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优化路径规划算法的刚性折纸折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种动态折叠路径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优化路径规划的刚性折纸折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在人类生活工作中应用不断增多。在机器人技术中,折纸被研究人员用作一种手段加深对运动控制和规划方法的理解。路径规划在折纸的折叠过程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来看,存在的路径规划方法主要有A*方法、Dijkstra方法等。但大多数的路径规划方法不适合在高维复杂空间应用。在运用过程中,像A*方法对于启发函数的选择要求较高,必须要选择适合的启发函数才能有较好的效果。Dijkstra方法搜索的效率比较缓慢,复杂度高并且运算成本高。基于采样快速扩展随机树(RRT)是用于路径规划的新方法之一,与其他用于路径规划如A*方法、Dijkstra方法等传统办法相比,它具有概率完备性和收率速度较快的优点,但是他搜索过于均匀,它得到的路径常常与最短路径有较大的偏差。在此基础上有改进的算法,比如RRT*方法,使得它不但具备了RRT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渐进最优性,即减少采样点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优化路径规划算法的刚性折纸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建立刚性折纸折叠模型;/nS2)基于优化RRT算法和刚性折纸折叠模型规划刚性折纸折叠运动的路径;/nS2.1)选定起点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优化路径规划算法的刚性折纸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刚性折纸折叠模型;
S2)基于优化RRT算法和刚性折纸折叠模型规划刚性折纸折叠运动的路径;
S2.1)选定起点Xinit作为搜索树的起点,并初始化搜索树T,即初始化节点信息;
S2.2)基于RRT算法扩展搜索树T;
S2.3)对刚性折纸的折叠面进行自交检测,得到刚性折纸折叠模型每个状态所有折痕线角度集合,并生成一条初始的刚性折纸折叠路径;
S3)对S2)中得到的刚性折纸折叠路径进行优化;
S3.1)通过B样条曲线对刚性折纸折叠路径上的折叠线进行平滑处理,
在配置空间内,折叠的角度分量用一个含义n+1个控制点的K阶B样条曲线来表示,即如下式所示:
其中,Qi,k(u)为一个基函数,Pi(i=0,1,…,n)为控制顶点,即随机树节点;Qi,k(i=0,1,…,n)为k次规范B样条基函数,最高次数为k,基函数由节点u的序列决定,u:u0≤ui≤…≤un+k+1;A(i,j)是通过折痕线上的折痕线l(i,j)连接的两个面的二面角,为第n条折痕线所表示的二面角的角度;
S3.2)对刚性折纸折叠路径的折痕线初始折叠角度集合进行更新;
将S3.1中平滑处理后的折痕线折叠角度集合替换S2.3中初始刚性折纸折叠路径中的折痕线初始折叠角度集合,最终得到一条经平滑处理后新的刚性折纸折叠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路径规划算法的刚性折纸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刚性折纸折叠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1.1)用折痕线l(i,j)的折叠角度作为变量构建刚性折纸折叠模型的构型折纸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l(i,j)表示连接实顶点Vi和虚顶点Vj的折痕线,A(i,j)是通过折痕线l(i,j)连接的两个面的二面角,为第n条折痕线所表示的二面角的角度;
S1.2)用矩阵运算形式来表示刚性折纸在空间中的折叠过程,将公式(2)的计算结果与一个1*4的矩阵相乘即得出Vi经折叠运动后在三维空间中的点
其中,Vi是可折叠多顶点折痕图中的一个实顶点,Bi为4x4矩阵,它将空间中的一个点Vi的三维坐标转化到矩阵当中,矩阵Di为矩阵Bi的负矩阵,A(i,j)为齐次坐标系y-z平面上的矩阵,其旋转角度为A(i,j),M(i,j)为齐次坐标系x-y平面上的矩阵,其旋转角度为p(i,j)。
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兰玲,聂振文,赵岩,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