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及其夹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27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及夹持方法,夹具包括:夹具底座,所述夹具底座限定有夹持加工面;自定心机构,所述自定心机构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并能够与飞轮壳的凹腔内壁相抵紧;至少三个固定支撑,各个所述固定支撑设置于所述夹持加工面并呈三角状分布于所述自定心机构的外围,且各个所述固定支撑的一同向端部均能与所述凹腔的底面相抵接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夹具底座上设置自定心机构及至少三个固定支撑,在加工飞轮壳的过程中,自定心机构与飞轮壳的凹腔内壁相抵紧定心,各个固定支撑的一同向端部均与飞轮壳的凹腔底面相抵接定位,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因飞轮壳毛坯的凹腔深度不稳定而影响加工,具有较好的加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及其夹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轮壳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及其夹持方法。
技术介绍
飞轮壳是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之一,发动机飞轮壳位于机体和变速箱之间,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的外部并与发动机本体和变速箱固定连接,飞轮腔室用于罩盖飞轮,起到连接机体、防护和载体的作用。现有飞轮壳在加工时易受到飞轮壳毛坯的凹腔深度不稳定的影响而导致其被加工掉的余量不稳定,导致飞轮壳报废较多,会增加后期筛除残次品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该夹具能够避免干涉刀具动作的同时也能够避免飞轮壳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变形、发震等状况,具有较好的加工稳定性及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包括:夹具底座,所述夹具底座限定有夹持加工面;自定心机构,所述自定心机构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并能够与飞轮壳的凹腔内壁相抵紧;至少三个固定支撑,各个所述固定支撑设置于所述夹持加工面并呈三角状分布于所述自定心机构的外围,且各个所述固定支撑的一同向端部均能与所述凹腔的底面相抵接定位。优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一压紧油缸及第一压板件,所述第一压紧油缸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所述第一压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紧油缸远离所述夹持加工面的一侧;驱动所述第一压紧油缸,所述第一压板件关于所述第一压紧油缸转动,所述第一压板件远离所述第一压紧油缸的一端翻转至与所述固定支撑的端部相正对,以基于所述第一压板件与所述固定支撑的压接配合压紧位于所述固定支撑端部的飞轮壳。优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第二压紧机构,所述第二压紧机构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并与一个所述固定支撑相邻设置。优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角向定位机构,所述角向定位机构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件远离所述第一压紧油缸的一端装设有第一压接杆,所述第一压接杆与所述固定支撑压接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压紧油缸、第二压板件及液压支撑,所述第二压紧油缸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所述第二压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紧油缸远离所述夹持加工面的一侧,所述液压支撑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驱动所述第二压紧油缸,所述第二压板件关于所述第二压紧油缸转动,所述第二压板件远离所述第二压紧油缸的一端翻转至与所述液压支撑相正对,以基于所述第二压板件与所述液压支撑的压接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液压支撑端部的飞轮壳。优选地,所述角向定位机构包括:角向顶紧油缸与角向定位块,所述角向顶紧油缸与所述角向定位块相平行且间隔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所述角向定位块装设有角向定位支撑,所述角向顶紧油缸形成有与所述角向定位支撑相正对的顶紧部,所述角向顶紧油缸能够带动所述顶紧部朝向所述角向定位支撑移动以顶紧位于所述角向定位支撑与所述顶紧部之间的飞轮壳。优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多个液压辅助支撑,各个所述液压辅助支撑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并环绕所述自定心机构分布,且各个所述液压辅助支撑远离所述夹持加工面的一侧均形成有支撑部。一种夹具的夹持方法,所述夹具至少包括:夹具底座、自定心机构、第二压板件、至少三个固定支撑、角向定位机构与至少三个第一压板件,所述自定心机构、所述第二压板件、各个所述固定支撑及各个所述第一压板件均设于所述夹具底座的夹具加工面;所述夹持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各个所述固定支撑的端部均与飞轮壳的凹腔底面相抵接定位;步骤二、将所述自定心机构与所述凹腔内壁相抵紧,进行自定心;步骤三、操控所述角向定位机构对所述飞轮壳的定角向区进行顶紧定位;步骤四、操控各个所述第一压板件同时压紧所述飞轮壳背向自定心机构的侧面;步骤五、操控所述第二压板件压紧所述飞轮壳的边缘;步骤六、操控靠近所述第二压板件的所述第一压板件脱离所述飞轮壳背向自定心机构的侧面。优选地,所述夹具还包括:液压支撑与多个液压辅助支撑,所述液压支撑与各个所述液压辅助支撑均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所述步骤四与所述步骤五之间还包括:操控各个所述液压辅助支撑动作,直至各个所述液压辅助支撑均抵紧于所述飞轮壳的侧面边缘,同时,操控所述液压支撑动作,直至所述液压支撑与所述飞轮壳的侧面边缘相抵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是在夹具底座上设置自定心机构及至少三个固定支撑,具体的,在对飞轮壳加工的过程中,自定心机构与飞轮壳的凹腔内壁相抵紧定心,各个固定支撑的一同向端部均与飞轮壳的凹腔底面相抵接定位,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因飞轮壳毛坯的凹腔深度不稳定而影响加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效保证了飞轮壳加工的成品率,也能够有效减少后期筛除残次品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与飞轮壳相夹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飞轮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飞轮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第一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第二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夹具局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00、夹具;10、夹具底座;11、夹持加工面;20、自定心机构;30、第一压紧机构;31、第一压紧油缸;311、活塞杆;312、铰接部;32、第一压板件;321、第一压接杆;33、固定支撑;40、第二压紧机构;41、第二压紧油缸;42、第二压板件;421、第二压接杆;43、液压支撑;431、第一支撑杆;50、角向定位机构;51、角向顶紧油缸;511、顶紧部;52、角向定位块;53、角向定位支撑;60、转接板;70、液压辅助支撑;71、支撑部;200、飞轮壳;201、凹腔;202、定角向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加工飞轮壳200用的夹具100,该夹具100能够夹紧飞轮壳200,可避免飞轮壳200在加工过程中因其凹腔201深度不稳定而导致被加工掉的余量不稳定,具有较好的加工稳定性。该夹具100至少包括有:夹具底座10、自定心机构20、第二压紧机构40及至少三个第一压紧机构30。具体地,夹具底座10上限定有夹持加工面11,自定心机构20、第二压紧机构40以及各个第一压紧机构30均固定装设在夹持加工面11上,自定心机构20能够与飞轮壳200的凹腔201内壁相抵紧定心,各个第一压紧机构30呈三角状分布在自定心机构20外围,并且第二压紧机构40与其中一个第一压紧机构30相邻设置,如图1及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在对飞轮壳200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与第二压紧机构40相邻的第一压紧机构30会干涉刀具的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具底座(10),所述夹具底座(10)限定有夹持加工面(11);/n自定心机构(20),所述自定心机构(20)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并能够与飞轮壳(200)的凹腔(201)内壁相抵紧;/n至少三个固定支撑(33),各个所述固定支撑(33)设置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并呈三角状分布于所述自定心机构(20)的外围,且各个所述固定支撑(33)的一同向端部均能与所述凹腔(201)的底面相抵接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飞轮壳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底座(10),所述夹具底座(10)限定有夹持加工面(11);
自定心机构(20),所述自定心机构(20)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并能够与飞轮壳(200)的凹腔(201)内壁相抵紧;
至少三个固定支撑(33),各个所述固定支撑(33)设置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并呈三角状分布于所述自定心机构(20)的外围,且各个所述固定支撑(33)的一同向端部均能与所述凹腔(201)的底面相抵接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100)还包括:第一压紧油缸(31)及第一压板件(32),所述第一压紧油缸(31)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所述第一压板件(3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紧油缸(31)远离所述夹持加工面(11)的一侧;驱动所述第一压紧油缸(31),所述第一压板件(32)关于所述第一压紧油缸(31)转动,所述第一压板件(32)远离所述第一压紧油缸(31)的一端翻转至与所述固定支撑(33)的端部相正对,以基于所述第一压板件(32)与所述固定支撑(33)的压接配合压紧位于所述固定支撑(33)端部的飞轮壳(2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100)还包括:第二压紧机构(40),所述第二压紧机构(40)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并与一个所述固定支撑(33)相邻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100)还包括:角向定位机构(50),所述角向定位机构(50)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件(32)远离所述第一压紧油缸(31)的一端装设有第一压接杆(321),所述第一压接杆(321)与所述固定支撑(33)压接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机构(40)包括:第二压紧油缸(41)、第二压板件(42)及液压支撑(43),所述第二压紧油缸(41)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所述第二压板件(4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紧油缸(41)远离所述夹持加工面(11)的一侧,所述液压支撑(43)固定装设于所述夹持加工面(11);驱动所述第二压紧油缸(41),所述第二压板件(42)关于所述第二压紧油缸(41)转动,所述第二压板件(42)远离所述第二压紧油缸(41)的一端翻转至与所述液压支撑(43)相正对,以基于所述第二压板件(42)与所述液压支撑(43)的压接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液压支撑(43)端部的飞轮壳(2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俞华锋阮在祥马玉松范星徐梦婷刘岚泽杨龙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