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22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刀柄和碳棒,所述碳棒安装在所述刀柄上,所述芯轴内设有自动更换装置,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夹持有所述刀柄,所述芯轴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安装有打刀缸,所述打刀缸用于驱动所述自动更换装置释放所述刀柄。更换碳棒的过程中,不需人工更换,提供了更换的效率,缩短了更换的时间,同时,由于更换速度快,所以,选择适当长度的碳棒,避免过长的碳棒影响机床加工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加工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方法,尤其是它在模具制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放电装置头部安装有导电的碳棒,在加工过程中,碳棒损耗较快,碳棒损耗到一定程度,即需要更换碳棒。现有技术中,碳棒损耗后,需要人工更换,花费时间长,更换效率低,进而降低了加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刀柄和碳棒,所述碳棒安装在所述刀柄上,所述芯轴内设有自动更换装置,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夹持有所述刀柄,所述芯轴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安装有打刀缸,所述打刀缸用于驱动所述自动更换装置释放所述刀柄。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作液输送装置,所述工作液输送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穿过所述打刀缸并伸入所述自动更换装置中,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刀柄和碳棒中间设有贯通的工作液通道,所述导管与所述工作液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包括拉爪、拉杆、弹簧和松刀盘,所述拉爪一端夹持所述刀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松刀盘,所述松刀盘外侧设有所述打刀缸,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拉杆与芯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打刀缸设有打刀缸通道,所述松刀盘设有松刀盘通道,所述拉杆中间设有第一工作液通道,导管穿过所述打刀缸通道和松刀盘通道伸入所述第一工作液通道中,所述导管端部与所述第一工作液通道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刀柄具有接引管,所述接引管与所述刀柄同轴设置,一端固定在所述刀柄内部,另一端伸入拉钉内,所述接引管与所述拉钉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拉钉设有内螺纹,所述拉杆设有与所述拉钉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拉钉内具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具有第二工作液通道,所述拉钉具有第三工作液通道,所述接引管具有第四工作液通道所述刀柄具有第五工作液通道,所述碳棒具有第六工作液通道,第一工作液通道、第二工作液通道、第三工作液通道、第四工作液通道、第五工作液通道和第六工作液通道依次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于所述芯轴外侧,并与所述芯轴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导电涂层。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所述芯轴之间设有绝缘环,所述拉杆靠近打刀缸的一端设有绝缘涂层。进一步地,还包括碳棒库,所述碳棒库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刀柄,所述刀柄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碳棒库所在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液通道内设有防腐蚀涂层。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通过自动更换装置实现自动更换碳棒,换碳棒的过程中,打刀缸动作,活塞推动拉杆,拉爪释放旧碳棒的刀柄,同时拉杆将旧碳棒的刀柄顶出,然后,电加工装置移动至新碳棒的刀柄处,打刀缸反向动作,活塞回退,拉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打刀缸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拉钉移动,拉钉撑开拉爪,使拉爪抓住新碳棒的刀柄,完成更换碳棒动作。更换碳棒的过程中,不需人工更换,提供了更换的效率,缩短了更换的时间,同时,由于更换速度快,所以,选择适当长度的碳棒,避免过长的碳棒影响机床加工行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自动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刀柄和自动更换装置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刀柄与芯轴连接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工作示意图。图中:1、碳棒;2、夹头;3、刀柄(3);4、自动更换装置;5、芯轴;51、绝缘环;6、打刀缸;7、工作液输送装置;71、导管;8、碳棒库;9、拉爪;91、拉钉;92、紧固螺栓;10;拉杆;101、第一工作液通道;11、弹簧;12、松刀盘;13、供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5、刀柄3、夹头2和碳棒1,所述碳棒1通过所述夹头2安装在所述刀柄3上,所述芯轴5内设有自动更换装置4,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一端夹持所述刀柄3,所述芯轴5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安装有打刀缸6,所述打刀缸6用于驱动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释放所述刀柄3。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包括拉爪9、拉杆10、弹簧11和松刀盘12,所述拉爪9一端夹持所述刀柄3,另一端与所述拉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10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松刀盘12,所述松刀盘12外侧设有所述打刀缸6,所述弹簧11设于所述拉杆10与芯轴5之间且与所述拉杆11同轴。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通过自动更换装置实现自动更换碳棒,换碳棒的过程中,打刀缸动作,活塞推动拉杆,拉杆向刀柄方向运动,并压缩弹簧,拉爪释放旧碳棒的刀柄,同时拉杆将旧碳棒的刀柄顶出,然后,电加工装置移动至新碳棒的刀柄处,打刀缸反向动作,活塞回退,拉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打刀缸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拉钉移动,拉钉撑开拉爪,使拉爪抓住新碳棒的刀柄,完成更换碳棒动作。更换碳棒的过程中,不需人工更换,提供了更换的效率,缩短了更换的时间。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更换速度慢,对加工效率影响非常大,为了减少对加工速度的影响,通常会选择较长的碳棒,增加单个碳棒的使用时间,但较长的碳棒,会影响机床的加工行程。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大大提升了更换碳棒的速度,所以,碳棒的尺寸可以有更适当的选择范围,避免过长的碳棒影响机床加工行程。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作液输送装置7,所述工作液输送装置7包括导管71,所述导管71穿过所述打刀缸6并伸入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中,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刀柄3和碳棒1中间设有贯通的工作液通道,所述导管71与所述工作液通道连通。所述工作液通道内设有防腐蚀涂层。本实施例中的防腐蚀涂层采用环氧型、改进环氧型、环氧酚醛型或尼龙等系列的涂层,可以防止工作液对部件的腐蚀。所述打刀缸6设有打刀缸通道,所述松刀盘12设有松刀盘通道,所述拉杆10中间设有第一工作液通道101,导管71穿过所述打刀缸通道和松刀盘通道伸入所述第一工作液通道101中,所述导管71端部与所述第一工作液通道10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5)、刀柄(3)和碳棒(1),所述碳棒(1)安装在所述刀柄(3)上,所述芯轴(5)内设有自动更换装置(4),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夹持有所述刀柄(3),所述芯轴(5)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安装有打刀缸(6),所述打刀缸(6)用于驱动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释放所述刀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芯轴(5)、刀柄(3)和碳棒(1),所述碳棒(1)安装在所述刀柄(3)上,所述芯轴(5)内设有自动更换装置(4),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夹持有所述刀柄(3),所述芯轴(5)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安装有打刀缸(6),所述打刀缸(6)用于驱动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释放所述刀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液输送装置(7),所述工作液输送装置(7)包括导管(71),所述导管(71)穿过所述打刀缸(6)并伸入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中,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刀柄(3)和碳棒(1)中间设有贯通的工作液通道,所述导管(71)与所述工作液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更换装置(4)包括拉爪(9)、拉杆(10)、弹簧(11)和松刀盘(12),所述拉爪(9)一端夹持所述刀柄(3),另一端与所述拉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10)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松刀盘(12),所述松刀盘(12)外侧设有所述打刀缸(6),所述弹簧(11)设于所述拉杆(10)与芯轴(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刀缸(6)设有打刀缸通道,所述松刀盘(12)设有松刀盘通道,所述拉杆(10)中间设有第一工作液通道(101),导管(71)穿过所述打刀缸通道和松刀盘通道伸入所述第一工作液通道(101)中,所述导管(71)端部与所述第一工作液通道(10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换碳棒的通用式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3)具有接引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翠娟刘立新杜长林张海波孙宏伟李亚鹏邓鑫张国帅郑哲君张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