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688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资源配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应用,包括:采用资料收集整理法、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法、小组讨论法、德尔菲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确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检疫、隔离观察、疑似病例诊治、确诊病例治疗耗费的医疗资源量;构建基于不同防控措施及分区域分时段的突发传染病疫情预测模型,确定医疗资源耗费最少的干预措施的优化预测模型;制定基于SEIAPHR优化模型预测值的医疗资源供给与配置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预测基于不同干预措施分区域分时段的医疗资源的需求量,并提出合理的供给模式,实现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应急医疗物资配置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资源配置
,尤其涉及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在应对SARS及COVID-19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成立了疫情控制领导小组,根据疫流行病与生物信息室情的爆发规模进行医务人员、医疗物资及医疗经费的紧急配置。但医疗资源的配置仅仅基于疫情流行的现状进行配置,未考虑干预措施与地域差异的影响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精确的动态的调整,将导致部分地区部分时间段应急医疗资源的短缺,而部分地区出现医疗资源过剩与浪费的现象。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卫生资源配置资源总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间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配置效率低下;(2)医疗资源的配置仅仅基于疫情流行的现状进行配置,未考虑干预措施与地域差异的影响进行短期和长期的精确的动态的调整,导致部分地区部分时间段应急医疗资源的短缺,而部分地区出现医疗资源过剩与浪费的现象;(3)无法准确的确定需要耗费的医疗资源,更不能分区域分时段精准的供给与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包括:/n确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检疫、隔离观察、疑似病例诊治、确诊病例治疗中耗费的医疗资源;/n构建基于不同防控措施及分区域分时段的突发传染病疫情预测模型,确定医疗资源耗费最少的干预措施的优化预测模型;/n制定基于SEIAPHR优化模型预测值的医疗资源供给与配置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确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检疫、隔离观察、疑似病例诊治、确诊病例治疗中耗费的医疗资源;
构建基于不同防控措施及分区域分时段的突发传染病疫情预测模型,确定医疗资源耗费最少的干预措施的优化预测模型;
制定基于SEIAPHR优化模型预测值的医疗资源供给与配置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费的医疗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医疗物资与防控费用;
(1)所述人力资源耗费计算方法包括:
首先,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各项医疗服务流程所需时间,计算诊疗流程细项工作人力时间成本Ci;
其次,根据确定完成诊疗流程所计算的人均服务时间,计算服务单位数量各类人群所需的医务人员数量;同时确定每名医务人员每年的有效工作时间;
最后,计算完成每一类诊疗流程需要投入的人均人力时间货币成本;
(2)所述医疗物资耗费计算方法包括:从接受各类医疗服务流程需投入的医疗设施设备及耗材进行医疗物资耗费测算;通过调查实施相关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及财务管理部门收集医疗物资的投入;
(3)所述防控费用耗费计算方法包括:分别回顾性收集集中医学隔离、疑似病例、确诊普通型、重症病例各100例,及危重症病例50例的病例资料,收集调查对象在整个诊疗流程中的医疗成本数据;计算各类病例的平均医疗资源耗费;
所述医疗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与间接医疗成本;
所述直接医疗成本包括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所述住院费用含诊断检测费、健康检测费、药物治疗费用、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费用与住院费用;
所述间接医疗成本包括隔离期间食宿费与误工费、因阻断院内感染占用的医疗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基于不同防控措施及分区域分时段的突发传染病疫情预测模型,确定医疗资源耗费最少的干预措施的优化预测模型包括:
1)收集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并整理异常值;
2)确定纳入模型的因素:纳入传统的SEIR模型因素:时滞因素、传染力、潜伏期、疾病转归期,及影响医疗资源耗费的因素:疾病流行的不同阶段、地域因素、人口变动、防控政策措施的改变、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隔离、疑似病例、疾病危重程度;
3)确定模型预测的主要指标:集中隔离人数、疑似病例数与确诊隔离住院治疗病例;
4)构建SEIAPHR模型:构建SEIAPHR优化模型;
5)以流行过程对SEIAPHR模型进行参数反演和趋势预测,将最小二乘法以及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相结合进行SEIAPHR模型的参数反演,参数分布选为正态分布,并利用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微分方程的求解使用隐式Runge-Kutta刚性微分方程求解算法;
6)在SEIAPHR传染病仓室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不同地域之间即疫源地、接壤区域与非接壤区域的病例和人员迁徙、人口变动、防控政策措施的改变、防控措施实施时间的滞后因素以及疫苗的使用相关因素,改进SEIAPHR仓室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EIAPHR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所考虑地区的总人数分为11类,易感者类S,自由环境中的潜伏者类E,患病者类I,无症状染病者类A,追踪到进行医学观察包括集中隔离医学观察S1q与居家医学观察S2q的易感者类Sq与无症状潜伏者类Eq,疑似病例为P,确诊并住院隔离治疗者类为H,恢复者类为R,死亡者类为D;同时用包括S(t),S1q(t),S2q(t),E(t),I(t),A(t),Sq(t),包括S1q(t)与S2q(t)),Eq(t),P(t),H(t),R(t)及D(t)分别表示t时刻这几类人群的个体数,并记:
N(t)=S(t)+E(t)+I(t)+A(t)+H(t)+R(t)
同时将确诊接受医学治疗病例数H分为三类:普通与轻型确诊病人类I1,重症确诊病人类I2,及危重确诊病人类I3,并分别用Ii(t)(i=1,2,3)记这三类人群在t时刻的人数,第t天,进而H(t)=I1(t)+I2(t)+I3(t);
第二步,确定易感者类、隔离者类以及潜伏者类输入、输出关系;由于密切跟踪隔离措施的实施,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分为隔离的易感者类Sq,和潜伏者类Eq,通过感染者密切接触追踪,假设q1+q2(=q)比例的接触者类被隔离,其中q2比例的被隔离个体若被感染,则该个体隔离在Eq仓室,否则隔离在Sq仓室;q1比例的被隔离个体若被感染,则该个体将由发热门诊隔离至P仓室,否则隔离在Sq仓室;Sq仓室包括居家医学观察者S1q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者S2q,Sq仓室中r比例的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在S1q仓室,1-r比例的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在S2q仓室;若1-q比例的接触者在追踪中被遗漏,一旦被有效感染,则移动至E仓室,否则仍然留在S仓室中;假设每次接触时传播概率为β,接触数为c,假设被隔离个体中,若被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华吕贵臣毕杨杨柯肖伦唐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