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联接母杆及其联接杆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5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联接母杆及其联接杆单元,联接公杆包括第一外管以及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管内部的第一绝缘套、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导电棒,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棒均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端面一段长度;联接母杆包括第二外管以及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管内部的第二绝缘套、第二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内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内导电层延伸出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端面一段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导电管或导电棒代替导线,能够方便电连接并在电连接时避免导线的缠绕和扭曲,进而避免了接头松动导致断路或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联接母杆及其联接杆单元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致裂器联络线的联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联接母杆及其联接杆单元。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致裂设备属于矿用物理致裂设备,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解决了以往爆破开采和预裂中破坏性大、危险性高及矿体粉碎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证,广泛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因此,致裂距离越远越能够保证致裂过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而致裂距离的远近与其联接线能够联接的距离密切相关。现有技术中,联接杆的线头联接一般都采用缠绕接法或焊接、压接等方式,再配以绝缘胶布包裹固定,但是每根联接杆的长度有限,当要致裂过长距离时,需要联接多根联接杆,随着联接杆数量的增多,由于接头位置固定并不牢固,在联接过程中会导致接头松动、松开,从而引起接头位置断路或接触不良,因此,在距离较长的情况下,无法达到预想的致裂效果,甚至有时产生无法致裂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联接母杆及其联接杆单元,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其特征在于:用于与联接母杆联接,包括第一外管以及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管内部的第一绝缘套、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导电棒,所述第一绝缘套分别与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一导电层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棒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棒均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端面一段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其特征在于:用于与联接母杆联接,包括第一外管以及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管内部的第一绝缘套、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和导电棒,所述第一绝缘套分别与所述第一外管和所述第一导电层相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棒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导电棒均延伸出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端面一段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空心金属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公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绝缘套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


5.一种二氧化碳致裂器联接母杆,其特征在于:用于与联接公杆联接,包括第二外管以及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管内部的第二绝缘套、第二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和内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套分别与所述第二外管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相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层分别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茂智安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鑫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