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59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包括适配到工具本体的绝缘护套本体,上下分体结构的本体包括上护套和下护套,上护套与下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部分嵌套结合,在上护套和下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左右分体结构的本体包括左护套和右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左护套和右护套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凹槽内安装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绝缘护套可适用管径大小不同、直杆、异形和有任意弯角的工具,对壳体内壁局部区域凸点防跟转的设计方案可以基本100%复原,峰值成本约为铣削方式成本的60%,而且造型越复杂,相对传统方式的成本优势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
技术介绍
装配工具例如螺丝批头、套筒、接杆、万向节、偏心齿轮等,用来连接拧紧工具(如扭力扳手、气动扳手、电子扭力扳手等)的驱动端与受力工件,使得扭力从拧紧工具的驱动端通过上述工具传递到工件端,同时确保拧紧质量的高效利用、传递准确。套筒是指套筒扳手的简称。因其是套在各类扳手之上并且形如筒状,故被俗称为套筒,是常用的生产、维修、生活工具。套筒扳手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空间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螺丝批头,通常指安装到电钻、电动扳手等工具上面用来拧螺丝的螺丝刀头。批头按不同的头型可以分为一字、十字、米字、星型、方头、六角头、Y型头部等等,其中一字和十字是装配中最常用的。这些装配工具的设计和加工,为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刚性、韧性和经济性,通常会使用到各种钢材,如铬钒钢、铬钼钢、45碳钢等等,但这些材料和设计方案在发挥拧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新的问题,即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的拧紧工艺,如在逼仄空间内的拧紧,存在工具在拧紧过程中磨损工件非装配区或者光洁表面,引发质量问题;甚至这些金属工具会接触到附近带电区域,导致短路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和电子电力等行业。针对以上问题,业内通常做法是在这些工具的非工作区域套装热塑性材质薄壁硬壳(如聚乙烯等)或者塑封,以热塑性材质的薄壁外壳应用最为普遍,如图1所示。其中标号1为直批头,标号2表示绝缘外壳。对于热塑性材质(例如聚乙烯)的薄壁外壳,可选用额外加工模具注塑成型或者和传统机床加工的方式实现。考虑到市场上品牌众多的套筒、批头,在设计方案上差异较大,为降低加工成本,市场基本上会采用传统的减材加工方式进行制作,即选用热塑材质(如聚乙烯)圆棒材,按照壳体轴向设计长度的1.1-1.3倍进行切割,分段,然后上数控铣床,通过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对棒材进行内孔加工,通过多次进给铣削(每次铣削棒材半径的5%左右),逐步将棒材内腔“掏空”,仅保留薄壁外壳(厚度约0.5mm-1.0mm),然后在薄壁外壳体的端部钻孔(φ3mm左右),允许工具上的卡珠能够嵌入薄壁外壳的孔内,确保外壳不易从工具上脱落。但上述制作过程产生的废品率相对较高(20%),材料的利用率非常低(0.1%-3%),工具外径越大,棒料的材料利用率越低,交期较长(单管只能单机加工,以20cm壳体长度为例,工时约为1.5h),对操作人员和机床操作都提出较高的加工水平要求。因此为确保外壳能够正常得从套筒或者接杆工具上装配、拆除,上述机加工方式实现的薄壁外壳只适用于“直杆”结构的拧紧工具,如图2所示,针对有弯角的弯头工具3或者复杂构面的结构,则无法实现生产和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包括适配到工具本体的绝缘护套本体,绝缘护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所述装配工具的空腔,所述绝缘护套本体采用上下分体或者左右分体结构,其中: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护套和下护套,上护套与下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并且在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左右分体结构包括左护套和右护套,左护套和右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在所述左护套和右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优选地,所述装配工具为螺丝批头、套筒、接杆、万向节、偏心齿轮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左右分体结构的绝缘护套本体上,在左护套和右护套嵌套结合后还设置一卡箍套在绝缘护套本体上,将左护套和右护套进行二次固定。优选地,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的嵌套结合位置以及左护套和右护套嵌套结合的位置,其尺寸小于1mm。优选地,所述卡圈为C型弹性卡圈。优选地,所述绝缘护套本体为聚乙烯塑料件、ABS塑料件或者尼龙塑料件。优选地,所述绝缘护套本体采用SLA光固化打印成型。由以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的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可适用管径大小不同、直杆、异形和有任意弯角的产品,一次性出货,成本对产品造型不敏感,对壳体内壁局部区域凸点防跟转的设计方案可以基本实现100%复原,峰值成本约为铣削方式成本的60%,而且造型越复杂,相对传统方式的成本优势越显著。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一字型批头非工作区域外设聚乙烯外壳的示意图;图2是弯角装配工具的外轮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一字型批头外设绝缘护套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弯角工具适用的绝缘护套的示意图,其中绝缘护套采用上下分体结构;图5是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弯角工具适用的另一绝缘护套的示意图,其中绝缘护套采用左右分体结构。附图标记:直批头1、绝缘外壳2、弯头3、左护套4、右护套5、上护套6、下护套7、卡槽101、卡圈102、卡箍10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结合图3-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旨在针对现有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在制作和适用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制作过程和成本以及对弯头等复杂工具的适配问题上,提出通过分体式设计的绝缘护套结构,其中装配工具为螺丝批头、套筒、接杆、万向节、偏心齿轮或者其他适于适配连接拧紧工具(如扭力扳手、气动扳手、电子扭力扳手等)的驱动端进行扭力传递的工具。结合图3-5所示实例的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包括适配到工具本体的绝缘护套本体,绝缘护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所述装配工具的空腔。绝缘护套本体采用上下分体结构,如图4所示;或者采用左右分体结构,如图5所示。上下分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到工具本体的绝缘护套本体,绝缘护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所述装配工具的空腔,所述绝缘护套本体采用上下分体或者左右分体结构,其中:/n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护套和下护套,上护套与下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并且在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n左右分体结构包括左护套和右护套,左护套和右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在所述左护套和右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到工具本体的绝缘护套本体,绝缘护套本体内部形成容纳所述装配工具的空腔,所述绝缘护套本体采用上下分体或者左右分体结构,其中:
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护套和下护套,上护套与下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并且在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
左右分体结构包括左护套和右护套,左护套和右护套在结合的部位形成卡槽配合,并且部分嵌套地结合,在所述左护套和右护套位于同一截面的外周上设置至少一组凹槽,每一组凹槽内可移除地安装卡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具用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具为螺丝批头、套筒、接杆、万向节、偏心齿轮中的一种,尤其是弯头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孙中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