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47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涉及物流转运技术领域,包括推车组件、液压车轮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设有五组,五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均设置在推车组件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折叠机构对称设置在推车组件的两侧,并且两组所述折叠机构均与推车组件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较大的中转推车在闲置时占地面太大,所以无法放置多辆,所以一般在货物数量较多时,用较小的中转推车多次进行搬运,这样搬运效率太低,并且人工需要多次往返,非常消耗体力的问题;提高了搬运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工需要多次往返所导致消耗过多体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转运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推车是物流企业经常使用的用于货物中转的重要工具,待中转的货物放置于底座上,由操作人员通过推拉来实现货物的移动,物流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因具有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等优点,故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应对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为此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物流货物中转推车有很多种,一般各种大小不一的中转推车在使用时取决与单次搬运的货物数量,较大的中转推车一般数量较少,因为在闲置时占地面太大,所以无法放置多辆,所以一般在货物数量较多时,用较小的中转推车多次进行搬运,这样搬运效率太低,并且人工需要多次往返,非常消耗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
技术介绍
中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包括推车组件、液压车轮机构和折叠机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设有五组,五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均设置在推车组件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折叠机构对称设置在推车组件的两侧,并且两组所述折叠机构均与推车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推车组件包括推车把手、推车连接板、第一载料板、第二载料板、第三载料板、第四载料板和第五载料板,所述推车连接板与第一载料板连接,所述推车把手设置在推车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载料板、第二载料板、第三载料板、第四载料板和第五载料板之间呈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载料板、第二载料板、第三载料板、第四载料板和第五载料板均与折叠机构连接。进一步的,五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载料板、第二载料板、第三载料板、第四载料板和第五载料板的下方,每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均包括伸缩柱、液压气缸、滑轮顶板和滑轮,所述伸缩柱、滑轮顶板和滑轮均设有四个,所述液压气缸设有八个,四个所述伸缩柱分别设置在第一载料板下方的四个角落上,每两个所述液压气缸对称设置在一个伸缩柱的两侧,所述滑轮顶板设置在伸缩柱的底端上,并且所述滑轮顶板与伸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每两个所述液压气缸的工作端均与一个滑轮顶板连接,所述滑轮固定设置在滑轮顶板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部件、第二折叠部件、第三折叠部件和第四折叠部件,所述第一折叠部件分别与第一载料板和第二载料板连接,所述第二折叠部件分别与第二载料板和第三载料板连接,所述第三折叠部件分别与第三载料板和第四载料板连接,所述第四折叠部件分别与第四载料板和第五载料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固定架、第二齿轮、第二固定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第一载料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在第二载料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水平对应,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连杆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第二连杆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呈水平状设置在第二载料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部件活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二折叠部件包括第三齿轮、第三固定架、第四齿轮、第四固定架、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和第七连杆,所述第三固定架设置在第二载料板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固定架设置在第三载料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相邻,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三固定架上,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第四连杆位于第三齿轮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顶端与第五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杆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三固定架和第四固定架上,所述第六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第六连杆位于第四齿轮的一侧,所述第六连杆的底端与第五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七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七连杆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七连杆位于第三载料板的一侧,所述第七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折叠部件活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三折叠部件包括第五齿轮、第五固定架、第六齿轮、第六固定架、第八连杆、第九连杆、第十连杆和第十一连杆,所述第五固定架设置在第三载料板的另一端上,所述第六固定架设置在第四载料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五齿轮设置在第五固定架上,所述第六齿轮设置在第六固定架上,所述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八连杆位于第五齿轮的一侧,所述第八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第八连杆的顶端与第七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底端与第九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九连杆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九连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五固定架和第六固定架上,所述第十连杆位于第六齿轮的一侧,所述第十连杆的顶端与第九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十连杆的底端与第十一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杆呈水平状态,所述第十一连杆位于第四载料板的一侧,所述第十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折叠部件活动连接。进一步的,第四折叠部件包括第七齿轮、第七固定架、第八齿轮、第八固定架、第十二连杆、第十三连杆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七固定架设置在第四载料板的另一端上,所述第八固定架设置在第五载料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七齿轮设置在第七固定架上,所述第八齿轮设置在第八固定架上,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第十二连杆呈竖直状态,所述第十二连杆位于第七齿轮的一侧,所述第十二连杆的底端与第十一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杆的顶端与第十三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三连杆呈水平状态,所述第十三连杆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七固定架和第八固定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第八齿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八齿轮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折叠部件、第二折叠部件、第三折叠部件和第四折叠部件与第一载料板、第二载料板、第三载料板、第四载料板和第五载料板的连接配合可以完成推车的折叠,从而可以使本专利技术在展开状态时单次运输更多的货物,在闲置时可以折叠,从而减少了占地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较大的中转推车在闲置时占地面太大,所以无法放置多辆,所以一般在货物数量较多时,用较小的中转推车多次进行搬运,这样搬运效率太低,并且人工需要多次往返,非常消耗体力的问题;提高了搬运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工需要多次往返所导致消耗过多体力的问题。其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气缸的驱动可以提供推动力给与滑轮顶板,由于滑轮顶板和滑轮位于地面上,所以液压气缸的推动力会反向推动第一载料板,使第一载料板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载料板提高高度,避免在运输时与一些较矮的物体发生碰撞,增加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标号为:推车组件1、推车把手11、推车连接板12、第一载料板1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组件(1)、液压车轮机构(2)和折叠机构(3),所述液压车轮机构(2)设有五组,五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2)均设置在推车组件(1)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3)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折叠机构(3)对称设置在推车组件(1)的两侧,并且两组所述折叠机构(3)均与推车组件(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组件(1)、液压车轮机构(2)和折叠机构(3),所述液压车轮机构(2)设有五组,五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2)均设置在推车组件(1)的下方,所述折叠机构(3)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折叠机构(3)对称设置在推车组件(1)的两侧,并且两组所述折叠机构(3)均与推车组件(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组件(1)包括推车把手(11)、推车连接板(12)、第一载料板(13)、第二载料板(14)、第三载料板(15)、第四载料板(16)和第五载料板(17),所述推车连接板(12)与第一载料板(13)连接,所述推车把手(11)设置在推车连接板(12)上,所述第一载料板(13)、第二载料板(14)、第三载料板(15)、第四载料板(16)和第五载料板(17)之间呈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载料板(13)、第二载料板(14)、第三载料板(15)、第四载料板(16)和第五载料板(17)均与折叠机构(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五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2)分别设置在第一载料板(13)、第二载料板(14)、第三载料板(15)、第四载料板(16)和第五载料板(17)的下方,每组所述液压车轮机构(2)均包括伸缩柱(21)、液压气缸(22)、滑轮顶板(23)和滑轮(24),所述伸缩柱(21)、滑轮顶板(23)和滑轮(24)均设有四个,所述液压气缸(22)设有八个,四个所述伸缩柱(21)分别设置在第一载料板(13)下方的四个角落上,每两个所述液压气缸(22)对称设置在一个伸缩柱(21)的两侧,所述滑轮顶板(23)设置在伸缩柱(21)的底端上,并且所述滑轮顶板(23)与伸缩柱(21)的底端固定连接,每两个所述液压气缸(22)的工作端均与一个滑轮顶板(23)连接,所述滑轮(24)固定设置在滑轮顶板(2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第一折叠部件(31)、第二折叠部件(32)、第三折叠部件(33)和第四折叠部件(34),所述第一折叠部件(31)分别与第一载料板(13)和第二载料板(14)连接,所述第二折叠部件(32)分别与第二载料板(14)和第三载料板(15)连接,所述第三折叠部件(33)分别与第三载料板(15)和第四载料板(16)连接,所述第四折叠部件(34)分别与第四载料板(16)和第五载料板(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件(31)包括第一齿轮(311)、第一固定架(312)、第二齿轮(313)、第二固定架(314)、第一连杆(315)、第二连杆(316)和第三连杆(317),所述第一固定架(312)设置在第一载料板(13)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固定架(314)设置在第二载料板(14)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固定架(312)和第二固定架(314)水平对应,所述第一齿轮(311)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312)上,所述第二齿轮(313)设置在第二固定架(314)上,所述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3)啮合,所述第一连杆(315)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一连杆(315)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固定架(312)和第二固定架(314)上,所述第二连杆(316)位于第二齿轮(313)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杆(316)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二连杆(316)的顶端与第一连杆(3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16)的底端与第三连杆(317)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17)呈水平状设置在第二载料板(14)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杆(317)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部件(32)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物流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折叠部件(32)包括第三齿轮(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高俊胡添
申请(专利权)人:赛那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