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T工装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75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SMT工装载具,包括固定板、顶起板、载台、夹板一、夹板二、定位柱和限位板,所述的固定板上部转动连接至少四个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远离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顶起板和载台,所述的转动轴螺纹连接顶起板,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连接载台,所述的载台上部两侧表面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操作通孔,所述的操作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的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对的一侧中心表面分别开设有夹持弧形凹槽,所述的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向的一侧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表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套接定位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T工装载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载具,具体涉及一种SMT工装载具。
技术介绍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规模从2004年起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二位。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表面贴装技术(SMT)和生产线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表面贴装生产线的关键设备——自动贴片机在中国的保有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原有的工装载具结构位置调节上不具有灵活调整的结构,造成SMT贴装电子元件具进一步组装使用的载具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为此需要提出一种SMT工装载具,以提高SMT电子元件组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SMT工装载具,具有夹板一和夹板二位置可调节的夹持SMT贴装部分,形成对SMT工装件夹持,利于进一步组成加工,以及在SMT工装件底部设置有具有抵接作用的凸起台,凸起台在转动轴的转动高度作用下,使顶起板适合不同类型的SMT工装件进行顶起支撑,起到加固SMT工装件定位,利于进一步的组成加工,解决上述提到的不具有灵活调整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SMT工装载具,包括固定板、顶起板、载台、夹板一、夹板二、定位柱和限位板,所述的固定板上部转动连接至少四个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远离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顶起板和载台,所述的转动轴螺纹连接顶起板,所述的转动轴转动连接载台,所述的载台上部两侧表面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操作通孔,所述的操作通孔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的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对的一侧中心表面分别开设有夹持弧形凹槽,所述的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向的一侧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表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套接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底端表面固定连接载台,所述的操作通孔正下方的顶起板表面固定连接凸起台。所述的限位板表面开设有三个定位孔。所述的载台上部两侧表面对称开设有四个操作通孔。所述的固定板上部转动连接四个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板四角表面。所述的凸起台形状为圆台结构。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SMT工装载具,具有夹板一和夹板二位置可调节的夹持SMT贴装部分,形成对SMT工装件夹持,利于进一步组成加工,以及在SMT工装件底部设置有具有抵接作用的凸起台,凸起台在转动轴的转动高度作用下,使顶起板适合不同类型的SMT工装件进行顶起支撑,起到加固SMT工装件定位,利于进一步的组成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凸起台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板1、转动轴11、顶起板2、凸起台21、载台3、操作通孔31、夹板一4、夹持弧形凹槽41、夹板二5、定位柱6、限位板7、定位孔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SMT工装载具,包括固定板1、顶起板2、载台3、夹板一4、夹板二5、定位柱6和限位板7,固定板1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四个转动轴11,转动轴11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四角表面,转动轴11远离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顶起板2和载台3,转动轴11螺纹连接顶起板2,转动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载台3,载台3上部开设有四个操作通孔31,对称分布于载台3上部表面两侧,操作通孔31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板一4和夹板二5,夹板一4和夹板二5相对的一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匹配操作通孔31的夹持弧形凹槽41,用于夹持在SMT工装件贴装部的两侧,以进行贴装部上部的电子元件进行进一步焊接、组成或是电路加工等,夹板一4和夹板二5相向的两侧表面分别对称焊接有限位板7,使用限位板7上开设的三个定位孔71,位于操作通孔31两侧的固定板1表面分别焊接有四个定位柱6,且四个定位柱6两侧对称设置,定位孔71与定位柱6套接,以实现限位板7限位夹板一4或是夹板二5,以实现夹板一4和夹板二5定位夹持SMT工装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底部SMT贴装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抵接进行定位,通过转动转动轴11调节顶起板2,以调整凸起台21高度,进行抵接在操作通孔31正下方的SMT贴装部,实现电子元件底部的抵接加固作用,以及两侧通过夹板一4和夹板二5定位夹持,实现上部的元件进一步组装。综上总述,本技术提供一种SMT工装载具,具有夹板一和夹板二位置可调节的夹持SMT贴装部分,形成对SMT工装件夹持,利于进一步组成加工,以及在SMT工装件底部设置有具有抵接作用的凸起台,凸起台在转动轴的转动高度作用下,使顶起板适合不同类型的SMT工装件进行顶起支撑,起到加固SMT工装件定位,利于进一步的组成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T工装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顶起板(2)、载台(3)、夹板一(4)、夹板二(5)、定位柱(6)和限位板(7),所述的固定板(1)上部转动连接至少四个转动轴(11),所述的转动轴(11)远离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顶起板(2)和载台(3),所述的转动轴(11)螺纹连接顶起板(2),所述的转动轴(11)转动连接载台(3),所述的载台(3)上部两侧表面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操作通孔(31),所述的操作通孔(31)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一(4)和夹板二(5),所述的夹板一(4)和夹板二(5)相对的一侧中心表面分别开设有夹持弧形凹槽(41),所述的夹板一(4)和夹板二(5)相向的一侧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限位板(7),所述的限位板(7)表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孔(71),所述的定位孔(71)套接定位柱(6),所述的定位柱(6)底端表面固定连接载台(3),所述的操作通孔(31)正下方的顶起板(2)表面固定连接凸起台(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T工装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顶起板(2)、载台(3)、夹板一(4)、夹板二(5)、定位柱(6)和限位板(7),所述的固定板(1)上部转动连接至少四个转动轴(11),所述的转动轴(11)远离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顶起板(2)和载台(3),所述的转动轴(11)螺纹连接顶起板(2),所述的转动轴(11)转动连接载台(3),所述的载台(3)上部两侧表面对称开设有至少两个操作通孔(31),所述的操作通孔(31)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一(4)和夹板二(5),所述的夹板一(4)和夹板二(5)相对的一侧中心表面分别开设有夹持弧形凹槽(41),所述的夹板一(4)和夹板二(5)相向的一侧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连接限位板(7),所述的限位板(7)表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孔(71),所述的定位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支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