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及应用该磁芯的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60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6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芯及应用该磁芯的变压器。所述磁芯包括底座、磁芯中柱、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一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形成第一V形凹槽,所述第三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边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边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磁芯中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中心,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二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三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称。本申请提供的磁芯,可以改善磁芯的高度,使得磁性产品微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芯及应用该磁芯的变压器
本申请涉及磁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芯及应用该磁芯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磁芯是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磁芯和线圈是变压器中重要的部件,将线圈绕接在磁芯上能够增加变压器的磁导通率,并减少涡流损耗。现有电子产品逐渐向微型化,在工程应用中,磁芯的结构是整个电子设备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量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磁芯及应用该磁芯的变压器,可以改善磁芯的高度,使得磁性的电子设备更微型化。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磁芯,包括:底座、磁芯中柱、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一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形成第一V形凹槽,所述第三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边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边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磁芯中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中心;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二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三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称。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三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所述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用于安装绕线骨架。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三边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下端的上方,所述第四边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下端的上方。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底座的第四侧形成第二V形凹槽。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磁芯中柱呈圆角矩形。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磁芯中柱的左右端面长于所述磁芯中柱上下端面,且所述磁芯中柱的左右端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呈弧形。在其中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磁芯中柱的侧面呈弧形,所述第二侧板朝向所述磁芯中柱的侧面呈弧形。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其中,其具有线圈、绕线骨架和一对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磁芯;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的线槽内,所述一对磁芯的磁芯中柱对正套装入所述绕线骨架的中心孔内,所述绕线骨架的下端与所述磁芯的后端相卡合本申请通过将磁芯的底座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形成第一V形凹槽,第三边的一端连接第一边的另一端,第三边向外水平延伸,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边的另一端,第四边向外水平延伸,改善磁芯的高度,使得磁性产品微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磁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变压器100线圈10绕线骨架20磁芯30底座31磁芯中柱32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4第一侧至第四侧311~314第一V形凹槽315第二V形凹槽316第一边至第六边3111~3116第一缺口317第二缺口31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100结构示意图。所述变压器100具有线圈10、绕线骨架20和一对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磁芯30,所述线圈10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20的线槽内,所述一对磁芯30的磁芯中柱32对正套装入所述绕线骨架20的中心孔内,所述绕线骨架20的下端与所述磁芯30的后端相卡合,通过所述磁芯30将线圈10和绕线骨架20包围一起,以减少漏磁和提高屏蔽性能。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磁芯30包括底座31、磁芯中柱32、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1呈矩形结构,在所述底座31的第一侧311形成第一V形凹槽315,在所述底座31的第四侧314形成第二V形凹槽316,所述第一侧311和所述第二侧312相对。在所述底座31的第二侧312上设置有第一侧板33,在所述底座31的第三侧313上设置有第二侧板34,所述第一侧板33和所述第二侧板34相对称。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31的第一侧311包括第一边3111、第二边3112、第三边3113及第四边3114,所述第一边31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3112的一端,所述第一边3111和所述第二边3112形成第一V形凹槽315,所述第三边31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边3111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边3113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四边31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3112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边3114向外水平延伸。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边31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3的下端,所述第四边31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4的下端,即所述第三边3113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33,所述第四边3114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板34,所述第一边3111、第三边3113和所述第二边3112、第四边3114相对称。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边3113位于所述第一侧板33下端的上方,所述第四边3114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4下端的上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311为所述磁芯30的下端,所述第四侧314为所述磁芯30的上端。所述第三边3113位于所述第一侧板33下端的上方,即所述第三边3113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33与所述第三边3113连接的部分向下凹陷,所述第四边3114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4下端的上方,即所述第四边3114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34与所述第四边3114连接的部分向下凹陷。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边3113与所述第一侧板33形成第一缺口317,所述第四边3114与所述第二侧板34形成第二缺口318,所述第一缺口317与所述第二缺口318用于安装绕线骨架2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33与所述第三边3113连接的部分比所述第三边3113凸起,以使得所述第三边3113与所述第一侧板33形成第一缺口317。所述第二侧板34与所述第四边3114连接的部分比所述第四边3114凸起,以使得所述第四边3114与所述第二侧板34形成第二缺口3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311形成的第一V形凹槽315用于与绕线骨架20卡合,以在缠绕在所述绕线骨架20上的线圈10可以从所述第一侧311出入线。在其中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31的第四侧314形成第二V形凹槽316,具体地,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磁芯中柱、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n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一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形成第一V形凹槽,所述第三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边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边向外水平延伸;/n所述磁芯中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中心;/n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二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三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磁芯中柱、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
所述底座的第一侧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一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形成第一V形凹槽,所述第三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边向外水平延伸,所述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边向外水平延伸;
所述磁芯中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中心;
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二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底座第三侧的边缘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所述第四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用于安装绕线骨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覃浪合樊勤先肖奇柳王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