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涉及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电容器在运输、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磕碰、震动等外界影响,会对电容器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在电容器使用过程中,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容器本体爆炸,本体内部填充物质外泄,导致外界电路板等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外侧的外壳,所述本体与外壳之间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本体侧壁上的第一条形槽、设置在外壳侧壁上的第二条形槽以及设置在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接触并处于压缩状态。作为上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以及设置在本体(10)外侧的外壳(20),所述本体(10)与外壳(20)之间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30);所述第一缓冲机构(30)包括设置在本体(10)侧壁上的第一条形槽(11)、设置在外壳(20)侧壁上的第二条形槽(21)以及设置在第一条形槽(11)和第二条形槽(2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1);所述第一弹性件(31)与第一条形槽(11)和第二条形槽(21)接触并处于压缩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以及设置在本体(10)外侧的外壳(20),所述本体(10)与外壳(20)之间形成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30);所述第一缓冲机构(30)包括设置在本体(10)侧壁上的第一条形槽(11)、设置在外壳(20)侧壁上的第二条形槽(21)以及设置在第一条形槽(11)和第二条形槽(2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1);所述第一弹性件(31)与第一条形槽(11)和第二条形槽(21)接触并处于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1)设置为波浪形的金属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槽(11)和第二条形槽(21)内侧设置有导热硅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外壳增强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内还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40),所述第二缓冲机构(40)设置在本体(10)的底端与外壳(20)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二缓冲机构(40)包括设置在本体(10)的底端的第三条形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功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奇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