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86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筒体,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转轴,加工筒体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转轴上设有多块输料板,输料板前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壁,输料板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隔腔;对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的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进行加料;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的下输料板与出料口的下壁对接并开启出料口进行出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其营养价值高,长于滋养补益,可延年益寿。目前,花生炒制、油炸、水煮加工是其常用的加工方式。在花生的油炸和水煮加工过程中,如何在高温介质过程中保持花生加工受热均匀性,以实现高品质的花生成品,并且在花生加工出料过程中高效率地实现花生与加热介质的分离,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包括加工筒体,加工筒体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轴,加工筒体的左上侧和右下侧分别开设有沿腔室轴向均匀延伸且水平布置的进料口、出料口,转轴上周向间隔布置有多块输料板,输料板远离转轴的一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壁,输料板在转轴的轴向上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隔腔;控制机构于加工装置连接,其具体用于:对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的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进行加料;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的下输料板与出料口的下壁对接并开启出料口进行出料。优选地,输料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流孔。优选地,输料板靠近加工筒体的一端沿转轴的转动方向向前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前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侧壁。优选地,输料板上开设若干平行布置的导料槽,导料槽具有适配花生滑动的内壁,且导流孔均匀布置在导料槽的槽底。优选地,导料槽的槽壁厚度均匀且小于输料板的厚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相邻两输料板形成的第一隔腔,使花生在加工以及沥干出料的过程中始终位于同一第一隔腔内,一次可以全部打捞完成,有效提高了打捞效率和打捞效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多块输料板和加工筒体的配合使花生在第一隔腔内经预热后再进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提高花生在加工程序前的温度,降低加工介质的耗用量,且加工后的花生可随第一隔腔的转动而转动经沥干之后再由出料口自动出料,极大地提高了沥干效果。通过多块输料板的设置可形成多个第一隔腔,通过预设的转动程序控制转轴转动,可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有效提高了加工过程的连续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工作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筒体1,加工筒体1的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轴2,加工筒体1的左上侧和右下侧分别开设有沿腔室轴向均匀延伸且水平布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在转轴2上周向间隔布置多块输料板3,输料板3远离转轴2的一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1的内壁,输料板3在转轴2的轴向上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1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3之间形成第一隔腔;控制机构于加工装置连接,其具体用于:向加工筒体1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定量的加工介质(水或油),并加热至预设温度;驱动转轴2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输入花生至第一隔腔内预热;驱动转轴2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2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驱动转轴2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的下输料板3与出料口的下壁对接并开启出料口使得加工后的花生滑出加工筒体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多块输料板3和加工筒体1的配合可使花生在第一隔腔内经预热后再进入加工介质中加工,提高花生在加工程序前的温度,且加工后的花生可随第一隔腔的转动而转动以经沥干之后再由出料口自动出料,第一隔腔内的花生一次性实现了自动出料,不需要人工多次打捞,有效提高了打捞效率和打捞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输料板沿转轴2的径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输料板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可使加工介质保持在加工筒体1底部,且可使附着在花生的加工介质回落到加工筒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输料板3靠近加工筒体1的一端沿转轴2的转动方向向前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前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1的内侧壁。通过折弯部的设置可通过花生在加工筒体1底部的翻炒或翻滚效果,从而使花生加工更加均匀,而且可加快进料或出料,避免花生堆积在进料或和出料口。在本实施例中,输料板3上开设若干平行布置的导料槽,导料槽具有适配花生滑动的内壁,且导流孔均匀布置在导料槽的槽底。导料槽的设置可使花生容纳在导料槽内,有效提高花生的打捞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导料槽的槽壁厚度均匀且小于输料板3的厚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n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筒体,加工筒体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轴,加工筒体的左上侧和右下侧分别开设有沿腔室轴向均匀延伸且水平布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在转轴上周向间隔布置多块输料板,输料板远离转轴的一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壁,输料板在转轴的轴向上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隔腔;/n控制机构于加工装置连接,其具体用于:对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的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进行加料;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的下输料板与出料口的下壁对接并开启出料口进行出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加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装置和控制机构;
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筒体,加工筒体圆柱型腔室内同轴转动布置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转轴,加工筒体的左上侧和右下侧分别开设有沿腔室轴向均匀延伸且水平布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在转轴上周向间隔布置多块输料板,输料板远离转轴的一端滑动接触加工筒体的内壁,输料板在转轴的轴向上的两侧壁靠近加工筒体的两侧内端壁,相邻两块输料板之间形成第一隔腔;
控制机构于加工装置连接,其具体用于:对加工筒体的圆柱型腔室内输入的加工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连接进料口并开启进料口进行加料;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至使第一隔腔位于转轴下方,并使得预热后的花生落入加工介质中进行加工;控制驱动转轴同向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连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