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37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网版印刷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包括工作台、光源装置和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块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块上表面的印刷台,所述底座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反光开口槽,所述印刷台的侧壁对应于所述反光开口槽开设有贯穿印刷台的对位开口槽;所述印刷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反光开口槽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该治具在不增加工序的前提下,通过底座支撑块上反光开口槽处的反射光的原理,在印刷背面特征时,可以快速对产品的正面特征进行对位,提升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
本技术涉及网版印刷治具
,具体涉及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印刷采用治具对产品进行定位,背面对位位置靠玻璃的外形进行治具定位。如果要求背面的印刷特征与正面印刷特征的位置有相应的位置关系时,只能靠产品外形定位。如果产品外形为圆形或四边对称的性质时,印刷背面特征时,很难检测正面LOGO、刻度等特殊特征。而常规的解决方案为:方案1:需要购买产品正面有摄像功能和平台自转功能的CCD抓靶系统,此方案投入成本过高,而且转角度的角度大小有一定的限制;方案2:在正面透明区做记号印刷,背面丝印时对准正面记号的方式对位,对位需两次肉眼对位,精度特差,工序增加、不良产品也会飙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该治具在不增加工序的前提下,通过底座支撑块上反光开口槽处的反射光的原理,在印刷背面特征时,可以快速对产品的正面特征进行对位,提升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包括工作台、光源装置和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块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块上表面的印刷台,所述底座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反光开口槽,所述印刷台的侧壁对应于所述反光开口槽开设有贯穿印刷台的对位开口槽;所述印刷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反光开口槽的一侧。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开口槽的槽底部设置为斜向上65-85°的斜面,所述反光开口槽的槽底部的斜面处镶嵌有反光镜;所述光源装置优选的为可伸缩照射灯。进一步的,所述印刷台的上表面凹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对位开口槽的一侧,所述对位开口槽部分延伸至放置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内设有若干贯穿印刷台的第一吸风孔,所述底座支撑块设有贯穿所述底座支撑块的第二吸风孔,每个第一吸风孔均与所述第二吸风孔连通。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吸风孔和第二吸风孔的孔径均为5.8-6.2mmm。进一步的,所述对位开口槽包括对位部和与对位部连通的观测部,所述对位部延伸至放置槽内,所述对位部的槽宽为4.8-5.2mm,所述观测部的横截面为梯形状。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支撑块上端面的一侧边缘处凹设有L型掀起槽;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支撑块上端面凹设有连通L型掀起槽和反光开口槽的通道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正背面对位治具在不增加工序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底座支撑块上反光开口槽处的反射光的原理,在印刷背面特征的同时在光源装置的照射下,产品正面的刻度能清晰的通过反光开口槽的反光镜反射,操作人员能快速看到正面刻度,并通过人手的旋转将所要的刻度转到对位开口槽内进行定位,实现背面印刷,正面对位的功能,提升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印刷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印刷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印刷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工作台、2-光源装置、3-印刷机构、31-底座支撑块、311-反光开口槽、3111-反光镜、312-第二吸风孔、313-L型掀起槽、314-通道槽、32-印刷台、321-对位开口槽、3211-对位部、3212-观测部、322-放置槽、3221-第一吸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5,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包括工作台1、光源装置2和印刷机构3,所述印刷机构3包括底座支撑块3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块31上表面的印刷台32,所述底座支撑块31的一侧开设有反光开口槽311,所述印刷台32的侧壁对应于所述反光开口槽311开设有贯穿印刷台32的对位开口槽321;所述印刷机构3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面,所述光源装置2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且位于所述反光开口槽311的一侧。光源装置2、反光开口槽311和对位开口槽321同侧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开口槽311的槽底部设置为斜面;优选的,所述斜面设置为斜向上65-85°的斜面,所述反光开口槽311的槽底部的斜面处镶嵌有反光镜3111。所述光源装置2优选的为可伸缩照射灯。本实施例中所述治具在不增加工序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底座支撑块31上反光开口槽311处的反射光的原理,在印刷背面特征的同时在光源装置2的照射下,使产品正面的刻度能清晰的通过反光镜3111反射,操作人员通过反光镜3111能快速看到正面刻度,并通过人手的旋转将所要的刻度转到对位开口槽321内进行定位,实现背面印刷,正面对位的功能,提升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而光源装置2优选可伸缩照射灯,便于对反光开口槽311处理的光源亮度进行调整使通过反光镜3111反射产品正面的刻度更加清晰,便于对产品正面更好对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台32的上表面凹设有放置槽322,且所述放置槽322位于所述对位开口槽321的一侧,所述对位开口槽321的部分延伸至放置槽322内;所述对位开口槽321包括对位部3211和与对位部3211连通的观测部3212,所述对位部3211延伸至放置槽322内,所述对位部3211的槽宽为4.8-5.2mm,所述观测部3212的横截面为梯形状。本实施例中在印刷台32的上表面凹设放置槽322有利于将产品放置在印刷台32,而印刷台32的形状根据产品的形状而设定,而将对位部3211延伸至放置槽322内便于对放置于放置槽322内产品进行精准对位,并通过较宽的观测部3212对反光镜3111反射的产品正面的刻度进行观测,进而有利于对产品旋转将所要的刻度转到对位部3211内进行定位,实现背面印刷,正面对位的功能,提升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322内设有若干贯穿印刷台32的第一吸风孔3221,所述底座支撑块31设有贯穿所述底座支撑块31的第二吸风孔312,每个第一吸风孔3221均与所述第二吸风孔312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吸风孔3221和第二吸风孔312的孔径均为5.8-6.2mmm。本实施例中在放置槽322内设置若干贯穿印刷台32的第一吸风孔3221,和在底座支撑块31对应于第一吸风孔3221设置的第二吸风孔312,每个第一吸风孔3221均与所述第二吸风孔312连通;可以在将治具放置在印刷机上利用印刷机内的吸收气流通过第一吸风孔3221和第二吸风孔312对放置在放置槽322内产品进行吸附固定,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对位时的精准。放置在放置槽322内的产品可通过利用第一吸风孔3221内外形成的压力差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撑块31上端面的一侧边缘处凹设有L型掀起槽313;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支撑块31上端面凹设有连通L型掀起槽313和反光开口槽311的通道槽314。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光源装置和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块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块上表面的印刷台,所述底座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反光开口槽,所述印刷台的侧壁对应于所述反光开口槽开设有贯穿印刷台的对位开口槽;所述印刷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反光开口槽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光源装置和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块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块上表面的印刷台,所述底座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反光开口槽,所述印刷台的侧壁对应于所述反光开口槽开设有贯穿印刷台的对位开口槽;所述印刷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光源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反光开口槽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开口槽的槽底部设置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开口槽的槽底部的斜面处镶嵌有反光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背面对位印刷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台的上表面凹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对位开口槽的一侧,所述对位开口槽部分延伸至放置槽内。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荣叶先明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