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35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导风管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端与出风管固定连接,且外壳体底部与支架固定连接,同时支架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固定块,且轴流风扇的两端通过固定块安装在支架上,同时轴流风扇的出口与进风管固定连接,进风管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底部开设的开孔中;所述导风管上端与上安装部固定连接,且导风管下端与下安装部固定连接,同时导风管外侧设置有空冷盘管,空冷盘管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该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导风管的周向位置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出风口,气流从出风口中排出,均匀喷射在空冷盘管的内部侧壁上,对空冷盘管内部的流体进行均匀的风冷换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空冷式换热器设备科技
,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空冷式换热器(简称空冷器)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风机强制空气横掠翅片管外,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或冷凝的换热设备;空冷器单元由翅片管束、风机、框架三个基本部分和百叶窗、检修平台、梯子等辅助部分组成;使用自然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减少工业污水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热电厂、多晶硅、聚氯乙烯、冶金、水泥生产线、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等,现有技术的空冷式换热器,对盘管内部的液体散热效果不好,存在改进的空间。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所述导风管、空冷盘管和轴流风扇具有导风管的周向位置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出风口,气流从出风口中排出,均匀喷射在空冷盘管的内部侧壁上,对空冷盘管内部的流体进行均匀的风冷换热工作,提高换热器本体对空冷盘管内部流体的散热效果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导风管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端与出风管固定连接,且外壳体底部与支架固定连接,同时支架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架上安装有固定块,且轴流风扇的两端通过固定块安装在支架上,同时轴流风扇的出口与进风管固定连接,进风管固定安装在外壳体底部开设的开孔中;所述导风管上端与上安装部固定连接,且导风管下端与下安装部固定连接,同时导风管外侧设置有空冷盘管,空冷盘管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且空冷盘管左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优选的,所述空冷盘管、外壳体与底座组合在一起形成换热器本体,且外壳体的剖面为正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空冷盘管是由金属材质做成的弹簧形结构,且空冷盘管盘旋在导风管的外侧,空冷盘管通过其上的固定柱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导风管的表面开设有倾斜面,且导风管是由金属材质做成的剖面为正六边形的结构,同时导风管的周向位置均匀开设有出风口。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均匀开设有多组气孔,且气孔分布在出风管的外侧周向位置,并且出风管与进风管的内部均开设有正六边形的安装槽。优选的,所述支架设置为四组均匀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外侧四个侧壁上,且四组支架的底部与圆形设置的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安装部插接在出风管内部,且下安装部插接在进风管内部,同时上安装部、下安装部与导风管组合在一起形成导风装置,导风管内部开设有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空冷盘管在换热器本体内部弹簧形设置,提高高温流体在空冷盘管内部的停留时间,增加换热器本体对高温流体的风冷效果;2.导风管的周向位置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出风口,气流从出风口中排出,均匀喷射在空冷盘管的内部侧壁上,对空冷盘管内部的流体进行均匀的风冷换热工作,提高换热器本体对空冷盘管内部流体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导风管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B-B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1、换热器本体;2、出液管;3、空冷盘管;4、导风管;5、固定柱;6、外壳体;7、进液管;8、进风管;9、支架;10、固定块;11、轴流风扇;12、底座;13、开孔;14、下安装部;15、上安装部;16、出风管;17、空腔;18、倾斜面;19、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导风管4和外壳体6,外壳体6上端与出风管16固定连接,且外壳体6底部与支架9固定连接,同时支架9底部与底座12固定连接,支架9上安装有固定块10,且轴流风扇11的两端通过固定块10安装在支架9上,同时轴流风扇11的出口与进风管8固定连接,支架9设置为四组均匀固定连接在外壳体6的外侧四个侧壁上,且四组支架9的底部与圆形设置的底座12固定连接;进风管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6底部开设的开孔13中;空冷盘管3、外壳体6与底座12组合在一起形成换热器本体1,且外壳体6的剖面为正方形结构;外壳体6的上端均匀开设有多组气孔,且气孔分布在出风管16的外侧周向位置,并且出风管16与进风管8的内部均开设有正六边形的安装槽;空冷盘管3是由金属材质做成的弹簧形结构,且空冷盘管3盘旋在导风管4的外侧,空冷盘管3通过其上的固定柱5固定连接在外壳体6的内壁上;上安装部15插接在出风管16内部,且下安装部14插接在进风管8内部,同时上安装部15、下安装部14与导风管4组合在一起形成导风装置,导风管4内部开设有空腔17;导风管4上端与上安装部15固定连接,且导风管4下端与下安装部14固定连接,同时导风管4外侧设置有空冷盘管3,导风管4的表面开设有倾斜面18,且导风管4是由金属材质做成的剖面为正六边形的结构,同时导风管4的周向位置均匀开设有出风口19;空冷盘管3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且空冷盘管3左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如图1所示:空冷盘管3在换热器本体1内部弹簧形设置,提高高温流体在空冷盘管3内部的停留时间,增加换热器本体1对高温流体的风冷效果,对空冷盘管3进行风冷换热完毕的气流可通过出风管16排出外界,也可通过换热器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气孔排出到外界;如图1-2和图4-5所示:空冷盘管3盘旋设置在导风管4的外侧,导风管4的周向位置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出风口19,气流从出风口19中排出,均匀喷射在空冷盘管3的内部侧壁上,对空冷盘管3内部的流体进行均匀的风冷换热工作。在使用该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时,高温流体通过进液管7进入到空冷盘管3内部,并从出液管2中流出来,流体在空冷盘管3内部进行流动,此时启动轴流风扇11的外接开关,轴流风扇11将气流加速后通过进风管8进入到导风管4内部,并从导风管4周向位置的出风口19中喷出来,气流喷射在空冷盘管3的内侧,对盘旋设置导风管4外侧的空冷盘管3进行均匀的风冷作业,提高对高温流体的冷却效果;这就是该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工作的整个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导风管(4)和外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上端与出风管(16)固定连接,且外壳体(6)底部与支架(9)固定连接,同时支架(9)底部与底座(12)固定连接,支架(9)上安装有固定块(10),且轴流风扇(11)的两端通过固定块(10)安装在支架(9)上,同时轴流风扇(11)的出口与进风管(8)固定连接,进风管(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6)底部开设的开孔(13)中;/n所述导风管(4)上端与上安装部(15)固定连接,且导风管(4)下端与下安装部(14)固定连接,同时导风管(4)外侧设置有空冷盘管(3),空冷盘管(3)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且空冷盘管(3)左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包括导风管(4)和外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上端与出风管(16)固定连接,且外壳体(6)底部与支架(9)固定连接,同时支架(9)底部与底座(12)固定连接,支架(9)上安装有固定块(10),且轴流风扇(11)的两端通过固定块(10)安装在支架(9)上,同时轴流风扇(11)的出口与进风管(8)固定连接,进风管(8)固定安装在外壳体(6)底部开设的开孔(13)中;
所述导风管(4)上端与上安装部(15)固定连接,且导风管(4)下端与下安装部(14)固定连接,同时导风管(4)外侧设置有空冷盘管(3),空冷盘管(3)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且空冷盘管(3)左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盘管(3)、外壳体(6)与底座(12)组合在一起形成换热器本体(1),且外壳体(6)的剖面为正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的空冷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盘管(3)是由金属材质做成的弹簧形结构,且空冷盘管(3)盘旋在导风管(4)的外侧,空冷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沅江传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