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43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mm<TTL*(ImgH/f)<7mm;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和第五透镜至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0.5<(CT4+CT5)/T56≤1.3。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小型化和高成像质量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便携式要求、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电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CCD)及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及尺寸减小,对应的成像镜头也需满足高成像品质的要求。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小型化和高成像质量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小型化和高成像质量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mm<TTL*(ImgH/f)<7mm;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和第五透镜至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0.5<(CT4+CT5)/T56≤1.3。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之间满足:f*tan(HFOV)≥5.4mm。进一步地,第二透镜至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第三透镜至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和第四透镜至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1.9≤(T23+T45)/T34<4.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之间满足:0<f/R9≤2.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和第六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之间满足:3≤f/(CT6+T67+CT7)<4.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和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5<|R1-R2|/CT1<8.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和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3<2*DT11/(DT61+DT72)<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一透镜在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轴上距离SAG11之间满足:1.5≤ET1/(CT1-SAG11)≤2.0。进一步地,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和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2.5≤f67/(R11+R14)<-0.5。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轴上距离SAG22和第二透镜在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2之间满足:0.8<SAG22/ET2≤1.3。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f/f3+f/f4|<0.2。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1<f/f5<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和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4.5≤(f2+f7)/f1<-3.0。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和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3mm≤(CT2+CT3+CT4+CT5)/4≤0.3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沿摄像镜头的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1和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2之间满足:0.3<2*DT11/(DT61+DT72)<0.5;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mm<TTL*(ImgH/f)<7mm。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之间满足:f*tan(HFOV)≥5.4mm。进一步地,第二透镜至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第三透镜至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和第四透镜至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1.9≤(T23+T45)/T34<4.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之间满足:0<f/R9≤2.0。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和第六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之间满足:3≤f/(CT6+T67+CT7)<4.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和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之间满足:3.5<|R1-R2|/CT1<8.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第一透镜在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1和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轴上距离SAG11之间满足:1.5≤ET1/(CT1-SAG11)≤2.0。进一步地,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组合焦距f67、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和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之间满足:-2.5≤f67/(R11+R14)<-0.5。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轴上距离SAG22和第二透镜在最大有效半径处的边缘厚度ET2之间满足:0.8<SAG22/ET2≤1.3。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f/f3+f/f4|<0.2。进一步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和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之间满足:-0.1<f/f5<0.5。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和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之间满足:-4.5≤(f2+f7)/f1<-3.0。进一步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CT2、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n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n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n第三透镜;/n第四透镜;/n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n第六透镜;/n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n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mm<TTL*(ImgH/f)<7mm;/n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和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0.5<(CT4+CT5)/T56≤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第三透镜;
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
第六透镜;
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所述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和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mm<TTL*(ImgH/f)<7mm;
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和所述第五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之间满足:0.5<(CT4+CT5)/T56≤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之间满足:f*tan(HFOV)≥5.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至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所述第三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和所述第四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之间满足:1.9≤(T23+T45)/T34<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之间满足:0<f/R9≤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所述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CT7和所述第六透镜至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67之间满足:3≤f/(CT6+T67+CT7)<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伊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