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3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属于电池平衡器技术领域。该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包括插头机构和套头机构。所述插头机构包括绝缘插头、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导电棒、外螺纹、第一弹性组件、第一绝缘套和第一芯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芯体、第一绝缘套、第一拉杆、第一支板、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绝缘插头、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弹簧、第二芯体、第二绝缘套、第二拉杆、第二支板、第四夹板、第三夹板、绝缘套头、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第二弹簧、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从而达到了快速方便连接的目的,通过端子接头连接时,方便快捷,易于安装使用,省时省力,提高了双电池平衡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池平衡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
技术介绍
双电池平衡器可以让电动车系统在拥有两组或多组电池的情况下,电池组可以同时供系统工作而不会互相充电干扰,同时可以根据电池情况合理分配电池放电倍率,具有电池间充放电保护和电池放电功率管理,而现有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不能快速方便的连接,双电池平衡器共有六根电源线,且需要一一对应进行接线,如何人工一根一根连接的话,费时费力的同时,降低了双电池平衡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旨在改善不能快速方便的连接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包括插头机构和套头机构。所述插头机构包括绝缘插头、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导电棒、外螺纹、第一弹性组件、第一绝缘套和第一芯体,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于所述绝缘插头内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一端安装于所述绝缘插头内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滑动贯穿于所述绝缘插头,所述第一绝缘套套接于所述第一芯体外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套和所述第一芯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棒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插头,所述第一导电棒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侧,所述外螺纹安装于所述绝缘插头外表面,所述套头机构包括绝缘套头、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第二导电棒、内螺纹、第二弹性组件、第二绝缘套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三固定块和所述第四固定块连接于所述绝缘套头内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一端安装于所述绝缘套头内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滑动贯穿于所述绝缘套头,所述第二绝缘套套接于所述第二芯体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套和所述第二芯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和所述第四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棒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套头,所述第二导电棒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块一侧,内螺纹连接于所述绝缘套头内壁,所述绝缘插头插接于所述绝缘套头,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棒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和所述第四固定块电性连接。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支板、第一拉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弹簧两端与所述绝缘插头和所述第一支板连接,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板一侧,所述第一拉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另一侧。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一固定块内壁相贴合。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芯体与所述第二夹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壁相贴合。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的形状为凹型,所述绝缘插头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隙配合。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支板、第二拉杆、第四夹板和第三夹板,所述第二弹簧两端与所述绝缘套头和所述第二支板连接,所述第四夹板和第三夹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板一侧,所述第二拉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另一侧。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三固定块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三固定块内壁相贴合。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夹板和所述第四固定块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芯体与所述第四夹板和所述第四固定块内壁相贴合。在本技术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杆的形状为凹型,所述绝缘套头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拉杆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使用时,人们首先将第一芯体一端外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套拆掉一截,将第一芯体露出来一截,向上拉动第一拉杆,第一拉杆会通过第一支板带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向上移动,然后将裸露一端的第一芯体插入到绝缘插头内,分别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松开第一拉杆,第一弹簧的弹力会通过第一支板带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向下移动,第一夹块与第一固定块配合夹紧第一绝缘套,第二夹块与第二固定块配合夹紧第一芯体,接着再将第二芯体一端外表面上的第二绝缘套拆掉一截,将第二芯体露出来一截,向上拉动第二拉杆,第二拉杆会通过第二支板带动第四夹板和第三夹板向上移动,然后将裸露一端的第二芯体插入到绝缘套头内,分别穿过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松开第二拉杆,第二弹簧的弹力会通过第二支板带动第四夹板和第三夹板向下移动,第三夹板与第三固定块配合夹紧第二绝缘套,第四夹板与第四固定块配合夹紧第二芯体,最后将绝缘插头插进绝缘套头,并拧动绝缘插头和绝缘套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绝缘插头和绝缘套头会固定在一起,直到第一导电棒和第二导电棒接触,完成接头通电,从而达到了快速方便连接的目的,通过端子接头连接时,方便快捷,易于安装使用,省时省力,提高了双电池平衡器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头机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插头机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夹块和第一固定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夹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套头机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套头机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插头机构;110-绝缘插头;120-第一固定块;130-第二固定块;140-第一导电棒;150-外螺纹;160-第一弹性组件;161-第一弹簧;162-第一支板;163-第一拉杆;164-第一夹块;165-第二夹块;170-第一绝缘套;180-第一芯体;190-第一通孔;20-套头机构;210-绝缘套头;220-第三固定块;230-第四固定块;240-第二导电棒;250-内螺纹;260-第二弹性组件;261-第二弹簧;262-第二支板;263-第二拉杆;264-第四夹板;265-第三夹板;270-第二绝缘套;280-第二芯体;290-第二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头机构(10),所述插头机构(10)包括绝缘插头(110)、第一固定块(120)、第二固定块(130)、第一导电棒(140)、外螺纹(150)、第一弹性组件(160)、第一绝缘套(170)和第一芯体(180),所述第一固定块(12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30)连接于所述绝缘插头(110)内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一端安装于所述绝缘插头(110)内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滑动贯穿于所述绝缘插头(110),所述第一绝缘套(170)套接于所述第一芯体(180)外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套(170)和所述第一芯体(18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2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30)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棒(140)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插头(110),所述第一导电棒(140)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30)一侧,所述外螺纹(150)安装于所述绝缘插头(110)外表面;/n套头机构(20),所述套头机构(20)包括绝缘套头(210)、第三固定块(220)、第四固定块(230)、第二导电棒(240)、内螺纹(250)、第二弹性组件(260)、第二绝缘套(270)和第二芯体(280),所述第三固定块(220)和所述第四固定块(230)连接于所述绝缘套头(210)内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60)一端安装于所述绝缘套头(210)内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60)滑动贯穿于所述绝缘套头(210),所述第二绝缘套(270)套接于所述第二芯体(280)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套(270)和所述第二芯体(280)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60)与所述第三固定块(220)和所述第四固定块(230)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棒(140)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套头(210),所述第二导电棒(240)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块(230)一侧,内螺纹(250)连接于所述绝缘套头(210)内壁,所述绝缘插头(110)插接于所述绝缘套头(210),所述外螺纹(150)与所述内螺纹(250)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机构(10),所述插头机构(10)包括绝缘插头(110)、第一固定块(120)、第二固定块(130)、第一导电棒(140)、外螺纹(150)、第一弹性组件(160)、第一绝缘套(170)和第一芯体(180),所述第一固定块(12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30)连接于所述绝缘插头(110)内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一端安装于所述绝缘插头(110)内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滑动贯穿于所述绝缘插头(110),所述第一绝缘套(170)套接于所述第一芯体(180)外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套(170)和所述第一芯体(18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2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30)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棒(140)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插头(110),所述第一导电棒(140)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30)一侧,所述外螺纹(150)安装于所述绝缘插头(110)外表面;
套头机构(20),所述套头机构(20)包括绝缘套头(210)、第三固定块(220)、第四固定块(230)、第二导电棒(240)、内螺纹(250)、第二弹性组件(260)、第二绝缘套(270)和第二芯体(280),所述第三固定块(220)和所述第四固定块(230)连接于所述绝缘套头(210)内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60)一端安装于所述绝缘套头(210)内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60)滑动贯穿于所述绝缘套头(210),所述第二绝缘套(270)套接于所述第二芯体(280)外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套(270)和所述第二芯体(280)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60)与所述第三固定块(220)和所述第四固定块(230)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棒(140)固定贯穿于所述绝缘套头(210),所述第二导电棒(240)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块(230)一侧,内螺纹(250)连接于所述绝缘套头(210)内壁,所述绝缘插头(110)插接于所述绝缘套头(210),所述外螺纹(150)与所述内螺纹(250)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棒(14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30)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棒(240)和所述第四固定块(23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60)包括第一弹簧(161)、第一支板(1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俊郭则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迅之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