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LED灯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24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光LED灯珠,包括主体和灯杯,所述主体一端设有灯珠芯片,所述主体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和负引脚,所述正引脚和负引脚分别与灯珠芯片正负极连接,所述灯珠芯片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和第二聚光罩,所述第一聚光罩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的弧度;所述灯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灯杯环绕灯珠芯片放置,所述灯杯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所述第一聚光环靠近灯珠芯片,所述第一聚光环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的开合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光LED灯珠,首先通过多级聚光罩对灯珠芯片射出的光进行反复折射聚拢,再通过四周多级聚光环协同收拢光线,可以显著提升聚光率,使LED灯珠更加明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光LED灯珠
本技术涉及LED灯珠
,尤其涉及一种聚光LED灯珠。
技术介绍
LED发光二极管(即LED灯组)已被全球公认为最高效的人造照明技术。具有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光源的性能也越来越好。但是,LED灯在工作的时候,光源发出的光会向四周扩散,达不到聚光效果,(换几句话,LED灯光的出射光无法大面积到达待照面)使得LED灯珠较为暗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光LED灯珠,可以显著提升聚光率,使LED灯珠更加明亮。本技术公开的聚光LED灯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光LED灯珠,包括主体和灯杯,所述主体一端设有灯珠芯片,所述主体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和负引脚,所述正引脚和负引脚分别与灯珠芯片正负极连接,所述灯珠芯片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和第二聚光罩,所述第一聚光罩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的弧度;所述灯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灯杯环绕灯珠芯片放置,所述灯杯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所述第一聚光环靠近灯珠芯片,所述第一聚光环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的开合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均涂覆有反光涂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杯呈锥形台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正引脚和负引脚侧壁均设有弧形散热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正引脚的长度大于负引脚的长度。本技术公开的聚光LED灯珠的有益效果是:主体一端设有灯珠芯片,主体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和负引脚,正引脚和负引脚分别与灯珠芯片正负极连接,灯珠芯片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和第二聚光罩,第一聚光罩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的弧度;灯杯与主体固定连接,灯杯环绕灯珠芯片放置,灯杯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第一聚光环靠近灯珠芯片,第一聚光环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的开合角。首先通过多级聚光罩对灯珠芯片射出的光进行反复折射聚拢,再通过四周多级聚光环协同收拢光线,可以显著提升聚光率,使LED灯珠更加明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聚光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聚光LED灯珠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聚光LED灯珠,包括主体10和灯杯20。主体10一端设有灯珠芯片11,主体10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12和负引脚13,正引脚12和负引脚13分别与灯珠芯片11正负极连接,灯珠芯片11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14和第二聚光罩15,第一聚光罩14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15的弧度。灯杯20与主体10固定连接,灯杯20环绕灯珠芯片11放置,灯杯20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21和第二聚光环22,第一聚光环21靠近灯珠芯片11,第一聚光环21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22的开合角。首先通过多级聚光罩对灯珠芯片11射出的光进行反复折射聚拢,再通过四周多级聚光环协同收拢光线,可以显著提升聚光率,使LED灯珠更加明亮。较佳的,第一聚光环21和第二聚光环22均涂覆有反光涂层,可以进一步提升光取出效率,增加明亮程度。灯杯20呈锥形台状,提升灯杯20的牢固性,使其更加稳固的固定于主体10端面上。正引脚12和负引脚13侧壁均设有弧形散热片16。灯珠芯片11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通常会快速传递至金属材质的正引脚12和负引脚13,因此,弧形散热片16可以增大两根引脚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提升二者的散热速率。正引脚12的长度大于负引脚13的长度,便于用户识别正、负极。本技术提供一种聚光LED灯珠,主体一端设有灯珠芯片,主体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和负引脚,正引脚和负引脚分别与灯珠芯片正负极连接,灯珠芯片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和第二聚光罩,第一聚光罩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的弧度;灯杯与主体固定连接,灯杯环绕灯珠芯片放置,灯杯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第一聚光环靠近灯珠芯片,第一聚光环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的开合角。首先通过多级聚光罩对灯珠芯片射出的光进行反复折射聚拢,再通过四周多级聚光环协同收拢光线,可以显著提升聚光率,使LED灯珠更加明亮。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光LED灯珠,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端设有灯珠芯片,所述主体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和负引脚,所述正引脚和负引脚分别与灯珠芯片正负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芯片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和第二聚光罩,所述第一聚光罩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的弧度;/n还包括灯杯,所述灯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灯杯环绕灯珠芯片放置,所述灯杯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所述第一聚光环靠近灯珠芯片,所述第一聚光环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的开合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LED灯珠,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端设有灯珠芯片,所述主体另一端嵌设有正引脚和负引脚,所述正引脚和负引脚分别与灯珠芯片正负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芯片外部依次罩设有第一聚光罩和第二聚光罩,所述第一聚光罩的弧度大于第二聚光罩的弧度;
还包括灯杯,所述灯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灯杯环绕灯珠芯片放置,所述灯杯内壁设有第一聚光环和第二聚光环,所述第一聚光环靠近灯珠芯片,所述第一聚光环的开合角大于第二聚光环的开合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善苏微微苏孝彪刘中英占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昭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