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组件、门体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15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把手组件、门体及制冷设备。把手组件包括饰条和设置在饰条前方的把手,饰条具有饰条主体和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把手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把手与饰条主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形成握持空间;第一连接部与把手之间还设有用以限制把手相较第一连接部翻转的限位结构。门体包括把手组件、设置在把手组件左右两端的侧框、与把手组件的前侧和侧框的前侧贴合的门板。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滑动设置在箱体内的抽屉、安装在抽屉前侧的门体。把手与饰条的第一连接部通过卡扣结构连接,装配简单方便,从而节省了人力,限位结构防止把手翻转,提升了把手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手组件、门体及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把手组件、门体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冰箱的门体上一般设置有便于用户持握以打开门体的把手组件。把手组件一般通过金属材质的把手(例如铝合金把手)与饰条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形成。由于冰箱门体的把手组件长度较长,为了确保把手与饰条连接的稳固性并防止把手翻转,需要沿把手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螺栓进行紧固,因此现有的把手组件装配时操作复杂,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方便的把手组件、门体及制冷设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把手组件,包括饰条和设置在所述饰条前方的把手,所述饰条具有饰条主体和向前突伸出所述饰条主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饰条主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形成握持空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之间还设有用以限制把手相较第一连接部翻转的限位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侧设置有收容槽,所述卡扣结构具有从所述把手的后侧向后延伸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的卡扣部和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纵向延伸的突起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突起部的后侧相扣合以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所述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从所述把手的后侧向后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适应的插槽,所述限位结构通过与所述插槽配合以在纵向上限位所述把手并限制所述把手翻转。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向后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扣部向后延伸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槽的顶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向下延伸的上限位筋,所述插槽的底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复数个与所述上限位筋在左右方向上交错并向上延伸的下限位筋,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上限位筋和下限位筋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相对所述卡扣结构在纵向上靠近所述握持空间;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靠近所述握持空间一侧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纵向上远离所述握持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沿纵向延伸至所述收容槽的避让口,并且所述避让口与所述突起部的位置在纵向上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卡扣部和限位结构沿左右方向延伸至所述把手左右方向的两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饰条还具有位于所述饰条主体两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饰条主体的前侧向前延伸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握持空间的一侧一体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侧与所述把手的后侧通过紧固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在纵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具有向前突伸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定位部,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部相匹配的定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且在左右方向上突伸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向前突伸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靠所述第二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突伸于第一部分的区域。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饰条的左右两端均具有抵靠所述把手的端部以在左右方向上限位所述把手的限位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门体,包括所述的把手组件、设置在把手组件左右两端的侧框、与所述把手组件的前侧和侧框的前侧贴合的门板,所述侧框的后侧与所述把手组件的后侧卡扣连接,所述侧框的前侧与所述把手组件的前侧通过紧固件连接。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滑动设置在箱体内的抽屉、安装在所述抽屉前侧的所述的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把手与饰条的第一连接部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把手与饰条主体之间的握持空间用于容纳用户的手指,把手组件的装配简单方便,从而节省了人力。并且限位结构可以防止把手翻转,提升了把手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组件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B-B’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D区域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组件的分解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1中F区域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F区域的放大图;图12是图10中G区域的放大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门体的分解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侧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门体;20、箱体;30、抽屉;100、把手组件;110、饰条;111、饰条主体;112、第一连接部;1121、收容槽;1122、突起部;1123、避让口;1124、插槽;1125、上限位筋;1126、下限位筋;1127、支撑部;1128、第一限位部;113、第二连接部;1131、定位部;1132、第二限位部;120、把手;121、第一部分;122、第二部分;123、卡扣部;124、限位结构;125、定位槽;126、凹槽;130、握持空间;200、侧框;210、前板;220、后板;230、侧板;300、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专利技术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纵向”、“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把手组件100、门体10、制冷设备正常使用状态相对用户的方位为参照。例如,前侧是指把手组件100、门体10、制冷设备朝向用户的一侧,后侧是指把手组件100、门体10、制冷设备背离用户的一侧。如图1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组件100,包括饰条110和设置在饰条110前方的把手120。参阅图1、图2、图3和图7,饰条110具有饰条主体111和向前突伸出饰条主体111的第一连接部112。把手120与饰条主体111之间设置有间隔形成握持空间130,握持空间130用于容纳用户的手指。参阅图4,把手120与饰条110的第一连接部11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因此把手组件100的装配简单方便,从而节省了人力。第一连接部112与把手120之间还设有用以限制把手120相较第一连接部112翻转的限位结构124。限位结构1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饰条和设置在所述饰条前方的把手,所述饰条具有饰条主体和向前突伸出所述饰条主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饰条主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形成握持空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之间还设有用以限制把手相较第一连接部翻转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饰条和设置在所述饰条前方的把手,所述饰条具有饰条主体和向前突伸出所述饰条主体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饰条主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形成握持空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之间还设有用以限制把手相较第一连接部翻转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侧设置有收容槽,所述卡扣结构具有从所述把手的后侧向后延伸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的卡扣部和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纵向延伸的突起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突起部的后侧相扣合以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所述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从所述把手的后侧向后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适应的插槽,所述限位结构通过与所述插槽配合以在纵向上限位所述把手并限制所述把手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向后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扣部向后延伸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顶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复数个向下延伸的上限位筋,所述插槽的底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复数个与所述上限位筋在左右方向上交错并向上延伸的下限位筋,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上限位筋和下限位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相对所述卡扣结构在纵向上靠近所述握持空间;
所述突起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靠近所述握持空间一侧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纵向上远离所述握持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沿纵向延伸至所述收容槽的避让口,并且所述避让口与所述突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刘志军胡晓彬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