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41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9
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包括托辊、圆网、同步带、刮浆轴、刮浆袋、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圆网可旋转地设于同步带的上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上侧面接触,刮浆轴固定连接在支承座上,并穿过圆网的内部空间;刮浆袋位于圆网内,并与刮浆轴固定连接,刮浆袋的内部能够容纳具有流动性的物料,并且容纳有该物料的刮浆袋随着圆网的旋转始终向下压设于圆网的下内侧面;进料机构用于加热物料,并将加热后的物料输送至刮浆袋内;出料机构用于将刮浆袋内的物料排出。通过这一设置减少了圆网与刮浆装置之间的摩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刮浆袋内的物料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提高印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式刮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袋式刮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圆网印花机是使用连续回转的无接缝圆筒筛网进行印花的一种筛网印花机。按圆网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放射式三种。使用最普遍的是卧式圆网印花机。圆网印花机的圆网通常由金属镍制成,圆网上有孔洞组成的花纹。圆网安装在印花机两侧的机架上。色浆刮刀安装在圆网内的刮刀架上,色浆经给浆泵通过刮刀刀架进入圆网中。印花时,被印织物随循环运行的导带前进,导带为无缝环状橡胶导带。当导带运行到机头附近处,由一上浆装置涂上一层贴布浆或热塑性贴布树脂,通过进布装置使织物紧紧粘贴在导带上而不致松动。圆网在织物上方固定位置上旋转,印花色浆经刮浆刀的挤压作用而透过圆网孔洞印到织物上。织物印花以后,进入烘干机,导带经机下循环运行,在机下进行水洗并经刮刀刮除水滴,再重复上述印花过程。目前,市场上的刮浆装置主要包括刮刀刮印装置以及磁棒刮印装置两种。其中,磁棒刮印装置是通过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将磁棒吸附在磁台上,再由磁棒将印花浆料从圆网内通过网孔挤出到承印织物表面。在刮浆的过程中,由于印花导带与磁台之间是滑动摩擦,阻力大,导致导带容易磨坏。刮刀刮印装置中,印花导带与印花导辊和圆网之间作纯滚动,摩擦力小,解决了导带磨损的问题,但刮刀片与圆网之间是滑动摩擦,会导致圆网和刀片较容易磨损。因此,为了提高圆网印花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刮浆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圆网印花机的刮浆装置容易损坏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包括托辊、圆网、同步带,所述托辊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同步带的下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下侧面接触,所述圆网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同步带的上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上侧面接触,还包括支承座;刮浆轴,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并穿过所述圆网的内部空间;刮浆袋,其位于所述圆网内,并与所述刮浆轴固定连接,所述刮浆袋的内部能够容纳具有流动性的物料,并且容纳有所述物料的刮浆袋随着所述圆网的旋转始终向下压设于所述圆网的下内侧面;进料机构,其用于加热物料,并将加热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刮浆袋内;出料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刮浆袋内的物料排出。优选的,所述刮浆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并且刮浆轴的内部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所述刮浆袋通过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具有流动性的物料为水,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水箱、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箱、出水端通过一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料口。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恒温加热组件,所述恒温加热组件装设于所述进水箱上以控制该进水箱内的水温。优选的,所述刮浆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并且刮浆轴的内部开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刮浆袋通过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所述出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具有流动性的物料为水,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水箱、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通过一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出水端连通所述出水箱。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刮浆袋的内部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刮浆袋的内底面。优选的,所述圆网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圆网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供传动控制的齿轮。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刮浆袋,取代了传统的刮刀或磁棒,刮浆袋在内部具有流动性的物料的压力作用下能够始终压设于圆网的下内侧面,减少了圆网与刮浆装置之间的摩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刮浆袋内的物料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提高印花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包括托辊1、圆网2、同步带3、支承座4、刮浆轴5、刮浆袋6、进料机构7、出料机构8,其中,托辊1可旋转地设于同步带3的下方,并与该同步带3的下侧面接触,圆网2可旋转地设于同步带3的上方,并与该同步带3的上侧面接触,待印织物能够夹设在圆网2与同步带3之间进行传送,以完成印花。托辊1与圆网2上下对应设置。支承座4的个数为两个,并固定安装在印花机台(图未示出)上;圆网2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支承座4之间;刮浆轴5固定连接在支承座4上,并穿过圆网2的内部空间;刮浆袋6位于圆网2内,并与刮浆轴5固定连接,刮浆袋6的内部能够容纳具有流动性的物料100,并且容纳有物料的刮浆袋6随着圆网2的旋转始终向下压设于圆网2的下内侧面;进料机构7用于加热物料,并将加热后的物料输送至刮浆袋6内;出料机构8用于将刮浆袋6内的物料排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刮浆袋6,取代了传统的刮刀或磁棒,刮浆袋6在内部具有流动性的物料的压力作用下能够始终压设于圆网2的下内侧面,减少了圆网2与刮浆装置之间的摩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进料机构7和出料机构8的设置,可以使得刮浆袋6内的物料100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提高印花效果。具体而言,参照图1、图2。刮浆轴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51和第一出料口52,并且刮浆轴5的内部开设有进料通道53,进料机构7通过第一进料口51与进料通道53连通,刮浆袋6通过第一出料口52与进料通道53连通。本实施例中,具有流动性的物料100为水,进料机构7包括进水箱71、第一水泵72、恒温加热组件73,第一水泵72的进水端连通进水箱71、出水端通过一进水管74连通第一进料口51。恒温加热组件73装设于进水箱71上以控制该进水箱71内的水温,恒温加热组件73可以采用传统的温度可控的恒温加热器。使用时,恒温加热组件73将进水箱71内的水温加热至预设值后,第一水泵72启动,将进水箱71内的水通过进水管74输送至进料通道53内,再通过第一出料口52排放至刮浆袋6内。参照图1、图2。刮浆轴5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54和第二出料口55,并且刮浆轴5的内部开设有出料通道56,刮浆袋6通过第二进料口54与出料通道56连通,出料机构8通过第二出料口55与出料通道56连通。本实施例中,出料机构8包括出水箱81、第二水泵82、设于刮浆袋6的内部的抽水管83,第二水泵82的进水端通过一出水管84连通第二出料口55、出水端连通出水箱81。抽水管83一端连通第二进料口54、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刮浆袋6的内底面。使用时,第二水泵82启动,抽水管83将刮浆袋6内的水抽送至出料通道56内,再依次通过第二出料口55、出水管84,排放至出水箱81内。此外,还可设置进水箱71与出水箱81通过输水管道相连通,使得进水箱71、刮浆袋6、出水箱81三个机构内的水能够进行流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包括托辊、圆网、同步带,所述托辊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同步带的下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下侧面接触,所述圆网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同步带的上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上侧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支承座;/n刮浆轴,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并穿过所述圆网的内部空间;/n刮浆袋,其位于所述圆网内,并与所述刮浆轴固定连接,所述刮浆袋的内部能够容纳具有流动性的物料,并且容纳有所述物料的刮浆袋随着所述圆网的旋转始终向下压设于所述圆网的下内侧面;/n进料机构,其用于加热物料,并将加热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刮浆袋内;/n出料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刮浆袋内的物料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包括托辊、圆网、同步带,所述托辊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同步带的下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下侧面接触,所述圆网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同步带的上方,并与该同步带的上侧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承座;
刮浆轴,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座上,并穿过所述圆网的内部空间;
刮浆袋,其位于所述圆网内,并与所述刮浆轴固定连接,所述刮浆袋的内部能够容纳具有流动性的物料,并且容纳有所述物料的刮浆袋随着所述圆网的旋转始终向下压设于所述圆网的下内侧面;
进料机构,其用于加热物料,并将加热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刮浆袋内;
出料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刮浆袋内的物料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浆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并且刮浆轴的内部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所述刮浆袋通过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进料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袋式刮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流动性的物料为水,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水箱、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箱、出水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逸风蒋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