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40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包括:灯座、LED灯珠、灯罩,所述灯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ED灯珠和灯罩,所述LED灯珠位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灯座内设置有腔体,所述灯座顶壁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腔体与所述灯罩通过透气孔连通,所述灯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除尘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灯
,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
技术介绍
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LED灯珠在长时间使用后,就会发热,现有的LED灯珠散热效率低,发热会导致LED灯珠烧坏,影响LED灯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以解决LED灯珠在长时间使用后,就会发热,现有的LED灯珠散热效率低,发热会导致LED灯珠烧坏,影响LED灯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包括:灯座、LED灯珠、灯罩,所述灯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ED灯珠和灯罩,所述LED灯珠位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灯座内设置有腔体,所述灯座顶壁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腔体与所述灯罩通过透气孔连通,所述灯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口。优选的,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散热除尘装置,所述散热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滑板、第一卡块、卡柱,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能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往复滑动,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所述滑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滑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由两个水平的直线凹槽和两个对称的半弧形凹槽首尾相接组成,所述滑板上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一排水平方向上均匀间隔的卡柱;所述滑板与所述散热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能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往复滑动,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槽,所述动力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卡装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动力箱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的侧壁与毛刷连接,所述毛刷与所述过滤网接触,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侧壁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能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动力箱的壁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上同轴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外圆周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弧形卡槽,所述卡柱能卡装在所述弧形卡槽内,所述滑板远离所述卡柱的一侧与第三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与竖直方向的风板连接。优选的,所述灯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优选的,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灯座的侧壁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灯座底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位于所述透气孔下方,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腔体内壁连接,所述内齿轮的圆心处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壁与所述腔体内壁通过第四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与第一转杆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转杆另一端与竖直方向的第二转轴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另一端与第二转杆一端垂直连接,第二转轴上同轴连接有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与所述内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杆上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固定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能在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所述移动块顶端设置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与第一转杆相平行,所述第五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另一端与导向杆的中间处垂直连接,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二转杆另一端上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第五连接杆靠近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顶端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朝向所述透气孔,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驱动泵和电磁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包括:灯座、LED灯珠、灯罩,所述灯座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ED灯珠和灯罩,所述LED灯珠位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灯座内设置有腔体,所述灯座顶壁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腔体与所述灯罩通过透气孔连通,所述灯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口。当LED灯珠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热量通过透气孔与腔体内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达到降温的作用,散热口使得腔体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起到对LED灯珠散热的作用,过滤网能防止灰尘进入,影响灯珠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腔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固定板及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动力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处放大图;图8为导向杆及滑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灯座,2-LED灯珠,3-灯罩,4-腔体,5-透气孔,6-散热口,7-过滤网,8-第一固定板,9-第一滑槽,10-滑板,11-第一卡槽,12-第一卡块,13-环形凹槽,131-直线凹槽,132-半弧形凹槽,14-卡柱,15-第二固定板,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8-第二滑槽,19-动力箱,20-第二卡槽,21-第二卡块,22-第一电机,23-第一锥齿轮,24-第一转轴,25-第二锥齿轮,26-毛刷,27-滑块,28-圆板,29-弧形卡槽,30-第三连接杆,31-风板,32-开口,33-密封板,34-把手,35-通孔,36-内齿轮,37-第二电机,38-第四连接杆,39-第一转杆,40-第二转轴,41-第二转杆,42-圆柱齿轮,43-固定杆,44-第三滑槽,45-移动块,46-第五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LED灯珠(2)、灯罩(3),所述灯座(1)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ED灯珠(2)和灯罩(3),所述LED灯珠(2)位于所述灯罩(3)内,所述灯座(1)内设置有腔体(4),所述灯座(1)顶壁设置有若干透气孔(5),所述腔体(4)与所述灯罩(3)通过透气孔(5)连通,所述灯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LED灯珠(2)、灯罩(3),所述灯座(1)的顶端分别设置有LED灯珠(2)和灯罩(3),所述LED灯珠(2)位于所述灯罩(3)内,所述灯座(1)内设置有腔体(4),所述灯座(1)顶壁设置有若干透气孔(5),所述腔体(4)与所述灯罩(3)通过透气孔(5)连通,所述灯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6)上设置有过滤网(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4)内设置有散热除尘装置,所述散热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8)、滑板(10)、第一卡块(12)、卡柱(14),
所述腔体(4)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8)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体(4)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设置有滑板(10),所述滑板(10)能在所述第一滑槽(9)内往复滑动,所述第一滑槽(9)的侧壁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槽(11),所述滑板(1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12),所述第一卡块(12)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内,所述滑板(1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凹槽由两个水平的直线凹槽(131)和两个对称的半弧形凹槽(132)首尾相接组成,所述滑板(10)上位于所述环形凹槽(13)内设置有一排水平方向上均匀间隔的卡柱(14);
所述滑板(10)与所述散热口(6)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一固定板(8)顶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5)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杆(16)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5)底端通过第二连接杆(17)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5)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滑槽(18),所述第二滑槽(18)内设置有动力箱(19),所述动力箱(19)能在所述第二滑槽(18)内往复滑动,所述第二滑槽(18)的侧壁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槽(20),所述动力箱(19)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21),所述第二卡块(21)卡装在所述第二卡槽(20)内,所述动力箱(19)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23)同轴连接,所述动力箱(19)内设置有第一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24)上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一锥齿轮(2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一转轴(24)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19)的侧壁与毛刷(26)连接,所述毛刷(26)与所述过滤网(7)接触,所述第一转轴(24)另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箱(19)侧壁与滑块(27)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7)能在所述环形凹槽(13)内滑动,所述第一转轴(24)与所述动力箱(19)的壁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4)靠近所述滑块(27)的一端上同轴连接有圆板(2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善苏孝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昭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