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9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竖梁和固定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梁,竖梁的顶端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梁,顶梁和竖梁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竖梁的内部位于第二空腔的下侧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控制机构,使得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们能够通过旋转齿轮,在多个齿牙的作用下,避免其发生不稳定的情况,操作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强度,同时增强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建筑是指使用预制制作完成的构件临时在工地上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样的梁结构具有建造速度块、节约劳动力等特点,梁结构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支撑墙体的,故对其稳定性和支撑力的要求十分严格。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建筑梁结构在使用时,竖梁和顶梁之间需要工作人员们手动使用工具对其进行螺栓螺母等固定安装,操作繁琐加大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强度的同时无法做到快速的进行安装,降低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效率,且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建筑梁结构,通常只具有顶梁,顶梁只适用于平行的安装环境,从而导致无法进行三角形状的支撑效果,当需要进行三角式的支撑时,需要工作人员们重新定制不同角度的顶梁,适用性差,不利于工作人员们的工作,且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建筑梁结构的支撑力全依靠竖梁,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竖梁极有可能会发生松动从而会发生倾斜的可能,支撑效果不佳,危害到工作人员们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竖梁顶梁连接时安装繁琐、只适用于平行环境下的支撑和支撑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底板、竖梁和固定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梁,竖梁的顶端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梁,顶梁和竖梁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竖梁的内部位于第二空腔的下侧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内壁上表面的两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上表面,顶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空腔内壁左右两侧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贴合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滑杆的顶端,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滑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块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设置第七销轴铰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八销轴铰接有连接条,两个连接条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九销轴分别铰接在第一滑套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块的下表面和第一滑套的上表面,第二空腔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杆的底端穿过通孔和第二滑套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两个第三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空腔内壁左右两侧面开设的第三滑槽内,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空腔内壁的上表面和限位板的上表面,所述竖梁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设置在固定套内壁左右两侧面开设的固定槽内,所述竖梁与顶梁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软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二空腔内壁下表面的控制槽,控制槽内设置有控制套,控制套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控制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控制套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螺纹帽,第二螺纹帽的外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齿牙,所述第二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第二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方形板的前后两侧面均贴合在第二空腔内壁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控制槽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控制孔,控制孔内壁的上下两侧面均卡接有第四轴承,两个第四轴承分别套设在第四转轴的两端,第四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齿轮与多个齿牙啮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梁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设置第一销轴铰接有侧梁,侧梁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二销轴铰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三销轴分别铰接在移动套的左右两侧面,移动套套设在竖梁的外表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接在第三空腔内壁下表面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套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第一螺纹帽的外表面卡接有移动板,所述第三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移动孔并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卡块分别设置在移动套下表面开设的两个卡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卡接在第一转轴的左端,所述第三空腔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穿过第一轴承并设置有扭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通过设置第四销轴铰接在竖梁左右两侧面的液压杆,两个液压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五销轴铰接在支撑板的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液压杆靠近底板的一侧面通过设置第六销轴铰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正面开设有多个螺栓孔,两个移动杆分别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面开设有移动槽内,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开设在移动槽内壁上表面开设的第一滑槽内,所述底板的正面设置有贯穿螺栓孔的螺栓。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们能够通过旋转齿轮,在多个齿牙的作用下,第二螺纹帽开始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柱向上移动,带动方形板对其限位板向上推动,再通过将竖梁穿过移动套并以固定块对准固定槽向顶梁处推动,限位块能够推动顶板向上挤压第一弹簧,两个限位杆能够被挤压收缩,当移动到一定程度时,两个限位杆不再受限制从而在第二弹簧回弹力的带动下,两个限位杆能够限制在第一空腔内壁的下表面,再反向旋转齿轮带动方形板向下移动不再推动限位板,这时滑杆能够受到第三弹簧回弹力的带动下向下挤压,顶板受到两个第一弹簧的回弹力的带动下紧密挤压限位块,竖梁和顶梁能够紧密贴合靠近,达到快速安装;S2、当需要进行三角式的支撑时,工作人员们能够通过旋转扭把,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柱开始旋转,第一螺纹帽受到限制从而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套能够被带动向下移动,在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作用下,两个连接杆能够发生移动带动两侧的侧梁开始旋转,从而达到三角式支撑的状态;S3、之后工作人员们能够通过取出螺栓,通过启动两侧的液压杆使其相互远离,带动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当角度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们能够重新将螺栓安装在新的螺栓孔中,对其移动杆和支撑板进行限制,使得竖梁的左右两侧面均能够被液压杆和移动杆所限制,达到更为有利的支撑,同时能够通过固定不同的螺栓孔从而达到不同角度的支撑辅助力。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控制机构,使得在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们能够通过旋转齿轮,在多个齿牙的作用下,第二螺纹帽能够开始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柱向上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底板(1)、竖梁(2)和固定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梁(2),竖梁(2)的顶端套设有固定套(3),固定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梁(4),顶梁(4)和竖梁(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8)和控制机构(9),所述竖梁(2)的内部位于第二空腔(16)的下侧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包括底板(1)、竖梁(2)和固定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梁(2),竖梁(2)的顶端套设有固定套(3),固定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梁(4),顶梁(4)和竖梁(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8)和控制机构(9),所述竖梁(2)的内部位于第二空腔(16)的下侧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15)内壁上表面的两个第一弹簧(81),两个第一弹簧(81)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83)的上表面,顶板(83)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82),两个第二滑块(82)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空腔(15)内壁左右两侧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内,所述顶板(83)的下表面贴合有限位块(84),限位块(8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滑杆(814)的顶端,滑杆(81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滑套(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4)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设置第七销轴(85)铰接有限位杆(86),两个限位杆(86)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八销轴(87)铰接有连接条(88),两个连接条(88)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九销轴(89)分别铰接在第一滑套(810)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滑杆(81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812),第二弹簧(8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块(84)的下表面和第一滑套(810)的上表面,第二空腔(16)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套(811),所述第一空腔(15)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14)的底端穿过通孔和第二滑套(811)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16),限位板(81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817),两个第三滑块(817)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二空腔(16)内壁左右两侧面开设的第三滑槽内,所述滑杆(81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815),第三弹簧(8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空腔(16)内壁的上表面和限位板(816)的上表面,所述竖梁(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18),两个固定块(818)分别设置在固定套(3)内壁左右两侧面开设的固定槽(819)内,所述竖梁(2)与顶梁(4)的相对面均设置有软垫(8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9)包括开设在第二空腔(16)内壁下表面的控制槽,控制槽内设置有控制套(96),控制套(9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控制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控制套(96)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三轴承(95),第三轴承(95)内套设有第二螺纹帽(93),第二螺纹帽(93)的外表面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齿牙(94),所述第二螺纹帽(93)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92),第二螺纹柱(9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板(91),方形板(91)的前后两侧面均贴合在第二空腔(16)内壁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控制槽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控制孔(97),控制孔(97)内壁的上下两侧面均卡接有第四轴承(99),两个第四轴承(99)分别套设在第四转轴的两端,第四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98),齿轮(98)与多个齿牙(9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4)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设置第一销轴(10)铰接有侧梁(5),侧梁(5)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第二销轴(11)铰接有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第三销轴(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书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洛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