带层(14)的表面,所述导体包带层(14)套设在导体(15)的表面;
该电缆本体(1)的挤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挤出设备的下料箱(24)加入原料,对原料进行加工后,输送到输送箱(25)内,此时启动动力电机(22),动力电机(22)带动传动板(29)震动,带动震动板(27)震动,震动板(27)对经过电加热板加热融化的原料进行震动,将原料内的空气震动到原料的顶部,然后打开电磁开关阀(215),此时启动液压缸(211),液压缸(211)伸缩杆伸出带动挤压板(212)向下挤压,将内部的空气输送到排气箱(214)内,经过回收管道(216)排出,然后关闭电磁开关阀(215),收回液压缸(211),将挤压板(212)收回;
步骤二、在将空气排出时,会将原料排出,此时原料输送到回收箱(217)内,收集之后通过排出管道(219)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橡胶绝缘及护套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设备包括固定底座(21)以及固定在固定底座(21)顶部的动力电机(22)和挤出机(23),所述动力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挤出机(23)的内腔,所述动力电机(22)输出轴的表面与挤出机(23)的动力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挤出机(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24),所述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钱灵敏黄海平凌前忠束义如黄进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