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3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线缆对接接头结构,涉及电缆接头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组件、第一热缩管以及第二热缩管,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供碳纤维电缆插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供碳纤维电缆的导芯插入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连接凸头,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供金属电缆插入的第三连接段以及用于供金属电缆的导芯插入的第四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上设置有凹槽,第一热缩管套装在连接组件上,第一热缩管与连接组件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固定有焊锡层,第二热缩管套装在第一热缩管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缆接头的防护性不佳容易产生漏电以及容易出现氧化烧损的现象,增加了电缆维护的难度和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对接接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缆接头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缆对接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的水地暖安装复杂、能耗较高以及管道的热量损失较大,所以电地暖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目前,电地暖在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因为线缆接头的防护不好和连接问题造成线路故障。线缆接头故障会有水汽浸入,容易产生漏电将人电伤的现象,而且线缆接头由于高温容易出现氧化,导致线缆接头处的电阻增大而将线缆烧损,线缆接头部位的烧损给铺设电缆维护造成极大的困难,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接头的防护性不佳容易产生漏电以及容易出现氧化烧损的现象,增加了电缆维护的难度和使用成本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线缆对接接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接头的防护性不佳容易产生漏电以及容易出现氧化烧损的现象,增加了电缆维护的难度和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导电材料,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供碳纤维电缆进行插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供所述碳纤维电缆的导芯进行插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碳纤维电缆的所述导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段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头,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供金属电缆进行插入的第三连接段以及用于供所述金属电缆的导芯进行插入的第四连接段,所述金属电缆的所述导芯与所述第四连接段相接触,所述第四连接段在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凸头进行伸入的凹槽,并且所述连接凸头与所述凹槽弹性相抵;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固定套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第一热缩管与所述连接组件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固定贴合有焊锡层,并且所述第一热缩管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电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缩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碳纤维电缆固定连接;第二热缩管,所述第二热缩管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热缩管上,并且所述第二热缩管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电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碳纤维电缆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碳纤维电缆进行抵紧的第一凹点,沿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金属电缆进行抵紧的第二凹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缩管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固定贴合有热熔胶层,当所述热熔胶层熔化后,能够将所述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碳纤维电缆之间进行粘接,所述第一热缩管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也固定贴合有所述热熔胶层,当所述热熔胶层熔化后,能够将所述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及所述金属电缆之间进行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缩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贴合有所述热熔胶层,当所述热熔胶层熔化后,能够将所述第二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所述碳纤维电缆以及所述金属电缆之间进行粘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的材质为磷青铜,并且所述连接组件的表面镀有银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缩管的材质为透明聚烯烃。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缩管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缩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热缩管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电缆的所述导芯为铜线。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电缆的所述导芯为碳纤维导电丝。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包括连接组件、第一热缩管以及第二热缩管,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对接,第一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供碳纤维电缆进行插入的第一连接段以及用于供碳纤维电缆的导芯进行插入的第二连接段,碳纤维电缆的导芯与第二连接段相接触,第二连接段在远离第一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头,第二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供金属电缆进行插入的第三连接段以及用于供金属电缆的导芯进行插入的第四连接段,金属电缆的导芯与第四连接段相接触,第四连接段在远离第三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连接凸头进行伸入的凹槽,并且连接凸头与凹槽弹性相抵,第一热缩管固定套装在连接组件上,第一热缩管与连接组件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固定贴合有焊锡层,并且第一热缩管的一端与金属电缆固定连接,第一热缩管的另一端与碳纤维电缆固定连接,第二热缩管固定套装在第一热缩管上,并且第二热缩管的一端与金属电缆固定连接,第二热缩管的另一端与碳纤维电缆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碳纤维电缆插装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碳纤维电缆的导芯与第一连接件相接触并导通,碳纤维电缆与第一连接件通过压装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金属电缆插装到第二连接件的内部,金属电缆的导芯与第二连接件相接触并导通,金属电缆与第二连接件通过压装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连接件上的连接凸头插入到第二连接件上的凹槽内,从而实现了金属电缆与碳纤维电缆两种不同导电介质的电连接,第一热缩管经过热风枪140℃的加热,第一热缩管收缩变形,同时第一热缩管上的焊锡层熔解,并被第一热缩管收缩挤压填充在连接组件的对接部位以及连接组件与导芯之间的间隙中,使连接组件与导芯焊接成不可拆卸的一个整体,大大增强了碳纤维电缆与金属电缆接头处的拉伸强度以及防护性,第二热缩管经过热风枪110℃的加热,第二热缩管收缩变形,同时第二热缩管固定套装在第一热缩管上,并且第二热缩管的一端与金属电缆固定连接,第二热缩管的另一端与碳纤维电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增强了碳纤维电缆与金属电缆接头处的拉伸强度以及防护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缆接头的防护性不佳容易产生漏电以及容易出现氧化烧损的现象,增加了电缆维护的难度和使用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电缆和碳纤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各个电缆与连接组件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热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热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缆对接接头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碳纤维电缆;4、第一连接段;5、导芯;6、第二连接段;7、连接凸头;8、金属电缆;9、第三连接段;10、第四连接段;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导电材料,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置有用于供碳纤维电缆(3)进行插入的第一连接段(4)以及用于供所述碳纤维电缆(3)的导芯(5)进行插入的第二连接段(6),所述碳纤维电缆(3)的所述导芯(5)与所述第二连接段(6)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段(6)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头(7),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置有用于供金属电缆(8)进行插入的第三连接段(9)以及用于供所述金属电缆(8)的导芯(5)进行插入的第四连接段(10),所述金属电缆(8)的所述导芯(5)与所述第四连接段(10)相接触,所述第四连接段(10)在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9)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凸头(7)进行伸入的凹槽(11),并且所述连接凸头(7)与所述凹槽(11)弹性相抵;/n第一热缩管(12),所述第一热缩管(12)固定套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第一热缩管(12)与所述连接组件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固定贴合有焊锡层(13),并且所述第一热缩管(12)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电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缩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碳纤维电缆(3)固定连接;/n第二热缩管(14),所述第二热缩管(14)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热缩管(12)上,并且所述第二热缩管(14)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电缆(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缩管(14)的另一端与所述碳纤维电缆(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导电材料,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置有用于供碳纤维电缆(3)进行插入的第一连接段(4)以及用于供所述碳纤维电缆(3)的导芯(5)进行插入的第二连接段(6),所述碳纤维电缆(3)的所述导芯(5)与所述第二连接段(6)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段(6)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头(7),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置有用于供金属电缆(8)进行插入的第三连接段(9)以及用于供所述金属电缆(8)的导芯(5)进行插入的第四连接段(10),所述金属电缆(8)的所述导芯(5)与所述第四连接段(10)相接触,所述第四连接段(10)在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段(9)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凸头(7)进行伸入的凹槽(11),并且所述连接凸头(7)与所述凹槽(11)弹性相抵;
第一热缩管(12),所述第一热缩管(12)固定套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第一热缩管(12)与所述连接组件相对应部位的内侧壁上固定贴合有焊锡层(13),并且所述第一热缩管(12)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电缆(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热缩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碳纤维电缆(3)固定连接;
第二热缩管(14),所述第二热缩管(14)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热缩管(12)上,并且所述第二热缩管(14)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电缆(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热缩管(14)的另一端与所述碳纤维电缆(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对接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段(4)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碳纤维电缆(3)进行抵紧的第一凹点(15),沿所述第三连接段(9)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金属电缆(8)进行抵紧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松林张小梅张德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嘉洁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