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62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渣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絮凝罐中泥浆与絮凝剂混合不够充分导致絮凝效果差、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絮凝罐,所述絮凝罐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絮凝罐的顶部设置有螺旋进料槽和中心进料管,所述中心进料管与絮凝罐的内部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槽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与中心进料管连通,所述絮凝罐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絮凝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絮凝罐顶部设置螺旋进料槽,使泥浆与絮凝药剂混合更加充分,通过中心进料管进料,加快泥浆中固体颗粒的沉淀,从而缩短沉淀时间,提高絮凝装置的处理效率,进而提高盾构渣土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渣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机因其安全、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和适用地层广泛等因素,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建设中。同时,由于地层含水和掘进过程中加入膨润土等原因,盾构施工过程中运出的渣土中含有大量水分,甚至处于半流动状态。目前对于盾构渣土的处理方式为直接外运进行堆场处理,由于盾构渣土的高含水特性该方式运输效率低,运输过程中易遗洒污染道路,所以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渣土的排放进行严格的限制,渣土排放问题是限制盾构施工的正常进行的一大因素;大量地铁施工的高含水渣土堆放将会浪费大量的国土资源,占用大规模的耕地,含水渣土堆积不稳定,易发生滑坡、塌方等灾害,也是沙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渣土的液体浸出也会对堆场附件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与此同时盾构渣土中含有大量的可利用的无机原料,目前处理方式既是对环境的污染和国土资源的伤害和浪费,也是对这些无机原料的浪费,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对盾构施工渣土进行分级处理,以实现盾构渣土减量化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罐(1),所述絮凝罐(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絮凝罐(1)的顶部设置有螺旋进料槽(3)和中心进料管(6),所述中心进料管(6)与絮凝罐(1)的内部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槽(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4),另一端与中心进料管(6)连通,所述絮凝罐(1)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絮凝罐(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罐(1),所述絮凝罐(1)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絮凝罐(1)的顶部设置有螺旋进料槽(3)和中心进料管(6),所述中心进料管(6)与絮凝罐(1)的内部连通,所述螺旋进料槽(3)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4),另一端与中心进料管(6)连通,所述絮凝罐(1)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絮凝罐(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料槽(3)中设置有数个扰流板(20),所扰流板(20)在螺旋进料槽(3)的两侧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进料管(6)的下端的形状为喇叭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进料管(6)的外侧设置有缓冲板(13),所述缓冲板(13)的下表面与中心进料管(6)之间的夹角为65°~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渣土处理的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罐(1)内侧设置有溢流围堰(7),所述溢流围堰(7)沿絮凝罐(1)的侧壁环形设置,所述溢流围堰(7)的顶部高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涛梅元元陈洪财邓涛罗怀钱林靖李川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