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胜山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887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包括机壳、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第二取纬退捻组件、旋转编码器以及缓冲电机,机壳内设有间隔布置的三个墙板,机壳的两端端面、三个墙板上分别设有贯穿孔,且所有的贯穿孔均在同一轴线上;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第一墙板上,用于输送扁丝纬线,并对扁丝纬线进行退捻操作;第二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第二墙板上,用于扁丝纬线进行缓冲处理;旋转编码器与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连接;缓冲电机设置在第三墙板上,用于将扁丝纬线由机壳上的贯穿孔导出机壳。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聚酯扁丝织造聚酯网,可利用聚酯扁丝织造的网网体耐磨的特点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用传统的聚酯圆丝织造聚酯网的不耐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网生产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
技术介绍
聚酯网是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的脱水材料,是80年代初从国外全套引进的设备、技术、材料开始生产的,从此结束了用铜网造纸的时代,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但在生产一些不同纸种和一些不同型号的造纸机上,聚酯网的使用寿命相当短,随着造纸业的迅猛发展对造纸网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三十年来国内外造纸网的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们为提高其产品的使用寿命从改变网纹编织结构和增加底纬直径的方法来入手欲达到提高造纸网使用寿命的目的,这种方法虽使网子的使用寿命略有提高,但是相应的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加粗底纬直径织造出的网的网面变得粗糙使纸页拨离性变差和改变网纹结构后织出的网子在生产过程中使造纸机的白水浓度增大细小纤维流失过多,造成纸浆无端、浪费等弊端。也有通过使用扁丝来替代圆丝的来提高造纸网使用寿命的方法,但是扁丝在拔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拧麻花”现象,影响扁丝纬线在织造聚酯网工艺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扁丝在拔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拧麻花”现象,影响扁丝纬线在织造聚酯网工艺中的使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具体的是,扁丝在拔丝生产线上,要经过加热喷丝水浴和四道萝拉再到卷曲在一个个料轴上,在这过程中由于以上工艺过程而使应力留在单丝中而扁丝就形成了拧麻花的现象,传统的用圆丝纬线不用考虑麻花的问题,因为应力存留在线材内部,在织网过程的卡纬不会产生影响,其应力可在制网的下到工序热定型工艺中消除,而用扁丝作纬线就必须消除这拧麻花的现象,也叫消除退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包括:机壳,内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以及第三墙板,所述机壳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上分别设有贯穿孔,且所有的所述贯穿孔在同一轴线上;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上,用于输送扁丝纬线,并对所述扁丝纬线进行退捻操作;第二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墙板上,用于对导入的所述扁丝纬线进行缓冲处理;旋转编码器,与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的转速;缓冲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墙板上,用于将所述扁丝纬线由所述机壳上的贯穿孔导出所述机壳。优选地,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托盘,安装在所述第一墙板上,所述第一旋转托盘轴中心设有贯穿通孔;第一退捻辊,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托盘上,两个所述第一退捻辊的转向互为相反;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退捻辊。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退捻辊相切,且相切的切线与所述贯穿通孔的轴线垂直相交并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取纬退捻组件包括:第二旋转托盘,安装在所述第二墙板上,所述第二旋转托盘轴中心设有贯穿通孔;第二退捻辊,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托盘上,两个所述第二退捻辊的转向互为相反;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二退捻辊。优选地,所述缓冲电机上连接有扣住所述第二旋转托盘、且用于与所述第二旋转托盘产生摩擦驱动的转盘。优选地,所述转盘为U型旋转盘。优选地,所述缓冲电机与所述机壳设有贯穿孔的任一端面之间设有空心导轴。优选地,设置于所述机壳的贯穿孔上分别设有瓷眼。优选地,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一端设有用于引流所述驱动电机和控制线的引流取环区。优选地,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所述第二取纬退捻组件、所述旋转编码器、以及所述缓冲电机上分别设有通心轴结构,且各所述通心轴结构安装在同一轴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聚酯扁丝织造聚酯网,采用两级取纬退捻机构,提高退捻过程的精准性,确保了卡纬的精准度,使得扁丝纬线在织造聚酯网的过程中不受“拧麻花”现象的影响。可利用聚酯扁丝织造的网网体耐磨的特点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用传统的聚酯圆丝织造聚酯网的不耐磨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的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任何一种织网机的储纬器的出口端。对于不同的幅宽可以通过调整该系统中的退捻速度来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子端面;2、第一旋转托盘;3、旋转编码器;4、第一退捻辊;5、驱动电机;6、转盘;7、缓冲电机;8、空心导轴;91、入口端瓷眼;92、出口端瓷眼;10、第二旋转托盘;11、引流取环区;12、第一墙板;13、第二墙板;14、第三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包括机壳、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第二取纬退捻组件、旋转编码器3以及缓冲电机7,机壳内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墙板12、第二墙板13、以及第三墙板14,机壳的两端端面、第一墙板12、第二墙板13和第三墙板14上分别设有贯穿孔,且所有的贯穿孔均在同一轴线上;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第一墙板12上,用于输送扁丝纬线,并对扁丝纬线进行退捻操作;第二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第二墙板13上,用于对由第一取纬退捻组件导入的扁丝纬线进行缓冲处理;旋转编码器3与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连接,用于记录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的转速;缓冲电机7设置在第三墙板14上,用于对扁丝纬线进行缓冲处理、并将扁丝纬线由机壳上的贯穿孔导出机壳。机壳设有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为机壳子端面1,在机壳内沿机壳长轴方向垂直轴线间隔布置第一墙板12、第二墙板13、以及第三墙板14,扁丝线由机壳的长轴方向依次穿过。扁丝纬线由机壳一端面(即机壳子端面1)的贯穿孔插入,经过旋转编码器3的空心轴进入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进行退捻处理,经过第一取纬退捻组件预退捻处理的扁丝纬线进入第二取纬退捻组件即进入取纬退捻缓冲部分,然后经过缓冲电机7的空心轴通孔、并被导出机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两级取纬退捻机构,提高退捻过程的精准性,确保了卡纬的精准度,使得扁丝纬线在织造聚酯网的过程中不受“拧麻花”现象的影响。适用于聚酯扁丝织造聚酯网,可利用聚酯扁丝织造的网网体耐磨的特点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用传统的聚酯圆丝织造聚酯网的不耐磨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的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任何一种织网机的储纬器的出口端。对于不同的幅宽可以通过调整该系统中的退捻速度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第二取纬退捻组件、旋转编码器3、以及缓冲电机7上分别设有通心轴结构(即设有贯穿通孔结构),且各通心轴结构分别与机壳的两端端面(即机壳子端面1)、第一墙板12、第二墙板13和第三墙板14上设有贯穿孔一一对应,并从机壳的入口端到出口端按序排列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内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墙板(12)、第二墙板(13)、以及第三墙板(14),所述机壳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一墙板(12)、所述第二墙板(13)和所述第三墙板(14)上分别设有贯穿孔,且所有的所述贯穿孔在同一轴线上;/n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12)上,用于输送扁丝纬线,并对所述扁丝纬线进行退捻操作;/n第二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墙板(13)上,用于对导入的所述扁丝纬线进行缓冲处理;/n旋转编码器(3),与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的转速;/n缓冲电机(7),设置在所述第三墙板(14)上,用于将所述扁丝纬线由所述机壳上的贯穿孔导出所述机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内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墙板(12)、第二墙板(13)、以及第三墙板(14),所述机壳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一墙板(12)、所述第二墙板(13)和所述第三墙板(14)上分别设有贯穿孔,且所有的所述贯穿孔在同一轴线上;
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墙板(12)上,用于输送扁丝纬线,并对所述扁丝纬线进行退捻操作;
第二取纬退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墙板(13)上,用于对导入的所述扁丝纬线进行缓冲处理;
旋转编码器(3),与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的转速;
缓冲电机(7),设置在所述第三墙板(14)上,用于将所述扁丝纬线由所述机壳上的贯穿孔导出所述机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纬退捻组件包括:
第一旋转托盘(2),安装在所述第一墙板(12)上,所述第一旋转托盘(2)轴中心设有贯穿通孔;
第一退捻辊(4),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托盘(2)上,两个所述第一退捻辊(4)的转向互为相反;
驱动电机(5),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退捻辊(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退捻辊(4)相切,且相切的切线与所述贯穿通孔的轴线垂直相交并重合。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扁丝纬线织造聚酯网的取纬退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胜山连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马胜山连文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