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43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包括铠装层及设置在铠装层外侧的护套,还包括掺杂在所述护套内的囊体,所述囊体包括为内容物的驱鼠剂及包裹所述驱鼠剂的包囊,所述包囊用于阻止所述驱鼠剂由囊体中向外界挥发,且所述包囊可被老鼠的牙齿刺破。本方案提供的光缆可长期具备防鼠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带铠装防鼠光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带铠装防鼠光缆。
技术介绍
光缆在人们生产生活甚至国民经济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光缆防老鼠啃咬,目前广泛使用的措施有:物理方法,如纵包一层铠装钢带,具体的,如:采用低强度较厚的镀铬钢带、采用中等强度的不锈钢带、采用镀铬钢带加低碳钢丝全密封绕包、采用螺旋钢带铠装、采用较硬的塑料如尼龙做护套。生物记忆法:通过物理刺激的方式,如在护套下面采用玻璃纤维纱绕包或纵包玻璃纤维带,让老鼠咬后玻璃纤维扎疼老鼠,使老鼠不再咬光缆。化学法:通过化学剂刺激的方式,如在光缆护套中添加辣味素等驱鼠剂。进一步优化光缆防啃咬措施,无疑对光缆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光缆防啃咬措施,无疑对光缆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带铠装防鼠光缆,本方案提供的光缆可长期具备防鼠功能。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包括铠装层及设置在铠装层外侧的护套,还包括掺杂在所述护套内的囊体,所述囊体包括为内容物的驱鼠剂及包裹所述驱鼠剂的包囊,所述包囊用于阻止所述驱鼠剂由囊体中向外界挥发,且所述包囊可被老鼠的牙齿刺破。现有技术中,化学法为光缆防鼠的重要措施之一,常见的方式为:在光缆护套中添加辣味素等驱鼠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材质为聚乙烯的护套,光缆刚开始使用时,有一定的防鼠作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辣味素等驱鼠剂会从聚乙烯护套层中挥发出来,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实际应用中,添加辣味素护套的光缆,安装后经过不到半年时间,即出现了被老鼠咬坏的情况。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中,并非将驱鼠剂直接混合在护套材料中,而是将驱鼠剂通过包囊包覆,以囊体的形式存在于护套中,这样,利用以上包囊对驱鼠剂的保护,当包囊在老鼠啃咬光缆的过程中被老鼠牙齿刺破后才暴露在裸露环境中发挥驱鼠目的,可有效避免光缆使用过程中其因为挥发而丧失保护效果,从而达到延长驱鼠剂保护时效的目的,使得光缆可长期具备防鼠功能。以上包囊的具体材质可选用丁基胶材质、聚氯乙烯材质、如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考虑到光缆所需的护套防护性能,作为一种囊体的引入对护套本身性能影响小、在发生老鼠啃咬时能够使得所述囊体能够良好发挥驱鼠性能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囊体为多个,且囊体均匀分布在所述护套中;以重量比计,所述囊体与护套的比例为:2~5:100;所述囊体的粒径为0.3~1mm。为所述囊体暴露于环境中后,为使得所述囊体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发生降解,以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使得驱鼠剂能够快速失效,利于周围环境安全性,设置为:所述包囊的材质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一种易于囊体制备和实现囊体在护套材料中的混合,且分解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的技术方案,所述包囊的材质为聚乳酸。如针对为聚乳酸的包囊运用,考虑到制备等问题,包囊的壁厚设置为0.1~0.3mm。作为是一种对环境影响小的驱鼠剂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驱鼠剂为辣味素、环己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为达到良好的刺激老鼠的目的,设置为:所述驱鼠剂由辣味素、环己酰亚胺组成;以重量比计,辣味素与环己酰亚胺的比为1:2~4。本方案中,辣味素可直接刺激老鼠,而环己酰亚胺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特别当pH>8.0时迅速被破坏,而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干燥状态的室温下稳定,也不受日光影响。当老鼠的口腔黏膜接触到环己酰亚胺浓缩液或晶体时,会受到强烈的刺激作用,通过形成条件反射,达到使得老鼠不再咀嚼这类材料的目的。以上辣味素与环己酰亚胺比例的选择,使得辣味素与环己酰亚胺能够共同发挥驱鼠目的;同时,老鼠唾液配合暴露后辣味素形成的碱性环境,加速环己酰亚胺的失效,避免环己酰亚胺造成环境问题。还包括箍设于所述铠装层上的金属箍,所述金属箍为多个,且沿着光缆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金属箍均包覆于所述护套内。现有技术中,包括铠装层的光缆为常见的物理光缆防护方法,然而,现有的实现方式中:采用低强度较厚的镀铬钢带——钢带不耐腐蚀,外层的塑料护套被啮齿动物咬坏后,钢带腐蚀漏出光缆内部塑料套管,啮齿动物咬坏套管后就会破坏通信用的光纤;采用不锈钢带——虽然啮齿动物不能咬穿不锈钢带,但外层的塑料护套被咬坏后,钢带将从搭接处分开,失去了钢带保护的套管还是会被咬破;采用镀铬钢带加低碳钢丝全密封绕包——首要缺点是光缆很重,敷设安装成本高。且光缆尺寸大、材料消耗多,成本很高;采用螺旋钢带铠装——螺旋钢带需要绕在光缆上,钢带需要绕光缆旋转,生产效率很低,成本高,且螺旋钢带之间有缝隙,不能阻水潮气侵入光缆;采用较硬的尼龙等塑料做护套——尼龙成本很高,且尼龙的硬度比镀铬钢带低很多,抵挡啮齿动物的啃噬,抵挡时间虽然比聚乙烯护套长,但一般在老鼠活动频繁的区域,经过一两个月也会被老鼠咬穿。故在具体运用时,优选采用金属材质的铠装层。以上运用中,金属箍的引入,旨在用于防止护套料经过长期使用磨损或被老鼠等动物咬坏后如为由不锈钢带形成的铠装层从搭接处裂开,以如均匀的节距缠绕在不锈钢带外面的多根不锈钢丝形成所述金属箍,且不锈钢丝直径不低于0.3mm。在具体运用时,不锈钢丝和不锈钢带采用304不锈钢或耐腐蚀能力大于304的不锈钢。作为一种通过玻璃纤维实现护套增强,且可利用玻璃纤维的刺激作用形成物理防护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护套内还掺杂有玻璃纤维。同时,本方案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一般用于形成玻璃纤维铠装,玻璃纤维之间是用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粘接,塑料的强度不高,老鼠等啮齿动物可将塑料咬坏,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在老鼠活动频繁区域,经过一到三个月,有些玻璃纤维铠装的光缆护套还是被啮齿动物咬穿了,光缆受到严重破坏。本方案将玻璃纤维掺杂在护套内,利用护套本身,对玻璃纤维形成防咬防护。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在护套上的运用为现有技术,但常见运用方式为:玻璃纤维设置在护套的内侧或外侧,且玻璃纤维较长,这样,仅当玻璃纤维被咬断后,才能使得玻璃纤维对老鼠形成物理刺激,针对本问题,本方案中: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0.2~1.5mm;以重量比计,玻璃纤维与护套的比例为:7.5:90~100。本方案中,通过将现有玻璃纤维改为以上尺寸的短纤维,使得护套中具有更多的玻璃纤维端部,即在老鼠自然啃咬的过程中,即有更高的概率利用玻璃纤维刺激老鼠的口腔,以获得更好的防鼠效果。作为一种便于制备且利于分布均匀性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玻璃纤维及囊体均通过挤塑机掺杂于所述护套中。具体实施时,首先用双螺杆挤塑机制备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将7.5:10:90玻璃纤维、马来酸酐(MAH)、聚乙烯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得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原料。光缆生产时,将辣味素和环己酰亚胺类驱避剂囊体、上述玻璃纤维增强护原料,以重量比为2.5:107.5的比例,通过单螺杆挤塑机挤在光缆轧纹铠装钢带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中,并非将驱鼠剂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包括铠装层(1)及设置在铠装层(1)外侧的护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掺杂在所述护套(2)内的囊体(3),所述囊体(3)包括为内容物的驱鼠剂及包裹所述驱鼠剂的包囊,所述包囊用于阻止所述驱鼠剂由囊体(3)中向外界挥发,且所述包囊可被老鼠的牙齿刺破。/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包括铠装层(1)及设置在铠装层(1)外侧的护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掺杂在所述护套(2)内的囊体(3),所述囊体(3)包括为内容物的驱鼠剂及包裹所述驱鼠剂的包囊,所述包囊用于阻止所述驱鼠剂由囊体(3)中向外界挥发,且所述包囊可被老鼠的牙齿刺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3)为多个,且囊体(3)均匀分布在所述护套(2)中;以重量比计,所述囊体(3)与护套(2)的比例为:2~5:100;所述囊体(3)的粒径为0.3~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囊的材质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囊的材质为聚乳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铠装防鼠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鼠剂为辣味素、环己酰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华魏成东任浩陈雪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