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39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包括内壳体、上壳体、下壳体和安装板,所述下壳体内置空腔,且所述内壳体通过连接件设置在下壳体的内腔,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卡合安装有缓冲板,且所述缓冲板的底端与下壳体的横向内壁贴合接触,所述下壳体的横向内壁上挖设有多组等距排列的竖向螺纹通孔,且所述安装板上挖设有与下壳体相适配的螺纹孔,且所述下壳体通过固定螺丝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和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橡胶柱,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该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不仅可对温度传感器形成有效缓冲保护,且有利于温度传感器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
本技术属于温度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
技术介绍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不少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温度传感器由其壳体对内部元器件进行保护,因而对壳体抗冲击强度要求较高,一般壳体在受到外部撞击时会损坏温度传感器,从而不能准确传递信号。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包括内壳体、上壳体、下壳体和安装板,所述下壳体内置空腔,且所述内壳体通过连接件设置在下壳体的内腔,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卡合安装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底端与下壳体的横向内壁贴合接触,所述下壳体的横向内壁上挖设有多组等距排列的竖向螺纹通孔,且所述安装板上挖设有与下壳体相适配的螺纹孔,且所述下壳体通过固定螺丝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和下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橡胶柱,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包括合金、压力弹簧、支撑板和海绵铜,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固定粘接有海绵铜,且所述合金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合金和支撑板之间固定焊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压力弹簧,且空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合金、支撑板和海绵铜上挖设有相应的排线孔,且排线孔内壁安装有防水密封垫圈。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伸缩杆和连接弹簧,所述下壳体的四组竖向内壁均固定焊接有两组位置对称的伸缩杆,且位于同一竖向内壁的两组伸缩杆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有一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下壳体的竖向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两组与伸缩杆相适配的连接弹簧,且两组所述连接弹簧分别位于两组伸缩杆的外围侧。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框一,且所述连接框一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减震器,四组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均与下壳体的横向内壁固定焊接;所述下壳体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与连接框一相适配的连接框二,且所述连接框一的下半部分与连接框二滑动紧贴,且所述连接框二的顶端固定焊接有减震条板,所述减震条板的顶端与上壳体的底端固定粘接。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连接框二的侧面开设有多组散热孔,且多组散热孔内壁均固定粘接有防尘网,且所述下壳体的连接框二的侧面开设有与内壳体相适配的另一组排线孔,且排线孔内固定粘接有防水密封垫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在受到外部撞击时,减震条板和减震器的配合使用可对下壳体内的内壳体形成一次缓冲保护,且缓冲板、连接弹簧和伸缩杆可对内壳体形成二次缓冲保护,可有效避免内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因外部撞击而损坏;且内壳体内设置的压力弹簧可对温度传感器形成有效缓冲,有利于保护其内部的温度传感器;且连接件位置可调整,使得下壳体可安装不同尺寸的内壳体,有利于提高把整体的适用性;海绵铜和冷却介质有利于温度传感器的散热,且下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和增长使用寿命;橡胶柱使得安装板与下壳体不直接接触,当安装位置受潮或漏雨时,可避免温度传感器受潮;该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不仅可对温度传感器形成有效缓冲保护,且有利于温度传感器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壳体的剖视图。图中:1内壳体、2上壳体、3下壳体、4安装板、5橡胶柱、6固定螺丝、7合金、8压力弹簧、9支撑板、10海绵铜、11连接板、12伸缩杆、13连接弹簧、14连接框一、15减震器、16连接框二、17减震条板、18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包括内壳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安装板4,所述下壳体3内置空腔,且所述内壳体1通过连接件18设置在下壳体3的内腔,所述下壳体3的内腔卡合安装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底端与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贴合接触,所述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上挖设有多组等距排列的竖向螺纹通孔,且所述安装板4上挖设有与下壳体3相适配的螺纹孔,且所述下壳体3通过固定螺丝6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4和下壳体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橡胶柱6,所述固定螺丝6可选用沉头螺栓,且缓冲板位于固定螺丝6的上方,所述下壳体3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2。具体的,所述内壳体1包括合金7、压力弹簧8、支撑板9和海绵铜10,所述支撑板9的内侧固定粘接有海绵铜10,且所述合金7与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合金7和支撑板9之间固定焊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压力弹簧8,且空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合金7、支撑板9和海绵铜10上挖设有相应的排线孔,且排线孔内壁安装有防水密封垫圈,防水密封垫圈可有效避免雨水等进入内壳体1影响温度传感器正常作业。具体的,所述连接件18包括连接板11、伸缩杆12和连接弹簧13,所述下壳体3的四组竖向内壁均固定焊接有两组位置对称的伸缩杆12,且位于同一竖向内壁的两组伸缩杆12的另一端均固定焊接有一组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和下壳体3的竖向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两组与伸缩杆12相适配的连接弹簧13,且两组所述连接弹簧13分别位于两组伸缩杆12的外围侧,且所述连接弹簧13安装时处于压缩状态,即连接弹簧13设置有预紧力,有利于内壳体1的固定。具体的,所述上壳体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框一14,且所述连接框一14的底端的四角处均固定焊接有减震器15,四组所述减震器15的另一端均与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固定焊接;所述下壳体3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与连接框一14相适配的连接框二16,且所述连接框一14的下半部分与连接框二16滑动紧贴,所述连接框一14外围侧的长宽与连接框二16内围侧的长宽一致,且所述连接框二16的顶端固定焊接有减震条板17,所述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包括内壳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内置空腔,且所述内壳体(1)通过连接件(18)设置在下壳体(3)的内腔,所述下壳体(3)的内腔卡合安装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底端与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贴合接触,所述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上挖设有多组等距排列的竖向螺纹通孔,且所述安装板(4)上挖设有与下壳体(3)相适配的螺纹孔,且所述下壳体(3)通过固定螺丝(6)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4)和下壳体(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橡胶柱(5),所述下壳体(3)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包括内壳体(1)、上壳体(2)、下壳体(3)和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内置空腔,且所述内壳体(1)通过连接件(18)设置在下壳体(3)的内腔,所述下壳体(3)的内腔卡合安装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底端与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贴合接触,所述下壳体(3)的横向内壁上挖设有多组等距排列的竖向螺纹通孔,且所述安装板(4)上挖设有与下壳体(3)相适配的螺纹孔,且所述下壳体(3)通过固定螺丝(6)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板(4)和下壳体(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橡胶柱(5),所述下壳体(3)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包括合金(7)、压力弹簧(8)、支撑板(9)和海绵铜(10),所述支撑板(9)的内侧固定粘接有海绵铜(10),且所述合金(7)与支撑板(9)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合金(7)和支撑板(9)之间固定焊接有多组等距排列的压力弹簧(8),且空腔内设置有冷却介质,所述合金(7)、支撑板(9)和海绵铜(10)上挖设有相应的排线孔,且排线孔内壁安装有防水密封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传感器用耐冲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8)包括连接板(11)、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雄微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