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404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雷达干扰信号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干扰信号在低干噪比下识别难度大、依靠先验知识的问题,设计了更智能化的干扰识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多种干扰信号进行建模分析,从信号时频图像的角度,采用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在低干噪比下依然能获得很高的准确率。仿真实验证明了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用来识别干扰信号的有效性,相对于人工提取特征的传统方式,精度更高、更为简便。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干扰信号特征的先验知识,在低干噪比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突破了现有的雷达有源干扰识别方法的应用局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干扰信号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借助数字射频存储(DigitalRadioFrequencyMemory,DRFM)对雷达信号的精确复制与再现,现代有源干扰更多以相干干扰的模式展现,其对回波信号的识别有很强的迷惑作用,显著降低了雷达的工作性能和探测效率,为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抗干扰措施的选取,需要在确定干扰类型的基础上进行。传统基于DRFM的雷达有源干扰类型的识别依赖事先累计的工作经验,并且通过人工识别,存在工作效率低下且正确率因人而定、自主化及智能化程度不强等缺点。同时,随着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分类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重新兴起的深度学习理论,都为干扰识别提供了更多的启发。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研究有源干扰类型的自动识别,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的缺点,提高干扰识别率,减轻雷达工作人员的负担,为雷达抗干扰打下很好的基础。通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刘明骞等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包含干扰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的输入信号s(t);s(t)=J(t)+n(t);J(t)表示电子干扰或回波信号;n(t)表示高斯白噪声输入信号;/n步骤2:对输入信号在不同干噪比下进行时频变换,得到不同干噪比下的时频图像X(t,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线性高效神经网络的有源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包含干扰信号和雷达回波信号的输入信号s(t);s(t)=J(t)+n(t);J(t)表示电子干扰或回波信号;n(t)表示高斯白噪声输入信号;
步骤2:对输入信号在不同干噪比下进行时频变换,得到不同干噪比下的时频图像X(t,ω)



其中,ω表示频率;符号*代表共轭;u和τ是两个积分时间变量;g(u)为时域平滑窗;h(τ)为频域窗;
步骤3:对所有时频图像进行预处理,取每一种干噪比下的部分时频图像构建训练集,其余时频图像组成测试集;对训练集中的时频图像进行标注;
步骤4:将训练集输入至双线性高效网络进行训练;
所述的双线性高效网络包括EfficientNet-B3、空间注意力机制、全局平均池化模块层、全连接层和softmax函数分类层,损失函数设定为交叉熵函数;
步骤4.1:将EfficientNet-B3在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并删去EfficientNet-B3的全连接层;
步骤4.2:将训练集中的时频图像输入到EfficientNet-B3中,在EfficientNet-B3的批量归一化层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矩阵F;
步骤4.3:将特征矩阵F输入到空间注意力机制中,得到矩阵M;将矩阵M与F相乘得到特征矩阵F1;
M=σ(f7×7([AvgPool(F);MaxPool(F)]));
其中,σ为sigmoid型激活函数;f7×7为7×7的传统卷积操作;AvgPool(F)为全局平均池化操作,MaxPool(F)为全局最大池化操作H表示特征矩阵F的行;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易寒周静怡陈涛郭立民蒋伊琳宋柯于祥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