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燃烧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12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灶具燃烧器,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炉头和内圈炉头,其中,外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一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内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三引射管安装腔;引射管,引射管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将引射管与炉头分体设置使得加工更加容易,将引射管独立出来,使得其可以使用压铸工艺进行加工,更加节能环保,由于引射管插设于对应的引射管安装腔中引射结构长度可变,安装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使燃烧更充分,不会回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灶具
,具体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灶具,燃烧器是燃气灶的重要部件。中国专利CN112032770A公开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引射管、火盖等部件。其中,炉头具有内腔,引射管连接在炉头上并且与炉头的内腔连通。引射管用于将燃气和空气引入内腔,燃气和空气在沿引射管流动的过程中混合。现有技术中,引射管一般与炉头一体成型,或者引射管整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炉头上。现有技术中引射管与炉头由于结构复杂一般采用浇筑的工艺进行加工,存在污染大,加工难度大,引射结构长度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引射结构长度可以调节的压铸型灶具燃烧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炉头和内圈炉头,其中,所述外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一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二引射管安装腔,所述内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三引射管安装腔;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可在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滑动。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两两平行。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的长度均小于对应所述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的长度。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内圈炉头与所述外圈炉头可拆卸连接。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还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火盖和内圈火盖,所述外圈火盖插设于所述外圈炉头上,形成第一混气室;所述内圈火盖插设于所述内圈炉头上,所述内圈火盖和所述内圈炉头形成第二混气室。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还包括喷嘴座,所述喷嘴座具有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第三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和第三喷嘴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对应。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外圈火盖顶壁外周缘具有向下延伸的外环壁,该外环壁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与第一混气室相连通的第一出火孔,在所述第一出火孔下方,沿周向均匀分布与混气室相连通的第二出火孔。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垂直,所述第一进气口分别与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三喷嘴连通。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还包括盛液盘,所述盛液盘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喷嘴座之间,所述第一引射管安装腔、所述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分别与所述盛液盘可拆卸连接。在上述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及主体表面的黑色高温漆,所述燃烧器主体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10-11%Si、0.5-0.9%Fe、1.5-1.7%Cu、0.2-0.3%Mg、0.25-0.3%Mn、0.5-0.8%Zn、0.03-0.05%Ni、0.03-0.04%Ti、0.01-0.03%Sn、0.03-0.05%Pb,余量为Al。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灶具燃烧器中原料铝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相对于常规压铸型铝合金,本专利技术铝合金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加强了灶具燃烧器的抗拉强度、耐热性以及耐蚀性等性能。在上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主体表面的黑色高温漆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8-35%有机硅树脂、8-12%环氧树脂,28-32%黑色颜料、23-28%填料、3-8%PMA。通过对高温漆成分的优化,保证了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还使得高温漆对燃烧器主体的附着力大大提升。在上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黑色颜料为质量比1:(1-1.5)的炭黑和铜络黑。有机硅树脂搭配炭黑和铜络黑使得漆料总体耐高温性能、耐候性等得加强。在上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中,所述填料为质量比1:(2-3)的云母粉和滑石粉。云母粉中的OH基可以与有机硅树脂中的取代基反应,可以大幅度提高漆料的耐湿热及耐辐射性能,加上滑石粉可以改善漆料的沉淀性和机械力,使得漆料整体物理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一种上述灶具燃烧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准备,先将铝锭在660-680℃下加热搅拌至熔化,再加入剩余合金元素,升温至750-850℃,再经精炼3-10min,静置得合金液;(2)将各组件模具预热3-5min,将步骤(1)合金液压射到模具型腔,射压为130-140bar,压铸温度为640-670℃;(3)压铸结束后保压120-150s,冷却30-40s,脱模得压铸件;(4)在压铸件表面喷涂黑色高温漆,在230-300℃干燥35-40min,然后将各组件组装得成品灶具燃烧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与所述第三引射管与对应的炉头分体设置使得加工更加容易;2.本专利技术将所述引射管独立出来,使得其可以使用压铸工艺进行加工,压铸工艺相对于浇铸工艺更加节能环保;3.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与所述第三引射管两两平行设置使得对应炉头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4.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可在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滑动,使得引射结构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5.本专利技术由于引射结构长度可变,燃气灶安装人员可以根据燃气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使得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不会产生回火现象。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铝合金成分的优化,将引射管独立出来,使得整体灶具燃烧器可以使用压铸工艺进行加工,并在灶具燃烧器表面喷涂黑色高温漆,大大增加灶具燃烧器的整体物理性能,压铸工艺相对于常规浇铸更加节能环保,外观质量更加优异,加工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中外圈炉头、内圈炉头、外圈火盖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中外圈炉头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中内圈炉头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中的进气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灶具燃烧器包括内圈火盖10、外圈火盖20、内圈炉头30、外圈炉头40、引射管以及喷嘴座60。所述外圈炉头40设置在所述内圈炉头30的外侧,所述外圈炉头40和所述内圈炉头30同心设置,所述外圈炉头40底部具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炉头和内圈炉头,其中,所述外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一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二引射管安装腔,所述内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三引射管安装腔;/n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炉头和内圈炉头,其中,所述外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一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二引射管安装腔,所述内圈炉头上设置有第三引射管安装腔;
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可在对应的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两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和第三引射管的长度均小于对应所述第一引射管安装腔、第二引射管安装腔和第三引射管安装腔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炉头与所述外圈炉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及主体表面的黑色高温漆,所述燃烧器主体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10-11%Si、0.5-0.9%Fe、1.5-1.7%Cu、0.2-0.3%M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顿燃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