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材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53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材缓冲装置,其包含缓冲件及薄片件。缓冲件包含本体件及多个调整件。该些调整件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本体件,以形成第一容置部;各调整件之间及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之间具有半断刀部。缓冲件的至少一面具有薄片件。当缓冲件具有第一容置部时为第一状态。当缓冲件被选择性地拆离至少一调整件而形成第二容置部时为第二状态。藉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的改变可增加包材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材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包材的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适用于多种形状的电子产品的包材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易碎物品的包装向来为产品运送时的重要课题。包装的保护效果不够妥善时,产品于运送途中,则有可能受到非预期的撞击而造成产品损坏;如此一来,厂商势必需额外生产来补足缺额,从而增加整体的制造成本。上述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如显示面板等高价位电子产品。因此,为了降低电子产品的损坏机率,包装盒普遍设有缓冲装置来吸收撞击外力。其中,在当电子产品放置于包装箱中时,其多采用缓冲装置来填补电子产品与包装箱内壁之间的空间,以达到电子产品的限位。然而,为了能对应于不同外形的电子产品及不同尺寸的包装箱,往往需要准备多种不同型式或不同尺寸的缓冲装置。而此准备多种不同型式或不同尺寸的缓冲装置的情形会造成本增加的问题。综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包材缓冲装置,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材缓冲装置,以改善现有包材所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材缓冲装置,其包含缓冲件及薄片件。缓冲件包含本体件及多个调整件。该些调整件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本体件,以形成第一容置部;各调整件之间及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之间具有半断刀部。缓冲件的至少一面具有薄片件。其中,缓冲件具有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缓冲件具有第一容置部时为第一状态,而缓冲件被选择性地拆离至少一调整件,而剩余的调整件形成第二容置部时为第二状态。第二容置部与第一容置部的形状不同。较佳地,拆离的至少一调整件可为一填充件,而填充件可设置于第二容置部内。较佳地,薄片件的一面可具有对应于半断刀部的拆离指示线,具有拆离指示线的该一面可为相对于缓冲件的面。较佳地,缓冲件的至少一面可为同时具有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的面。较佳地,该些调整件实质上为块体,且各调整件的形状不相同。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包材缓冲装置,其包含多个缓冲件及多个薄片件。各缓冲件包含本体件及多个调整件;各缓冲件的该些调整件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本体件,以形成第一接合口。各缓冲件的各调整件之间及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之间具有半断刀部。各缓冲件的至少一面具有薄片件。其中,各缓冲件具有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各缓冲件具有第一接合口时为第一状态,各缓冲件被选择性地拆离至少一调整件,而剩余的调整件形成第二接合口时为第二状态。当各缓冲件在第一状态时,该些缓冲件组合成一组,该些第一接合口形成第一容置部,而当各缓冲件在第二状态时,该些缓冲件组合成一组,该些第二接合口形成第二容置部;其中,第二容置部与第一容置部的形状不同。较佳地,拆离的调整件可为填充件,填充件设置于该些第二接合口之间,以形成第二容置部。较佳地,各缓冲件的至少一面所具有的一个薄片件,其在相对于缓冲件的一面可具有拆离指示线,且拆离指示线对应于半断刀部。较佳地,缓冲件的至少一面为同时具有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的一面。较佳地,该些调整件实质上为块体,且各调整件的形状不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其至少可具有下列所述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其藉由将多个调整件以可拆离地方式设置于本体件上,从而缓冲件可在需要时拆离调整件,以对应于当前所欲使用的电子产品的外形,进而可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应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其藉由将多个调整件以可拆离地方式设置于本体件上,从而缓冲件可在需要时拆离调整件,以对应于当前所欲使用的电子产品的外形,进而可减少准备多种不同缓冲装置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状态变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应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应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应用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应用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1:包材缓冲装置10:缓冲件10A:第一缓冲件10B:第二缓冲件11:本体件12:调整件12A:第一调整件12B:第二调整件12C:第三调整件12D:第四调整件12E:第五调整件12F:第六调整件12G:第七调整件12H:第八调整件13:第一容置部14:半断刀部15:第二容置部16:第一接合口17:第二接合口20:薄片件21:拆离指示线91:第一电子产品92:第二电子产品93:第三电子产品94:第四电子产品95:第五电子产品96:第六电子产品M1:第一状态M2:第二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在附图中,为了淸楚起见,放大了面板等元件的厚度或宽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导光件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或“设置于”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其顺序关系。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及状态变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1,其适用于设置于电子产品的至少一侧,以使电子产品在包装箱内或其他环境时可被限位于同一位置,而不会过于摇晃,或者是,在电子产品受到冲击时,其能吸收或减少电子产品所可能受到的冲击。本专利技术中,电子产品是以显示面板作为示范态样,但应不可以此为限。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材缓冲装置1,其包含缓冲件10及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缓冲件,包含一本体件及多个调整件,该些调整件为一体成型地连接于该本体件,以形成一第一容置部,各该调整件之间及该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之间具有一半断刀部;以及/n至少一薄片件,设置于该缓冲件的至少一面;/n其中,该缓冲件具有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该缓冲件具有该第一容置部时为该第一状态,该缓冲件被选择性地拆离至少一该调整件,而剩余的该调整件形成一第二容置部时为该第二状态,且该第二状态与该第一状态具有不同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921 TW 1091326061.一种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缓冲件,包含一本体件及多个调整件,该些调整件为一体成型地连接于该本体件,以形成一第一容置部,各该调整件之间及该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之间具有一半断刀部;以及
至少一薄片件,设置于该缓冲件的至少一面;
其中,该缓冲件具有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该缓冲件具有该第一容置部时为该第一状态,该缓冲件被选择性地拆离至少一该调整件,而剩余的该调整件形成一第二容置部时为该第二状态,且该第二状态与该第一状态具有不同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拆离的至少一该调整件作为填充件使用,并可设置于该第二容置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薄片件的一面具有对应于该半断刀部的一拆离指示线,具有该拆离指示线的该一面为相对于该缓冲件的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缓冲件的至少一面为同时具有该本体件与该些调整件的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调整件实质上为块体,且各该调整件的形状不相同。


6.一种包材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缓冲件,分别包含一本体件及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黛玲彭任威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