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军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82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包括:池体;第一攀爬板,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底端;晒背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攀爬板的一侧,产蛋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顶端一侧,所述产蛋箱的一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第二攀爬板,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晒背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的一侧与所述矩形孔的内腔底端一齐。该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可助于工作人员对产蛋箱内的沙土进行翻动,以便于乌龟进行产蛋,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控制隔板转动一定角度,可完成对乌龟粮的定量投喂,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具体为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
技术介绍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养殖是在我国农村大力提倡的一种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现有的乌龟养殖池功能单一,缺少了能够模拟乌龟生活的生态养殖环境,且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池内的水环境需要进行治理,其中乌龟产蛋的土壤需要经常进行翻动,以避免土壤板结不易乌龟产蛋,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缺少对龟粮的自动投喂装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乌龟养殖池功能单一,缺少了能够模拟乌龟生活的生态养殖环境,且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缺少对龟粮的自动投喂装置,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包括:池体;第一攀爬板,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底端;晒背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攀爬板的一侧,产蛋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顶端一侧,所述产蛋箱的一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第二攀爬板,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晒背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的一侧与所述矩形孔的内腔底端一齐;循环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翻土机构,设置在所述产蛋箱的内腔;出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池体的顶端一侧。优选的,所述池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底端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烤灯,且所述烤灯位于所述晒背台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循环过滤组件包括:L形管,与所述第一攀爬板的一侧过盈配合,所述L形管的外壁底端开设有进水孔;水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底端一侧;进水管,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相螺接,且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L形管的一端相螺接;过滤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腔后侧,过滤盒的底端开设有漏水孔;过滤网,放置在所述过滤盒的内腔底端;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螺接,且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攀爬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过滤盒的内腔相适配插接。优选的,所述翻土机构包括:分隔柱,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的内腔中部,所述分隔柱的前后两侧顶端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壳,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的一侧顶端;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条形壳的一侧中部;第一丝杠,通过轴承沿左右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分隔柱的内腔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第一丝杠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分隔柱的内腔内侧,且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延伸进所述条形壳的内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所述条形壳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翻土机构还包括:第二丝杠,所述产蛋箱的内腔前后两侧均沿左右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杠,且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延伸进所述条形壳的内腔;丝杠螺母,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的外壁均螺接有丝杠螺母;连接柱,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丝杠螺母的内侧;翻动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翻动柱;皮带轮,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的外壁均链连接有皮带轮;皮带,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皮带轮相适配套接。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丝杠上的所述丝杠螺母延伸出所述条形孔的内腔,且所述丝杠螺母的外壁插接有导杆,且所述导杆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的内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循环过滤组件可对池体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以对池体内的水环境进行清理,保证池体内的生产环境良好,通过设置有烤灯可对乌龟提供晒背条件,充分模拟了乌龟的生态养殖环境;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翻土机构可控制翻动柱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可助于工作人员对产蛋箱内的沙土进行翻动,以便于乌龟进行产蛋,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出料机构可控制隔板转动,以使龟粮能够通过出料孔撒出,通过控制隔板转动一定角度,可完成对乌龟粮的定量投喂,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翻土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循环过滤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盒的正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出料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第一攀爬板,3、晒背台,4、产蛋箱,5、矩形孔,6、第二攀爬板,7、循环过滤组件,71、L形管,72、进水孔,73、水泵,74、进水管,75、过滤盒,76、漏水孔,77、过滤网,78、出水管,8、翻土机构,81、分隔柱,82、条形孔,83、条形壳,84、伺服电机,85、第一丝杠,86、第二丝杠,87、丝杠螺母,88、连接柱,89、翻动柱,810、皮带轮,811、皮带,812、导杆,9、出料机构,91、立柱,92、壳体,93、步进电机,94、转轴,95、隔板,96、条形出料孔,10、架体,11、烤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包括:池体1、第一攀爬板2、晒背台3、产蛋箱4、矩形孔5、第二攀爬板6、循环过滤组件7、翻土机构8和出料机构9,第一攀爬板2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池体1的内腔底端,乌龟可通过第一攀爬板2爬上晒背台3上,晒背台3固定设置在第一攀爬板2的一侧,产蛋箱4固定设置在池体1的内腔顶端一侧,产蛋箱4的一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5,通过矩形孔5可使乌龟进入到产蛋箱4内,第二攀爬板6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晒背台3的一侧,且第二攀爬板6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产蛋箱4的一侧,且第二攀爬板6的一侧与矩形孔5的内腔底端一齐,循环过滤组件7设置在池体1的内腔,翻土机构8设置在产蛋箱4的内腔,出料机构9设置在池体1的顶端一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池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架体10,架体10的底端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烤灯11,且烤灯11位于晒背台3的正上方,通过设置有烤灯11可对爬在晒背台3上的乌龟进行晒背,以助于乌龟生长,。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循环过滤组件7包括:L形管71、进水孔72、水泵73、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池体(1);/n第一攀爬板(2),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底端;/n晒背台(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攀爬板(2)的一侧,/n产蛋箱(4),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顶端一侧,所述产蛋箱(4)的一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5);/n第二攀爬板(6),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晒背台(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6)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4)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6)的一侧与所述矩形孔(5)的内腔底端一齐;/n循环过滤组件(7),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n翻土机构(8),设置在所述产蛋箱(4)的内腔;/n出料机构(9),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顶端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体(1);
第一攀爬板(2),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底端;
晒背台(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攀爬板(2)的一侧,
产蛋箱(4),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顶端一侧,所述产蛋箱(4)的一侧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孔(5);
第二攀爬板(6),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晒背台(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6)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产蛋箱(4)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攀爬板(6)的一侧与所述矩形孔(5)的内腔底端一齐;
循环过滤组件(7),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
翻土机构(8),设置在所述产蛋箱(4)的内腔;
出料机构(9),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顶端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架体(10),所述架体(10)的底端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烤灯(11),且所述烤灯(11)位于所述晒背台(3)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饲养的生态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过滤组件(7)包括:
L形管(71),与所述第一攀爬板(2)的一侧过盈配合,所述L形管(71)的外壁底端开设有进水孔(72);
水泵(73),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底端一侧;
进水管(74),与所述水泵(73)的进水口相螺接,且所述进水管(74)的另一端与所述L形管(71)的一端相螺接;
过滤盒(75),固定设置在所述池体(1)的内腔后侧,过滤盒(75)的底端开设有漏水孔(76);
过滤网(77),放置在所述过滤盒(75)的内腔底端;
出水管(78),与所述水泵(73)的出水口相螺接,且所述出水管(78)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攀爬板(2)的一侧并与所述过滤盒(75)的内腔相适配插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