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40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油压榨装置,包括围合压榨设备,所述围合压榨设备上设置有布袋导送设备,所述布袋导送设备用于将布袋导出至围合压榨设备内,使得布袋沿着围合压榨设备的竖直方向移动,在实施对过滤布袋内的物料压榨操作时,过滤布袋内排满草窝后,并且导入多组钢圈构成的管腔内,以实施对过滤布袋的约束,随着压榨头的启动,使得压榨头与过滤布袋上端的抵靠,以实施对过滤布袋的持续压力,从而实施对物料的持续压榨,进而实施对物料的榨油操作,榨出的油脂从多组钢圈之间的间隙导出,并且从钢圈排出,从而实施对油脂的压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油压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油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古艺古法生产出来的茶油具有天然的香气,其主要原因是在实施对蒸煮过的茶树籽压榨过程中,在坯料之间垫设有稻草,在实施对蒸煮后的茶树籽压榨过程中,稻草释放的天然粉末导出至油脂中,使得油脂中包含一种天然的香气,因此这也是古艺古法生产的茶油香气与普通工业化生产的茶油香气区别的关键原因。现有技术中,在实施对蒸煮过的茶树籽压榨过程中,将原料填充在压榨金属圈内,而后在压榨金属圈的上下面覆盖稻草,然后将压榨金属圈码叠呈圆柱状,而后放置在压榨机内,通过启动压榨机,实施对柱状的压榨金属圈上下端面挤压,从而实现对原料的挤压,上述压榨操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物料的处理均需要人工方式进行,人工方式操作时,使得该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油压榨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该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茶油压榨装置,包括围合压榨设备,所述围合压榨设备上设置有布袋导送设备,所述布袋导送设备用于将布袋导出至围合压榨设备内,使得布袋沿着围合压榨设备的竖直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特征: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在实施对过滤布袋内的物料压榨操作时,过滤布袋内排满草窝后,并且导入多组钢圈构成的管腔内,以实施对过滤布袋的约束,随着压榨头的启动,使得压榨头与过滤布袋上端的抵靠,以实施对过滤布袋的持续压力,从而实施对物料的持续压榨,进而实施对物料的榨油操作,榨出的油脂从多组钢圈之间的间隙导出,并且从钢圈排出,从而实施对油脂的压榨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稻草供料设备及打窝设备的主视图;图2和图3是稻草供料设备及打窝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是稻草供料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稻草供料设备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8和图9是打窝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1是打窝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12是打窝设备的剖面视图;图13和图14是原料导入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5和图16是原料导入设备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7是原料导入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围合压榨设备及布袋导送设备的主视图;图19和图20是围合压榨设备及布袋导送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1和图22是布袋导送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3是布袋导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4是布袋导送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5和图26是过滤布袋下端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围合压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8、图29和图30是围合压榨设备的部分结构三种视角示意图;图31和图32是围合压榨设备剖面结构两种视角示意图;图33和图34是围合压榨设备中的压榨头及废料导头的两种视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结合图1至图34所示,下面详尽说明该茶油压榨加工系统的具体特征:茶油压榨加工系统,包括围合压榨设备200,所述围合压榨设备200上设置有布袋导送设备300,所述布袋导送设备300用于将布袋导出至围合压榨设备200内,使得布袋沿着围合压榨设备200的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原料导入设备100的旁侧还设置有稻草供料设备400,所述稻草供料设备400用于将稻草导出至打窝设备500内,所述打窝设备500用于实施对稻草的打窝操作,原料导入设备100用于将蒸煮后的原料导送至打窝设备500的稻草窝内,所述打窝设备500将稻草窝导送至布袋导送设备300布袋内;在实施对蒸煮后的茶籽导出时,稻草供料设备400将稻草导出至打窝设备500内,使得稻草打窝呈圆饼状,原料导入设备100将蒸煮后的茶籽导出至稻草窝上方位置,将承接有茶籽的稻草窝逐步到处去至布袋导送设备300内,启动围合压榨设备200实施对布袋内的物料进行压榨,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该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的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茶籽油特殊的风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实施对稻草的稻草,所述稻草供料设备400包括排料仓410,所述排料仓410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带420,所述排料带420的出口设置有排草机构,所述排草机构用于实施对稻草的排料操作,所述排草机构用于将稻草沿着排料转盘430的周向方向排布;利用梳草机将排料仓410出口导出的较为均等量的稻草导出至排料带420上,而后利用排草机构实施对稻草的排料操作,使得稻草沿着排料转盘430的周向方向排布,进而使得稻草呈现草窝状构造,能够有效实现对稻草的均匀排布,确保后期对蒸煮后茶籽的兜设;上述的稻草选用无霉变的当年稻草,在稻草打窝之前,稻草通过梳草机进行有效的梳草,使得导入排料仓410内的稻草呈现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以确保导出的稻草呈现一把一把的状态,方便导出至排料转盘430上进行排料。所述排料仓410的出口设置有导料通道411,所述导料通道411倾斜延伸布置,所述导料通道411内设置有导料杆412,所述导料杆412上设置有导料螺旋片,导料杆412转动且连动稻草从导料通道411出口导出至排料带420上。所述排料带420上设置有条状开口,所述条状开口内设置有推送头413,所述推送头413与推送气缸41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送气缸414与排料带420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推送头413上设置有档头杆415,所述档头杆415与推送气缸414平行布置;在实施对稻草导送时,启动导料杆412转动,在导料螺旋片的驱动力下,使得稻草沿着导料通道411滑动,进而实现对稻草的定量供给,当导出至排料到420上后,启动推送气缸414,连动稻草定量的推送出去。优选地,所述排料带420的出口设置有导草管421,所述导草管421水平布置且与排料带420垂直,所述导草管421的出口位于排料转盘430的下方位置,所述导草管421的管口位置设置有草料压头422,所处草料压头422用于实施对导草管421内的稻草向下挤压;在实施对稻草均匀排布在排料转盘430上之前,排料带420首先定量导出至导草管421内,定量的稻草在草料压头422的挤压力下,使得稻草导出至排料转盘430上,以实现对稻草位于排料转盘430上的均布。具体地,所述导草管421的管腔内设置有草料导头423,所述草料导头423沿着导草管421的管腔的移动且实施对稻草的牵引,并且将稻草牵引至草料压头422的下方位置;在实施对导草管421内的稻草水平导出至草料压头422的下方位置时,草料导头423沿着导草管42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实施对稻草的水平牵引,使得稻草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压榨设备(200),所述围合压榨设备(200)上设置有布袋导送设备(300),所述布袋导送设备(300)用于将布袋导出至围合压榨设备(200)内,使得布袋沿着围合压榨设备(200)的竖直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压榨设备(200),所述围合压榨设备(200)上设置有布袋导送设备(300),所述布袋导送设备(300)用于将布袋导出至围合压榨设备(200)内,使得布袋沿着围合压榨设备(200)的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导送设备(300)包括设置在过滤布袋(310),所述过滤布袋(310)的上端设置有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机构用于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撑口操作,所述撑口机构用于将撑开的过滤布袋(310)导出至打窝设备(500)的出口位置,所述撑口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撑开机构呈现间断式上下移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机构包括设置在过滤布袋(310)上端袋口位置的撑口钢环(320),所述撑口钢环(320)的环芯竖直布置且构成物料的进料口,所述过滤布袋(31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撑口钢丝(330),所述过滤布袋(310)与撑口钢丝(330)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撑口钢丝(330)穿过撑口钢环(320)且向上延伸,所述撑口钢丝(330)的上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升降机构驱动撑口钢丝(330)呈现间断式移动状态,且实施对过滤布袋(310)的逐步展开;
所述撑口钢丝(330)伸出撑口钢环(32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扶持轮(331、332),所述第一、第二扶持轮(331、332)轮心水平布置且二者之间构成夹持撑口钢丝(330)的夹口,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撑口钢丝(330)的一端连接的升降圈(333),所述升降圈(333)与撑口钢环(320)同心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圈(333)外壁竖直滑动设置在升降轨道(334)上,所述升降轨道(334)上设置有阻尼辊(335),所述阻尼辊(335)沿着升降轨道(334)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阻尼辊(335)与升降圈(333)外壁抵靠;
所述阻尼辊(335)的辊芯水平且两端转动式设置在辊架上,所述辊架与升降轨道(334)之间设置有弹簧(3351),所述弹簧(3351)水平布置,所述阻尼辊(335)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升降圈(333)的外壁设置有卡接辊(3331),所述卡接辊(3331)与阻尼辊(335)的辊身抵靠或分离;
所述升降圈(333)上设置有升降齿杆(3332),所述升降齿杆(3332)竖直,所述升降齿杆(3332)与升降齿轮(3333)啮合,所述升降齿轮(3333)与电机(333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布袋(310)的下端设置有收紧绳(340),所述收紧绳(340)沿着过滤布袋(310)的下端周向穿设,所述收紧绳(340)的一端与收紧装置连接,所述收紧装置实施对收紧绳(340)的收紧动作,以实施对过滤布袋(210)下端的松开及系紧操作;
所述收紧绳(340)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沿着过滤布袋(310)的下端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挂钩的一端通过滑杆水平滑动设置在收紧环上,所述滑杆伸出收紧环的一端套设有收紧弹簧,所述收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杆端及收紧环抵靠;
所述收紧绳(340)的一端卷绕在收紧辊(341)上,所述收紧绳(340)的另一端设置在收紧机架(342)上,所述收紧辊(341)转动式设置在收紧机架(342)上,所述收紧辊(341)的一端中心设置有收紧齿轮(342),所述收紧齿轮(342)的一端与收紧电机(34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辊(341)的一端同心设置有棘齿轮(344),所述收紧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光圣褚诗菊查孝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光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