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的大洋性鲨鱼生活史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35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的大洋性鲨鱼生活史研究方法,选用针对三龄及以上鲨鱼的个体,技术方案采用如下步骤:(1)提取;(2)清洗;(3)研磨;(4)微取样;(5)去除无机碳;(6)包埋。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食性转换;(2)营养级评估;(3)营养生态位分化;(4)栖息地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各年轮间打点微取样,其稳定同位素携带信息可反映鲨鱼个体生活史中摄食、洄游等变化情况,有效解决了脊椎骨较难取样的问题,进一步解释大洋性鲨鱼生态角色对食物网影响的纵向深度,并对大洋性鲨鱼生态地位的关键性及冗余性作出合理解释,为大洋性鲨鱼摄食生态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的大洋性鲨鱼生活史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洋性鲨鱼素材的制备及研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素材的制备方法及生活史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鲨鱼属脊索动物门(Chordt)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在地球上生存已超过四亿年,是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鲨鱼分为9目34科,全球目前共发现503种,其中我国148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鲨鱼作为顶级捕食者,处于食物链顶端或近顶端,通过下行效应对海洋中其他物种的生存、种群变动及海洋生态系统都产生着巨大影响。有别于近海大型鲨鱼,大洋性鲨鱼由于生长缓慢、成熟期晚和繁殖力低等生活史特征,极易被过度捕捞,80%大洋性种类被ICUN评估为近危(NearThreaten)状态,且身处营养相对贫瘠的大洋,大洋性鲨鱼更多是扮演“机会主义捕食者”的角色,食性泛化(generalist)使得大洋性鲨鱼被认为是鲨鱼“顶级捕食者集团”中相当特殊的一类,目前对其生态功能的关键性和冗余性仍存在争议。因此近年来,国外对鲨鱼资源保护生物学研究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的大洋性鲨鱼生活史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大洋性鲨鱼素材,然后采用如下步骤:/n(1)食性转换,稳定同位素信息是捕食者相对较长时期积累的结果,利用稳定同位素信息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建立食物混合模型,探索生活史过程中食性的转变;/n(2)营养级评估,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的大洋性鲨鱼生活史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大洋性鲨鱼素材,然后采用如下步骤:
(1)食性转换,稳定同位素信息是捕食者相对较长时期积累的结果,利用稳定同位素信息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建立食物混合模型,探索生活史过程中食性的转变;
(2)营养级评估,利用15N判别值Δ15N来估算营养级:
TL=λ+(δ15Nconsumer-δ15Nbase)/Δ15N
式中:λ是选定的基线生物的营养级,δ15Nconsumer是鲨鱼的δ15N值,δ15Nbase食物网中基线生物δ15N值,Δ15N为判别值;
(3)营养生态位分化,在R语言程序中使用贝叶斯标准椭圆度量营养生态位,以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4)栖息地利用,脊椎骨轮纹上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多为年周期性均值,反映了鲨鱼更长期的摄食信息及不同时期栖息地环境特征,可用以构建鱼类生活史中栖息地变化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脊椎骨稳定同位素的大洋性鲨鱼生活史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大洋性鲨鱼素材,选用三龄及以上鲨鱼的个体,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自第一背鳍处取约3-5节脊椎骨,冷冻保存;
(2)清洗:切除脊椎骨上肌肉及结缔组织,并用蒸馏水冲洗并烘干;
(3)研磨:在金相研磨机上前后使用120gri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凯沈永富高小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