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工法
,尤其涉及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和逐步完善,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不断地向更复杂艰险的崇山峻岭地区延伸,隧道工程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地质条件的挑战,修建于西南部高海拔山区的川藏铁路便是其中的典型工程。其中,大断面隧道开挖所遇到的软质岩大变形问题也是一大挑战。传统的隧道掘进施工采用分层分部开挖法、台阶开挖法等方法,通过减小隧道开挖临空面,以保证施工掌子面和周边围岩的稳定,并采用环隧道的长短组合锚杆或恒阻锚杆或可伸缩钢架等进行围岩加固,根据对加固效果的量测进行措施的调整、多工法的转换,导致施工掌子面多次扰动、施工工序繁杂、施工进度缓慢,使得隧道施工的安全性、效率性、经济性均处于劣势,成为制约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目前常用的主动加固围岩方法多采用锚杆径向加固,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开挖后再对围岩进行径向加固,开挖即有应力释放、围岩松弛,其加固作用有限; >二、仅做到了主动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01.在掘进掌子面(A)上布设超前钻孔(10),超前钻孔(10)在隧道掘进轮廓线(B)外0~8米范围内沿隧道掘进方向以固定角度呈扩散状布设;/nS02.在各超前钻孔(10)内安装预应力加固构件(12)并注浆,对超前核心区围岩施加预应力,在超前钻孔(10)长度范围内形成环绕隧道掘进轮廓线(B)的预应力加固圈(C);/nS03.由掘进掌子面(A)沿隧道掘进方向进行隧道掘进作业,掘进深度不超出已形成预应力加固圈(C)范围;/nS04.将已掘进段划分成预锚固作业区(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在掘进掌子面(A)上布设超前钻孔(10),超前钻孔(10)在隧道掘进轮廓线(B)外0~8米范围内沿隧道掘进方向以固定角度呈扩散状布设;
S02.在各超前钻孔(10)内安装预应力加固构件(12)并注浆,对超前核心区围岩施加预应力,在超前钻孔(10)长度范围内形成环绕隧道掘进轮廓线(B)的预应力加固圈(C);
S03.由掘进掌子面(A)沿隧道掘进方向进行隧道掘进作业,掘进深度不超出已形成预应力加固圈(C)范围;
S04.将已掘进段划分成预锚固作业区(L1)和衬砌作业区(L2),同步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
S05.由预锚固作业区(L1)重复进行步骤S01至步骤S04作业,直至完成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掘进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01中,超前钻孔(10)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探孔或超前支护钻孔布设,根据勘探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幸,方钱宝,陶伟明,秦小林,牛国栋,霍建勋,焦康杰,陈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