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处理
,具体涉及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城市发展产生的大宗污染物是目前基于现有污染物处置的一种新途径。从水泥行业自身角度出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比较符合当前水泥企业调整转型的发展方向,可以拓展水泥企业区域性社会功能,可以改善水泥企业单纯产品生产导向型发展困境,为环境为社会创造额外效益。从加强环境保护、有效减少污染物危害的角度出发,水泥窑协同处置可以有效改变区域性处理处置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能够满足我国城市乡镇由于发展迅猛而大量产生大宗污染物迫切需要得到良好处理处置的需求。危险废物按照形态可分为固态危险废物(固体物、粉料、包装物等等)、半固态危险废物(湿漆渣、膏体物、产业污泥、固液混合物等等)、液态危险废物(溶液、废酸废碱、药剂、乳化液等等)。现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日益得到社会认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明确把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列入支持发展项目。传统的水泥窑 ...
【技术保护点】
1.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包括换热装置(1),所述换热装置(1)一端与热盘炉连接,另一端与分解炉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生成单元(2)、蒸汽机(3)、动力转换单元(4)和磨料单元(5),所述换热装置(1)内部设有封闭的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内部装有液体,且所述循环管道外部连接到蒸汽生成单元(2),所述蒸汽生成单元(2)与所述蒸汽机(3)连接,所述蒸汽机(3)的输出端与通过动力转换单元(4)与磨料单元(5)连接,所述磨料单元(5)中装有煤粉,经所述磨料单元(5)加工后的煤粉一部分送入热盘炉中,另一部分煤粉送入分解炉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包括换热装置(1),所述换热装置(1)一端与热盘炉连接,另一端与分解炉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生成单元(2)、蒸汽机(3)、动力转换单元(4)和磨料单元(5),所述换热装置(1)内部设有封闭的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内部装有液体,且所述循环管道外部连接到蒸汽生成单元(2),所述蒸汽生成单元(2)与所述蒸汽机(3)连接,所述蒸汽机(3)的输出端与通过动力转换单元(4)与磨料单元(5)连接,所述磨料单元(5)中装有煤粉,经所述磨料单元(5)加工后的煤粉一部分送入热盘炉中,另一部分煤粉送入分解炉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包括后壳(11)、前壳(12)、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41)和数根换热细管(15),所述后壳(11)和前壳(12)均为空心柱体且一端封闭,所述后壳(11)和前壳(12)的开口端通过第一挡板(14)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挡板(141)轴向安装在前壳(12)内部,所述第二挡板(141)上部、第一挡板(14)和前壳(12)共同构成封闭的冷流空间,所述第二挡板(141)下部、第一挡板(14)和前壳(12)共同构成封闭的热流空间,所述第一挡板(14)和后壳(11)共同构成封闭的换热空间,所述前壳(12)上设有第一流入管(13)和第一流出管(16),所述第一流入管(13)一端与冷流空间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流入管(13)另一端与蒸汽生成单元(2)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流出管(16)一端与热流空间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流出管(16)另一端与蒸汽生成单元(2)贯通连接,数根所述换热细管(15)均为“U”形管且相互平行排列,所述第一挡板(14)上部开有数个第一细管通孔,所述第一挡板(14)下部开有数个第二细管通孔,数根所述换热细管(15)一端穿过数个第一细管通孔与冷流空间贯通连接,数根所述换热细管(15)另一端穿过数个第二细管通孔与热流空间贯通连接;
所述后壳(11)内部设有数个第三挡板(151),数个所述第三挡板(151)均为半圆形且上下交替径向安装于后壳(11)内部,所述后壳(11)上设有第二流入管(17)和第二流出管(18),所述第二流入管(17)位于后壳(11)前端,所述第二流出管(18)位于后壳(11)后端,所述第二流入管(17)与热盘炉出气口贯通连接,所述第二流出管(18)与分解炉进气口贯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生成单元(2)又包括锅炉(21)、加热管(22)、低温管(25)、高温管(26)、循环泵(27)和蒸汽连接管(28),所述锅炉(21)内部设有密闭的加热空间,所述锅炉(21)内部装有占加热空间20%-80%体积的水,所述锅炉(21)侧壁上还设有第三流入管(221)和第三流出管(222),所述锅炉(21)顶部设有蒸汽流出管(23),所述锅炉(21)底部设有换水阀(24),所述加热管(22)螺旋盘绕且浸在水中,所述加热管(22)两端分别与第三流入管(221)和第三流出管(222)贯通连接,所述第三流入管(221)通过高温管(26)与第一流出管(16)贯通连接,所述第三流出管(222)通过低温管(25)与第一流入管(13)贯通连接,所述循环泵(27)串联在低温管(25)上,所述有蒸汽流出管(23)通过蒸汽连接管(28)与蒸汽机(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机(3)又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的气缸(31)、活塞(32)、连杆(33)、曲柄(34)、第一转轴(35)、凸轮臂(36)、第二转轴(37)、泄压臂(38)和压力板(381),所述气缸(31)为空心圆柱体,且所述气缸(31)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蒸汽流入管(311),蒸汽连接管(28)通过所述蒸汽流入管(311)与气缸(31)内部贯通连接,所述气缸(31)位于蒸汽流入管(311)一侧开有泄压口(312),所述活塞(32)装配在气缸(31)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33)一端在气缸(31)内并与活塞(32)铰接,所述连杆(33)另一端与曲柄(34)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曲柄(34)另一端设有配重块(341),所述曲柄(34)与第一转轴(35)垂直,且所述曲柄(34)中部固定在第一转轴(35)上,所述第一转轴(35)一端安装有动力轮(351),所述动力轮(351)通过传动带(39)与动力转换单元(4)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35)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凸轮(352),所述第二转轴(37)与第一转轴(35)平行,所述凸轮臂(36)垂直于第二转轴(37),且所述凸轮臂(36)一端与第二转轴(37)固定连接,所述凸轮臂(36)中部通过复位弹簧(362)与机体连接,所述凸轮臂(36)另一端设有第一滚轮(361),所述凸轮臂(36)另一端通过第一滚轮(361)与第一凸轮(35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361)在复位弹簧(362)弹力的作用下始终与第一凸轮(352)滚动连接,所述泄压臂(38)在气缸(31)下方,且所述泄压臂(38)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37)上,所述压力板(381)固定在泄压臂(38)另一端,所述气缸(31)上设有径向的板槽,所述板槽在蒸汽流入管(311)与泄压口(312)之间,所述压力板(381)上部在板槽内并与气缸(31)滑动连接,
当压力板(381)上部在板槽内时,所述气缸(31)、活塞(32)和压力板(381)形成密闭的压力空间;当压力板(381)上部滑出板槽时,所述气缸(31)内部通过泄压口(312)与外界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式热盘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换单元(4)又包括主安装板(41)、从动轮(42)、主动旋转杆(43)、从动旋转杆(44)、连接体(441)、第二滚轮(442)、第一连接臂(443)、第一连接板(45)、两根第一拉杆(451)、两个第一弹簧(452)和第一平衡杆(453),所述主安装板(41)安装在磨料单元(5)上,所述主动旋转杆(43)通过第三安装板(432)、第四安装板(433)和第五安装板(411)安装在主安装板(41)上,所述从动轮(42)固定在主动旋转杆(43)上,且所述从动轮(42)在第三安装板(432)和第五安装板(411)之间,所述从动轮(42)通过传动带(39)与动力轮(351)连接,所述从动旋转杆(44)通过第一安装板(412)和第二安装板(413)安装在主安装板(41)上,所述主动旋转杆(43)与从动旋转杆(44)平行,所述第五安装板(411)、第一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泥卫东,刘方,张春辉,杨丽,李瑞强,程鹏,赵培涛,张万如,钟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蓝天众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