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8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包括支撑板、驾驶位和方向盘,支撑板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驾驶位,驾驶位左侧设有方向盘,且方向盘与支撑板固定安装,支撑板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支撑板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箱。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保护罩、翻转杆、犁杆和洒药口,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翻转杆的翻转把保护罩内部的犁杆下压,使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犁杆表面的犁刀对地面进行翻转,在犁杆翻转的同时犁杆表面的洒药口洒出药物,使药物在地面上对污染的地面可以更加快速的修复,对污染的地面能够及时处理,有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修复装置,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
技术介绍
经过近十多年来全球范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并积累了不同污染类型场地土壤综合工程修复技术应用经验,出现了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和基于监测的自然修复技术等研究的新热点,但大多数的装置体积大,非常的麻烦。但是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将土地翻转,且在翻转时不能将药物洒进土里,使土地修复较慢,对污染的土地不能及时处理,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在实际使用时没有履带,对比较潮湿的地面装置不能进去,使得装置遇到潮湿地面起不到作用,需要人工对潮湿地面进行翻转,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将土地翻转,且在翻转时不能将药物洒进土里,使土地修复较慢,对污染的土地不能及时处理,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在实际使用时没有履带,对比较潮湿的地面装置不能进去,使得装置遇到潮湿地面起不到作用,需要人工对潮湿地面进行翻转,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包括支撑板、驾驶位和方向盘,支撑板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驾驶位,所述驾驶位左侧设有方向盘,且方向盘与支撑板固定安装;所述支撑板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所述支撑板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箱,所述转动箱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转动箱上端设有抹油口,所述保护罩右侧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右侧贯穿连接有储药箱,所述储药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所述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右侧贯穿连接有基圆,所述基圆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轮齿,所述轮齿一侧活动连接有履带,所述保护罩一侧活动连接有翻转杆,所述保护罩内部固定连接有犁杆,所述犁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洒药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共设有2条,且履带表面设有凹凸条槽,并且凹凸条槽与履带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齿轮呈圆柱形状,且齿轮表面包裹轮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犁杆呈圆柱形状,且犁杆表面包裹犁刀,并且犁刀与犁杆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动箱共设有2个,且转动箱均以保护罩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保护罩、翻转杆、犁杆和洒药口为一体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在实际使用时能将土地翻转,且在翻转时能将药物洒进土里,使土地修复较快,对污染的土地能及时处理,有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在实际使用时有履带,对比较潮湿的地面装置也能进去,使得装置遇到潮湿地面也能起到作用,不需要人工对潮湿地面进行翻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1、通过设置保护罩、翻转杆、犁杆和洒药口,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翻转杆的翻转把保护罩内部的犁杆下压,使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犁杆表面的犁刀对地面进行翻转,在犁杆翻转的同时犁杆表面的洒药口洒出药物,使药物在地面上对污染的地面可以更加快速的修复,对污染的地面能够及时处理,有利于实际使用。2、通过设置履带、轮齿、转动杆和齿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齿轮,使齿轮表面的轮齿带动履带进行行驶,让履带碰到潮湿地面也可以正常运行,对潮湿地面也能进行翻转,节省人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结转动杆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驾驶位;3、方向盘;4、储药箱;5、进药口;6、管道;7、转动箱;8、抹油口;9、限位槽;10、保护罩;1011、翻转杆;1012、犁杆;1013、洒药口;11、电机箱;12、散热口;13、履带;14、转动杆;1401、齿轮;1402、轮齿;1403、基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包括支撑板1、驾驶位2和方向盘3,支撑板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驾驶位2,驾驶位2左侧设有方向盘3,且方向盘3与支撑板1固定安装;支撑板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电机箱11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12,支撑板1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箱7,转动箱7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9,限位槽9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0,转动箱7上端设有抹油口8,保护罩10右侧固定连接有管道6,管道6右侧贯穿连接有储药箱4,储药箱4一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5,支撑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右侧贯穿连接有基圆1403,基圆1403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01,齿轮140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轮齿1402,轮齿1402一侧活动连接有履带13,保护罩10一侧活动连接有翻转杆1011,保护罩10内部固定连接有犁杆1012,犁杆1012一侧固定连接有洒药口1013。其中,履带13共设有2条,且履带13表面设有凹凸条槽,并且凹凸条槽与履带1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履带13共设有2条,且履带13表面设有凹凸条槽,并且凹凸条槽与履带13固定连接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履带13表面的凹凸条槽可以使装置在潮湿地面也能进行对土地的翻转,节省人员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其中,齿轮1401呈圆柱形状,且齿轮1401表面包裹轮齿1402;本实施例中,通过齿轮1401呈圆柱形状,且齿轮1401表面包裹轮齿1402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齿轮1401表面的轮齿带动履带13,使履带13在行驶时不会滑脱,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其中,犁杆1012呈圆柱形状,且犁杆1012表面包裹犁刀,并且犁刀与犁杆10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犁杆1012呈圆柱形状,且犁杆1012表面包裹犁刀,并且犁刀与犁杆1012固定连接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犁杆1012表面的犁刀对土地进行翻转,使得土地起到松散状态,让污染的土地能够更好的进行处理,有利于实际使用。其中,转动箱7共设有2个,且转动箱7均以保护罩10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箱7共设有2个,且转动箱7均以保护罩10为中心对称分布设置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转动箱7的转动使得保护罩10跟着转动,且2个转动箱7可以让保护罩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包括支撑板(1)、驾驶位(2)和方向盘(3),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驾驶位(2),所述驾驶位(2)左侧设有方向盘(3),且方向盘(3)与支撑板(1)固定安装;/n所述支撑板(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12),所述支撑板(1)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箱(7),所述转动箱(7)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0),所述转动箱(7)上端设有抹油口(8),所述保护罩(10)右侧固定连接有管道(6),所述管道(6)右侧贯穿连接有储药箱(4),所述储药箱(4)一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5),所述支撑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右侧贯穿连接有基圆(1403),所述基圆(1403)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01),所述齿轮(140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轮齿(1402),所述轮齿(1402)一侧活动连接有履带(13),所述保护罩(10)一侧活动连接有翻转杆(1011),所述保护罩(10)内部固定连接有犁杆(1012),所述犁杆(1012)一侧固定连接有洒药口(10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土壤污染修复车,包括支撑板(1)、驾驶位(2)和方向盘(3),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驾驶位(2),所述驾驶位(2)左侧设有方向盘(3),且方向盘(3)与支撑板(1)固定安装;
所述支撑板(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左侧固定连接有散热口(12),所述支撑板(1)上端中间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箱(7),所述转动箱(7)一侧贯穿连接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0),所述转动箱(7)上端设有抹油口(8),所述保护罩(10)右侧固定连接有管道(6),所述管道(6)右侧贯穿连接有储药箱(4),所述储药箱(4)一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5),所述支撑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右侧贯穿连接有基圆(1403),所述基圆(1403)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01),所述齿轮(140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轮齿(1402),所述轮齿(1402)一侧活动连接有履带(13),所述保护罩(10)一侧活动连接有翻转杆(1011),所述保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琪宝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