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61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得到的冷端系统中系统变量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其中,系统变量包括冷端系统中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泵和真空泵对应的能效参数;监测冷端系统中各能效参数的当前值,基于各能效参数的当前值及能效基准区间,确定冷端系统中的异常参数;基于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故障诊断模型是基于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异常参数从故障诊断模型中及时捕捉到影响该异常参数的能效参数,提升了火电机组冷端系统的故障诊断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火电厂冷端系统涉及设备较多,系统复杂,系统运行参数的耦合性强,且冷端系统所处环境复杂,发生事故率较高,在冷端系统出现故障时往往有很多参数报警,运维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故障发生位置和原因。现有的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通常是基于智能算法对运行数据进行故障诊断的,诊断结果容易出现不符合设备实际情况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还存在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异常参数从故障诊断模型中及时捕捉到影响该异常参数的能效参数,提升了火电机组冷端系统的故障诊断准确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得到的冷端系统中系统变量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其中,所述系统变量包括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泵和真空泵对应的能效参数;监测所述冷端系统中各所述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及所述能效基准区间,确定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异常参数;基于所述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所述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故障诊断模型是基于所述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的。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确定各能效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故障诊断模型。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故障诊断模型为SDG模型,所述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因果关系对所述能效参数进行标记,得到原因节点和结果节点;根据各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节点连接,得到SDG有向图;对所述SDG有向图中的各节点进行节点分层,得到SDG模型。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对所述SDG有向图中的各节点进行节点分层,得到SDG模型的步骤,包括:步骤a,确定所述SDG有向图中的各节点对应的能效参数的可达集合和先行集合;步骤b,将所述可达集合与所述先行集合的交集为所述先行集合的目标参数,确定为本层节点;步骤c,基于除所述目标参数之外的其他能效参数执行上述步骤b,得到下一层节点;步骤d: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直至各所述能效参数均参与分层,得到分层后的SDG模型。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冷端系统的运行机理对所述SDG模型进行模型验证。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外界条件对各所述能效参数的影响,确定各所述能效参数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所述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异常参数输入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中,基于所述故障诊断模型对所述异常参数对应的节点进行双向推理,得到故障诊断结果。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得到的冷端系统中系统变量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其中,所述系统变量包括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泵和真空泵对应的能效参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冷端系统中各所述能效参数的当前值,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的当前值及所述能效基准区间,确定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异常参数;诊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所述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故障诊断模型是基于所述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首先,获取预先得到的冷端系统中系统变量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其中,系统变量包括冷端系统中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泵和真空泵对应的能效参数;然后,监测冷端系统中各能效参数的当前值,基于各能效参数的当前值及能效基准区间,确定冷端系统中的异常参数;最后,基于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故障诊断模型是基于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的。上述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基于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和预先建立的能效基准区间,确定冷端系统中存在异常的能效参数,提升了冷端系统异常监测的精确度;通过基于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可以使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更符合冷端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而在故障诊断时,能够根据异常参数从故障诊断模型中及时捕捉到影响该异常参数的能效参数,提升了火电机组冷端系统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SDG有向图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层后的SDG模型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凝汽器管道破裂故障SDG子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凝汽器满水故障SDG子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目前,在火电厂设备中,很多故障及其征兆都是以事件的形式出现,不能形成描述系统的常微分方程。并且对于过于复杂的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也是难点,因此现有的火电厂设备多采用智能算法建模进行故障诊断,考虑到现有的故障诊断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预先得到的冷端系统中系统变量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其中,所述系统变量包括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泵和真空泵对应的能效参数;/n监测所述冷端系统中各所述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及所述能效基准区间,确定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异常参数;/n基于所述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所述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故障诊断模型是基于所述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得到的冷端系统中系统变量对应的能效基准区间;其中,所述系统变量包括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凝汽器、凝结水泵、循环泵和真空泵对应的能效参数;
监测所述冷端系统中各所述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的监测值及所述能效基准区间,确定所述冷端系统中的异常参数;
基于所述异常参数及预先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所述冷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其中,所述故障诊断模型是基于所述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建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冷端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机理确定各能效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故障诊断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诊断模型为SDG模型,所述基于各所述能效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因果关系对所述能效参数进行标记,得到原因节点和结果节点;
根据各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节点连接,得到SDG有向图;
对所述SDG有向图中的各节点进行节点分层,得到SDG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SDG有向图中的各节点进行节点分层,得到SDG模型的步骤,包括:
步骤a,确定所述SDG有向图中的各节点对应的能效参数的可达集合和先行集合;
步骤b,将所述可达集合与所述先行集合的交集为所述先行集合的目标参数,确定为本层节点;
步骤c,基于除所述目标参数之外的其他能效参数执行上述步骤b,得到下一层节点;
步骤d: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直至各所述能效参数均参与分层,得到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路马吉伟顾煜炯王仲闫海东王远杨建峰张民蔺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发电厂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