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和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82824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和结构,其中,R角缩小方法首先在圆角铁皮和成品矩形管上打磨焊接点;然后将圆角铁皮紧贴成品矩形管的相邻两个侧面,圆角铁皮在成品矩形管的R角外表面形成R1角过渡;再将圆角铁皮与成品矩形管在焊接点焊接,并设置过渡层;将成品矩形管所有R角都缩小为R1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和结构,通过在成品矩形管的R角外侧焊接固定圆角铁皮,将R角缩小为R1角,解决空间网格结构采用不同壁厚成品矩形管时的R角不统一问题,施工速度快,仅在R处进行缩小处理并设置过渡层,外观效果整体一致,耐久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和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和结构。
技术介绍
当建筑空间网格结构矩形杆件截面尺寸偏小时,由于其壁厚较薄,采用四块钢板焊接制作矩形杆件变形大,难以控制,且焊接形成的四条焊缝会对空间结构外观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当杆件为弯扭构件时越为突出,这对视觉效果有严格要求的建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采用钢制成品矩形管替代焊接箱型管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成品矩形管壁厚越大,R角越大,当因受力需要,空间网格结构采用不同壁厚成品矩形管时,R角不统一。为实现建筑外观的一致性,需要对成品矩形管的大R角进行缩小处理。通常R角可采用原子灰进行处理,但此方法工效低、成型效果差,耐久性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和结构,以解决空间网格结构采用不同壁厚成品矩形管时的R角不统一的技术问题,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外观效果一致,耐久性好的优点。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圆角铁皮,在所述圆角铁皮和成品矩形管上打磨焊接点;S2,所述圆角铁皮紧贴所述成品矩形管的相邻两个侧面,所述圆角铁皮在所述成品矩形管的R角外表面形成R1角过渡;S3,将所述圆角铁皮与所述成品矩形管在所述焊接点进行焊接;S4,对所述圆角铁皮的边缘与所述成品矩形管的外表面之间设置过渡层;S5,重复步骤S1-S4,将所述成品矩形管所有R角都缩小为R1角。可选地,步骤S2中,所述圆角铁皮的内表面与所述成品矩形管的所述R角的外表面之间先设置支撑件以支撑所述圆角铁皮形成R1角,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成品矩形管的长轴方向设置。可选地,步骤S4还包括对过渡层进行打磨和除锈的步骤。可选地,步骤S4还包括补漆的步骤,对打磨和除锈处理后的所述过渡层、所述圆角铁皮和所述成品矩形管进行补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根据所述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所述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包括:圆角铁皮,两端紧贴在成品矩形管的相邻的两个侧面;所述圆角铁皮在所述成品矩形管的R角的外表面形成R1角过渡,且R1小于R;过渡层,设于所述圆角铁皮的边缘与所述成品矩形管的外表面之间。可选地,所述圆角铁皮在所述R1角内表面和所述R角外表面之间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成品矩形管的长轴方向设置。可选地,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关于所述R1角所在圆弧的中分线呈对称分布。可选地,所述过渡层为原子灰和/或钢制修补剂。可选地,所述圆角铁皮与所述成品矩形管之间焊接固定。可选地,所述过渡层和所述圆角铁皮的外表面均涂覆有油漆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通过在成品矩形管的R角外侧焊接固定圆角铁皮,将R角缩小为R1角,解决空间网格结构采用不同壁厚成品矩形管时的R角不统一问题,施工速度快,仅在R处进行缩小处理并设置过渡层,外观效果整体一致,耐久性好。本专利技术的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通过在成品矩形管的R角外侧焊接固定圆角铁皮,将R角缩小为R1角,解决空间网格结构采用不同壁厚成品矩形管时的R角不统一问题,施工速度快,并在圆角铁皮与成品矩形管之间设置过渡层,不改变成品矩形管的外观,且耐久性好。附图说明图1-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的实施过程示意图;图4是图2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中在圆角铁皮上设置焊接点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中圆角铁皮与成品矩形管焊接后的焊接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中设置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中设置多个不同直径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结构中的支撑件在成品矩形管的四个R1角内的设置示意图。图中:100.成品矩形管;1.圆角铁皮;11.焊接点;2.过渡层;3.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针对在一个空间网格结构中不同壁厚的成品矩形管具有不同R角的问题,以其中的最小R1角为基准,将所有成品矩形管的R角都缩小为R1角,增加成型效果和耐久性。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圆角铁皮1,在圆角铁皮1和成品矩形管100上打磨焊接点;如图5,在圆角铁皮1的沿成品矩形管100的长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焊接点11。本实施例中以成品矩形管的原R角半径为参数设定圆角铁皮1的宽度,圆角铁皮1的厚度不超过1mm,本实施例选取0.8mm左右。多个焊接点11之间均匀分布于圆角铁皮1的朝向宽度的两端的待焊接表面,相邻两个焊接点11之间的间距优选20cm,两端对称设置。S2,圆角铁皮1紧贴成品矩形管100的相邻两个侧面,圆角铁皮1在成品矩形管100的R角外表面形成R1角过渡;如图1所示,圆角铁皮1的宽度的两端的长度均超过R角的两端过渡段,圆角铁皮1紧贴于成品矩形管100的R角两侧的侧面设置,并形成R1角的圆角过渡。如图4,R1小于R2,以实现缩小R角的目的。S3,将圆角铁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准备圆角铁皮(1),在所述圆角铁皮(1)和成品矩形管(100)上打磨焊接点(11);/nS2,所述圆角铁皮(1)紧贴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相邻两个侧面,所述圆角铁皮(1)在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R角外表面形成R1角过渡;/nS3,将所述圆角铁皮(1)与所述成品矩形管(100)在所述焊接点(11)进行焊接;/nS4,对所述圆角铁皮(1)的边缘与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过渡层(2);/nS5,重复步骤S1-S4,将所述成品矩形管(100)所有R角都缩小为R1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圆角铁皮(1),在所述圆角铁皮(1)和成品矩形管(100)上打磨焊接点(11);
S2,所述圆角铁皮(1)紧贴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相邻两个侧面,所述圆角铁皮(1)在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R角外表面形成R1角过渡;
S3,将所述圆角铁皮(1)与所述成品矩形管(100)在所述焊接点(11)进行焊接;
S4,对所述圆角铁皮(1)的边缘与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过渡层(2);
S5,重复步骤S1-S4,将所述成品矩形管(100)所有R角都缩小为R1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圆角铁皮(1)的内表面与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所述R角的外表面之间先设置支撑件(3)以支撑所述圆角铁皮(1)形成R1角,所述支撑件(3)沿所述成品矩形管(100)的长轴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对过渡层(2)和所述圆角铁皮(1)进行打磨和除锈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品矩形管的R角缩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补漆的步骤,对打磨和除锈处理后的所述过渡层(2)、所述圆角铁皮(1)和所述成品矩形管(100)进行补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斯何俊霆文宇豪胡鹏旭高翔包坤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