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735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该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水循环管,所述水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相连,所述水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相连,且所述水循环管的内腔与所述水箱的内腔相连通;隔热箱,所述隔热箱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隔热箱具有进气口;尾气管,所述尾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尾气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隔热箱和所述水箱内,所述尾气管与所述水循环管贴合。该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回收热量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本申请属于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将其排放到大气中会使能源白白损失掉。为了避免能源的浪费,目前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对锅炉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然而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对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低,且回收形式单一。因此,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回收热量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回收热量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该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水循环管,所述水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相连,所述水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相连,且所述水循环管的内腔与所述水箱的内腔相连通;隔热箱,所述隔热箱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隔热箱具有进气口;尾气管,所述尾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尾气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隔热箱和所述水箱内,所述尾气管与所述水循环管贴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锅炉尾气从进气口进入尾气管中,然后沿着尾气管流动,水箱中的液体通过水循环管进行循环,循环中的液体利用尾气管与水循环管贴合导热的特性将尾气管中的锅炉尾气中的热量吸收。进一步地,通过隔热箱与水箱相连可以使水箱中的液体吸收尾气管中传递到隔热箱与水箱中的锅炉尾气中的热量,进而可以提高对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从而改善热量的回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水箱、110-第一连接口、120-第二连接口、130-进水口、140-出水口、141-出水口阀门、200-水循环管、300-隔热箱、310-进气口、400-尾气管、410-第一管段、420-第二管段、510-旁通管、520-三通阀、530-热电转换件、540-蓄电池、550-滤网棉、560-增压机、570-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该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100、水循环管200、隔热箱300以及尾气管400。水箱100中装有可以吸热的液体,吸热液体可以是水或者是其他可以吸热的液体。可选地,水箱100中装有水,一方面,水具有良好的吸热性能,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吸热液体,水的来源更为广泛,且成本较低。此外,水箱100设有第一连接口110和第二连接口120,水箱100的第一连接口110和第二连接口120为下述的部件提供连接基础。进一步地,水箱100设有进水口130和出水口140,出水口140设有出水口阀门141。当水箱100中的液体满足使用要求后,操作人员可以打开设置于出水口140的出水口阀门141将水箱100中的液体排出以供使用;当需要对水箱100中的液体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可以打开设置于水箱100上的进水口130与出水口阀门141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水箱100中的液体进行更换。水循环管20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口110相连,水循环管20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口120相连,且水循环管200的内腔与水箱100的内腔相连通。基于此,水箱100中的液体可以通过水循环管200进行循环,从而有利于水箱100中的液体对锅炉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存储。隔热箱300与水箱100相连,隔热箱300具有进气口310。隔热箱300与水箱100相连可以使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部件之间的布局更加紧凑,从而减小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将进气口310设置于隔热箱300可以避免进入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锅炉尾气热量散入到大气中去,从而提高对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尾气管400的第一端与进气口310相连,尾气管400的一部分位于隔热箱300和水箱100内,尾气管400与水循环管200贴合。锅炉尾气从进气口310进入到尾气管400中,位于隔热箱300和水箱100内的那一部分尾气管400可以将锅炉尾气中的热量传递到水箱100中的液体中,以此来对锅炉中的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可以提高对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进一步地,将尾气管400与水循环管200贴合进而增大热量传递面积,可以避免尾气管400在传递过程中散失过多的热量,以此来提高对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锅炉尾气从进气口310进入尾气管400中,然后沿着尾气管400流动,水箱100中的液体通过水循环管200进行循环,循环中的液体利用尾气管400与水循环管200贴合导热的特性将尾气管400中的锅炉尾气中的热量吸收。进一步地,通过隔热箱300与水箱100相连可以使水箱100中的液体吸收尾气管400传递到隔热箱300与水箱100中的锅炉尾气中的热量,进而可以提高对锅炉尾气中热量的回收率,从而改善热量的回收效果。进一步地,隔热箱300的一部分位于水箱100内,进气口310位于水箱100之外。隔热箱300的一部分位于水箱100内可以减小隔热箱300露出到外部环境中的体积,进而减小整个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体积,有利于实现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小型化。进一步地,从进气口310进入尾气管400的锅炉尾气中的热量会有一部分通过尾气管400传递到隔热箱300内,而将隔热箱300的一部分设于水箱100内可以使水箱100内的液体对传递到隔热箱300内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防止锅炉尾气中的热量出现过多的散失,进而有效地利用资源。进一步地,将进气口310设置于水箱100外可以方便锅炉的尾气出口与该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进气口310连接,进而实现对锅炉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一种实施例中,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旁通管510和三通阀520,尾气管400包括第一管段410和第二管段420,三通阀520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管段410的一端与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箱(100),所述水箱(100)设有第一连接口(110)和第二连接口(120);/n水循环管(200),所述水循环管(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10)相连,所述水循环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20)相连,且所述水循环管(200)的内腔与所述水箱(100)的内腔相连通;/n隔热箱(300),所述隔热箱(300)与所述水箱(100)相连,所述隔热箱(300)具有进气口(310);/n尾气管(400),所述尾气管(400)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310)相连,所述尾气管(4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隔热箱(300)和所述水箱(100)内,所述尾气管(400)与所述水循环管(200)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100),所述水箱(100)设有第一连接口(110)和第二连接口(120);
水循环管(200),所述水循环管(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110)相连,所述水循环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20)相连,且所述水循环管(200)的内腔与所述水箱(100)的内腔相连通;
隔热箱(300),所述隔热箱(300)与所述水箱(100)相连,所述隔热箱(300)具有进气口(310);
尾气管(400),所述尾气管(400)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310)相连,所述尾气管(4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隔热箱(300)和所述水箱(100)内,所述尾气管(400)与所述水循环管(200)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3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水箱(100)内,所述进气口(310)位于所述水箱(100)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旁通管(510)和三通阀(520),所述尾气管(400)包括第一管段(410)和第二管段(420),所述三通阀(520)设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管段(410)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310)相连,所述第一管段(41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管段(4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所述旁通管(510)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佳任红星刘娇王子君段玉强杨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