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机构及杯盖和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89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9
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第一部件受力后发生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转动。第三部件设置于第一装配槽内,与第二部件装配,能相对于第二部件转动,且与第一部件相对静止。密封件装配于第三部件上,并与第一部件相接触。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应用于杯盖,当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转动时,使杯盖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液体不会漏出,且能实现顺畅转动,两个部件也不会发生干涉。采用此种转动机构的饮水杯在实施固液分离更为便利,体验感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机构及杯盖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施转动的机构,以及使用该种转动机构的杯盖,以及在杯子制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茶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泡茶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和茶的制作等各方面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而导致茶水滋味偏苦涩,且香气散失,而无法真正闻到茶的清香和品尝到茶的醇韵,因此,茶水分离便是饮茶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为了便于携带和及时饮用,人们较多地使用茶水分离杯,在杯中放置一个过滤容器,先将茶叶置入容器内,当加入热水的时候,水与茶须臾接触,提取茶叶中的成分。饮用时将茶叶与茶水分离,比如:直接将过滤容器从杯中取出,或在重力作用下茶水从容器外周的通孔流出,而与茶叶分离。CN209136081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泡茶杯,由外管和内管压合而成,内管的下部压制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过滤网片与固定套筒紧固连接,固定套筒中穿插有一顶杆,顶杆上且处于固定套筒的下端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小于固定套筒下部的内径且与固定套筒间隙配合,环形凸台之上套装有弹簧。顶杆的上端设有螺纹,该顶杆穿过固定套筒和密封片通过螺帽紧固连接。杯体的上端与螺纹口配合连接有顶盖,下端与螺纹口配合连接有底盖。使用时,逆时针转动底座,顶升轴会随顶升螺母上升从而带动密封开启。顺时针转动底座,顶升轴随顶升螺母下降,密封片随之关闭。当底座相对于杯盖本体旋转时,如果转动顺畅,则无法设置密封件,导致密封效果差,容易漏水。如果设置密封件,能够提高密封性能,那么能够克服漏水的问题,但是这个部件相对运动时发生干涉,转动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在两个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且能在360°范围顺畅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盖,其具有良好的密封特性,且其上两个部件发生转动时,能在360°范围顺畅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杯,具有密封特性良好,且能在360°范围顺畅转动,提高用户实施茶水分离过程中的体验感。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部件,其受力后发生转动;第二部件,其相对于第一部件转动,包括第一装配槽;第三部件,其设置于第一装配槽内,与第二部件装配,相对于第二部件转动,相对于第一部件静止;密封件,其装配于第三部件上,并与第一部件相接触。为便于转动的实施,并提高密封效果,第三部件呈环形,其内径小于第二部件的外径。另一种第三部件,其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沿第三部件的轴向,第二面和第四面分别位于轴向的上方和下方,第一面和第三面沿第三部件的径向分布,且第一面至第三部件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面至第三部件轴线的距离。为便于转动的实施,并提高密封效果,在第一面上设置第一臂,第二面上设置第二臂,第四面上设置第三臂,第一臂、第二臂和第三臂分别与第一装配槽接触,且接触的位置不重叠。为便于转动的实施,并提高密封效果,还在第三面上设置第二装配槽,槽体的形状与密封件的外形相协调,以使第二装配槽适应密封件,使密封件置放于槽体内。将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应用于杯盖中,能使杯盖利于实施茶水分离的目的。比如:将第二部件作为杯盖的一部分装配于杯体的杯口处。在制作饮水杯,如:茶水分离杯时,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杯盖,更便于实施固液分离,且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其上两个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液体不会漏出,且转动顺畅,两个部件也不会发生干涉。采用此种转动机构的饮水杯在实施固液分离更为便利,体验感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机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中第三部件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应用于杯盖与杯体装配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机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第三部件300和第四部件400。第一部件100在收到外力后发生相对于第二部件200的转动,第三部件300相对于第二部件200转动,相对于第一部件100静止。本实例中,第二部件200包括第一装配槽210,第三部件300与第一装配槽210装配。密封件400由橡胶和聚酯等制成,与第一部件100过盈配合,以使第三部件300与第一部件100保持相对静止。为便于转动的实施,并提高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三部件300呈环形,其内径小于第二部件200的外径。为便于装配,可通过锋利的切屑工具沿轴向形成2面平整(比如:表面粗糙度Ra小于0.1)且合缝的切断面。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中第三部件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三部件300包括第一面310、第二面320、第三面330和第四面340,沿第三部件300的轴向,第二面320和第四面340分别位于轴向的上方和下方,第一面310和第三面330沿第三部件300的径向分布,且第一面310至第三部件300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面330至第三部件300轴线的距离。在第一面310上设置第一臂311,第二面320上设置第二臂321,第四面340上设置第三臂341。沿第二部件200轴向,第二臂321和第四臂341分别与槽体的上下两侧接触,第三臂341与槽底接触。在第三面330上还设置第二装配槽331,槽体的形状与密封件400的外形相协调,以使第二装配槽331适应密封件400,使密封件400置放于槽体内。具体的,当密封件截面的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则第二装配槽331必然包括具有弧形的槽体,以使使密封件400置放于槽体内。当密封件截面的外形呈多边形,则第二装配槽331必然包括具有多边形的槽体,以使使密封件400置放于槽体内。将本实施例的转动机构应用于杯盖中,比如:将第二部件200作为杯盖的一部分装配于杯体的杯口处,转动第一部件100时,其就能与第二部件200发生相对移动,同时驱动螺杆500而转动,以实施固(如:茶叶)液(如:水或茶水)分离。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机构应用于杯盖与杯体装配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随着第一部件10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动方向由螺杆500的螺纹决定),驱动螺杆500转动并推动顶杆600对动杆700施加作用力,而使得固定在动杆700上的密封机构800发生位移,使得水向下流动,实现固液分离。反相转动第一部件100,施加在动杆700上的作用力撤除,密封机构800复位实施密闭,水不再流动,就能继续加入液体,比如:泡茶。在此期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部件,其受力后发生转动;/n第二部件,其相对于所述的第一部件转动,包括第一装配槽;/n第三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装配槽内,与所述的第二部件装配,相对于所述的第二部件转动,相对于所述的第一部件静止;/n密封件,其装配于所述的第三部件上,并与所述的第一部件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其受力后发生转动;
第二部件,其相对于所述的第一部件转动,包括第一装配槽;
第三部件,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装配槽内,与所述的第二部件装配,相对于所述的第二部件转动,相对于所述的第一部件静止;
密封件,其装配于所述的第三部件上,并与所述的第一部件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部件呈环形,其内径小于第二部件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部件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沿所述第三部件的轴向,所述的第二面和所述的第四面分别位于轴向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第一面和所述的第三面沿所述第三部件的径向分布,且所述的第一面至所述的第三部件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三面至第三部件轴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水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