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火盖组件、外环火盖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12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环火盖组件、外环火盖和燃气灶,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应用于燃气灶,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包括外环火盖和环形体,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火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多个所述延伸部环绕所述火盖本体设置;所述环形体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周向,并连接于多个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环形体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缝隙形成火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当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该缝隙时,该缝隙能够对混合气体产生扰流的效果,从而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得更为均匀,也能够降低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环火盖组件、外环火盖及燃气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环火盖组件、外环火盖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家庭中常用的燃烧器。燃气灶通常包括内环火盖、外环火盖、混气室,内环火盖及外环火盖分别与混气室相连通,混合后的燃气分别在内环火盖及外环火盖燃烧。燃气灶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溢液问题,溢出的液体常常沿锅具流动至外环火盖。由此,外环火盖上的孔经常被封堵,封堵后的外环火盖通常也难以清洗。现有技术中外环火盖具有若干圆柱状的外环火孔,燃气可以自外环火孔的一端流入,然后自外环火孔的另一端流出。燃气在外环火盖燃烧时,常常因空气不足或空气与燃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造成外环火盖产生烟气的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外环火盖的火孔易被溢液封堵且不易清洗的缺陷,提供一种外环火盖组件、外环火盖及燃气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外环火盖组件,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应用于燃气灶,其特点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包括外环火盖和环形体,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火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多个所述延伸部环绕所述火盖本体设置;所述环形体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周向,并连接于多个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环形体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缝隙形成火孔。在本方案中,外环火盖设有延伸部,环形体与延伸部连接,环形体与延伸部之间具有缝隙,该缝隙可以作为火孔;当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该缝隙时,该缝隙能够对混合气体产生扰流的效果,从而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得更为均匀,也能够降低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更为稳定。较佳地,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有切槽,所述环形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切槽内。在本方案中,延伸部的外侧面是指朝向火盖本体周向外部的侧面,延伸部的内侧面是指朝向火盖本体内部的侧面。通过在延伸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置切槽,并通过该切槽装配环形体,使得环形体可拆卸连接于切槽内,从而使得外环火盖组件便于清洗,也便于装配制造。较佳地,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不完全相等;或,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相等;或,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均不相等。较佳地,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多个切槽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等;或,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多个切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或,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多个切槽之间的间距均不相等。较佳地,不同所述延伸部上对应所述切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大小相等。在本方案中,同一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还可以不完全相等;另外同一延伸部上的多个切槽之间的间隔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还可以不完全相等。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相应地设置。比如,不同延伸部上对应的切槽大小相等,同一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均不相等,间距也均不相等;从而同一水平面上连接的环形体为截面大小相等的环形体,而不同水平面上的环形体截面大小不同,由此,形成在同一纵向方向,高度、宽度和角度均不同,而同一水平方向,高度、宽度和角度一致的缝隙;可以根据燃气和空气之间的混气比例设置相应大小的缝隙,或梯度设置缝隙,使得扰流效果更佳,且火孔出火也较为均匀。较佳地,所述环形体的截面圆形,所述切槽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在本方案中,圆形截面的环形体设置于半圆形的切槽中,部分环形体凸出延伸部外,能够增强扰流效果。在具体实施时,环形体的截面可以为多种形状,比如规则的方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其他状态;切槽的截面则可以根据环形体的截面进行相应地设置,以使得环形体能够装配于切槽中,并与切槽的槽壁相贴合。较佳地,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套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三环体连接于所述延伸部的内侧面,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三环体位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第三环体位于延伸部的内侧面上,当混合气体从混气室向外流出时,第三环体会对混合气体产生扰流作用,使得空气和燃气混合更均匀,也能降低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再经过位于外侧面的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延伸部之间具有多个缝隙,该多个缝隙也具有扰流作用,从而进一步混合燃烧,也能够稳定燃烧。较佳地,所述延伸部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着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延伸部;所述环形体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在本方案中,还可以通过在延伸部内设置通孔,并将环形体穿设于该通孔内绕环火盖本体。较佳地,所述火盖本体包括外缘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外缘部的一端向内下方延伸,并与所述燃气灶的混气室连接;所述延伸部环绕所述外缘部的下表面设置,并与所述燃气灶的混气室连接。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火盖本体、延伸部和混气室之间形成混气空间,且该混气空间与延伸部和环形体之间的缝隙连通,从而混合气体能够通过该缝隙向外流通,并被点燃产生火焰。一种外环火盖,其特点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应用于如上述的外环火盖组件,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火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多个所述延伸部环绕所述火盖本体设置;所述延伸部用于连接所述环形体。较佳地,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有切槽,所述环形体设置于所述切槽内。一种燃气灶,其特点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如上述的外环火盖组件,或,所述燃气灶包括如上述的外环火盖。在本方案中,燃气灶通过采用上述的外环火盖组件或外环火盖,能够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得更为均匀,也能够降低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更为稳定。较佳地,所述燃气灶还包括混气室,所述外环火盖组件或所述外环火盖与所述混气室的上表面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外环火盖设有延伸部,环形体与延伸部连接,环形体与延伸部之间具有缝隙,该缝隙可以作为火孔;当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过该缝隙时,该缝隙能够对混合气体产生扰流的效果,从而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得更为均匀,也能够降低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使得燃烧更为充分,更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环火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环火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组件装配于混气室上方时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组件装配于混气室上方,并装有内环火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外环火盖组件1外环火盖100火盖本体110外缘部111连接部112延伸部120外侧面121内侧面122切槽123环形体200第一环体210第二环体220第三环体230缝隙300混气室2凹槽210凸缘220混气空间3内环火盖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环火盖组件,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应用于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包括外环火盖和环形体,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火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多个所述延伸部环绕所述火盖本体设置;/n所述环形体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周向,并连接于多个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环形体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缝隙形成火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环火盖组件,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应用于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包括外环火盖和环形体,所述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和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火盖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多个所述延伸部环绕所述火盖本体设置;
所述环形体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火盖的周向,并连接于多个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环形体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缝隙形成火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有切槽,所述环形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切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不完全相等;
或,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相等;
或,同一所述延伸部上的切槽大小均不相等。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体的截面圆形,所述切槽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环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组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第三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套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三环体连接于所述延伸部的内侧面,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三环体位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超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