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刀柄及采用其的高速数控铰珩机床及高精度孔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29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浮动刀柄,包括一端与珩磨设备的主轴刚性连接的刀柄尾座,以及与刀柄尾座的另一端刚性连接的刀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刀柄外壳和刀柄尾座内部之间的浮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浮动刀柄通过机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了XY方向、轴向角度的浮动且保证了扭矩的可靠传递。本浮动刀柄设计巧妙利用了十字交叉滚柱与刀柄中间体之间的间隙配合,实现了XY方向、轴向角度上的浮动功能,解决了主轴与刀具之间刚性连接而带来的同轴度误差及垂直度误差大问题,而且该结构的浮动刀柄可通过调整压紧弹簧的压缩量而调节浮动量,适合浮动珩磨加工的范围更加广泛,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刀柄及采用其的高速数控铰珩机床及高精度孔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动刀柄及采用其的高速数控铰珩机床及高精度孔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对产品的加工要求不断地提高,其中汽车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类产品的中心孔,液压气动阀体类活塞孔,对其粗糙度、尺寸的加工要求非常高,因此都需要进行珩磨处理,既能保证尺寸精度和粗糙度,又能保证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常规的珩磨设备在加工时无法满足如此高精度要求,分析后原因如下:(1)珩磨机的主轴与刀具之间是刚性连接,但主轴与刀具之间存在同轴度误差及垂直度误差,在加工时导致孔的垂直度和同轴度误差较大;(2)工件与工装夹具之间也是刚性连接,但工装夹具与工件之间存在同轴度、平行度误差,在加工时导致孔的圆度和同轴度误差较大。专利技术人检索发现,CN106466803A公开了一种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万向节容易出现大摆动,不能提供垂向小角度的摆动和可调节的浮动力,在工件内孔略有倾斜时不能主动适应,会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浮动刀柄,包括一端与珩磨设备的主轴刚性连接的刀柄尾座,以及与刀柄尾座的另一端刚性连接的刀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刀柄外壳和刀柄尾座内部之间的浮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刀柄,包括一端与珩磨设备的主轴刚性连接的刀柄尾座,以及与刀柄尾座的另一端刚性连接的刀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刀柄外壳和刀柄尾座内部之间的浮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包括上中间体、下中间体、纵向滑动滚柱、纵向限位滚柱、横向滑动滚柱以及横向限位滚柱;
所述下中间体包括下中间体本体、由下中间体本体下端面垂直向下延伸出的下连接端、由下中间体本体上端面向上延伸出的上连接端以及设置于下中间体本体上端面上位于所述上连接端两对侧的伸出键一,所述下中间体本体上端面上位于两伸出键一之间设有第一沟槽;
所述上中间体包括中间开设有安装槽孔的上中间体本体、设置于上中间体本体上端面边缘且位于安装槽孔两对侧的伸出键二,以及设置于上中间体本体下端面边缘的一对键槽,且两键槽与伸出键二的方向互相垂直,所述下中间体本体的上端面上位于两伸出键二之间设有第二沟槽;
所述上中间体本体套设在下中间体本体的上连接端,所述上中间体的键槽和下中间体上的伸出键一间隙配合,所述伸出键一和上连接端之间的第一沟槽间隙内设置有横向滑动滚柱且键槽和伸出键一两侧第一沟槽间隙分别设有横向限位滚柱;
所述上中间体本体的上端面的伸出键二和下中间体的上连接端之间的第二沟槽间隙内设置有纵向滑动滚柱且伸出键二两侧的第二沟槽内分别设有纵向限位滚柱;所述刀柄尾座的沟槽下端面与纵向滑动滚柱的上表面贴合,同时与所述纵向限位滚柱的顶端面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刀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于刀柄尾座内的调节螺栓、弹簧和钢球,所述调节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清黄彬王翠玲陈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