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19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水分离器,包括:壳体;外通气端,设置于壳体上;防水透气膜和滤网,两者叠放在一起,并布置于壳体的内腔中;挡止台阶,一体设置于壳体上,具有朝向外通气端的台阶面;防水透气膜压装在台阶面上,滤网压装在防水透气膜外侧;滤网固定结构,位于滤网外侧,通过向内压装滤网,以将滤网和防水透气膜压装固定在台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水分离器中,在壳体上一体设置挡止台阶,在将防水透气膜和滤网装入壳体中时,可以,可利用滤网固定结构将防水透气膜和滤网直接压装在台阶面上时,整体压装固定方便,不需要再预先内置固定块等结构,安装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到稳压阀稳定供气气路的气体压力值,以前采用的膜片式稳压阀,但是,这种膜片式稳压阀需要定期更换阀芯及膜片,使得稳压阀使用、维护成本高,而且,膜片式稳压阀需要人工调节出口压力,导致膜片式稳压阀在使用时操作较为复杂,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出口压力值不稳定的情况,影响稳压效果。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85250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气体稳压阀,其阀体内部设置活塞,活塞和阀体之间设置有左右两处密封圈,左右两处密封圈使得活塞在阀体内部分隔出左腔室、中间腔室和右腔室,阀体的左端设入口接头,用于向左腔室输气,阀体右端设置出口接头,供右腔室中的气体排出,在活塞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通孔,该通孔连通左腔室和右腔室,这样一来,经入口接头进入的气体可以经通孔进入右腔室中,然后经出口接头排出,在入口接头上设置密封垫,活塞的左端与密封垫配合可以封堵通孔,左腔室作为背压腔工作,左腔室内部的气体向活塞施加迫使其向左移动以关闭通孔的作用力,在中间腔室中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向活塞施加迫使其向右移动以打开通孔的弹性作用力,在弹性件和气体压力配合时,可控制调节活塞和密封垫之间的开度,进而控制对气体的节流降压作用力,保证出气接头出口压力的稳定性。由于中间腔室与左腔室、右腔室均不连通,为避免中间腔室内部压力变化影响稳压阀稳压效果,在阀体上设排气孔,排气孔上设置排气接头,以将中间腔室直接与外界大气连通,这样一来,在活塞往复运动时,中间腔室内部压力为大气压,保持不变,不会影响稳压阀的稳压控制效果。如果外接环境较为干燥且较为洁净的话,通气接头可直接连通大气,如果外接环境粉尘湿度较大时,如果通气接头仍然直接连通大气的话,外接大气的水汽、粉尘杂质会顺着通气接头进入中间腔室中,使得粉尘杂质容易粘附在阀体内壁上,影响活塞移动,严重时会产生卡滞,影响活塞的移动调节效果。实际上,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防水透气阀,其可以起到过滤粉尘和防水通气的功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67170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塑料一体式防水透气阀,该防水透气阀包括导管、安装板及阀体,安装板上设有导槽以连通导管和阀体内腔,在阀体内腔中设有滤网和防水透气膜,滤网和防水透气膜通过两组连接板压装固定在阀体内部,连接板则通过固定销与阀体内壁预设有的固定块固定装配。外界的气体经滤网和防水透气膜过滤,滤网截留杂质,防水透气膜可选择性地透过空气并截留水份,实现防水透气效果。但是上述的防水透气阀的整体结构复杂,需要设置较大的阀体,并配置相应的固定块及连接板等结构来装夹固定滤网和防水透气膜,装配不方便,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透气阀内部配置固定块和连接板等结构以装夹固定滤网和防水透气膜导致整体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气水分离器的技术方案是:气水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内腔,用于在壳体安装在应用器件上时与应用器件上的相应腔体连通;外通气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使所述内腔连通外接大气;防水透气膜和滤网,两者叠放在一起,并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挡止台阶,一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具有朝向外通气端的台阶面;所述防水透气膜压装在所述台阶面上,所述滤网压装在所述防水透气膜外侧;滤网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滤网外侧,通过向内压装滤网,以将滤网和防水透气膜压装固定在所述台阶面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气水分离器中,在壳体上一体设置挡止台阶,在将防水透气膜和滤网装入壳体中时,可以,可利用滤网固定结构将防水透气膜和滤网直接压装在台阶面上时,整体压装固定方便,不需要再预先内置固定块等结构,安装简单方便。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滤网为刚性滤网。有益效果是:刚性滤网不仅方便压装固定,还可有效提高防水透气膜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壳体具有外套筒段,外套筒段的外端形成所述的外通气端,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外套筒段中,外套筒段上一体设有内凸收缩结构,在将防水透气膜和滤网由外通气端装入外套筒段时,由内凸收缩结构向内挤压所述滤网,以实现对滤网和防水透气膜的压装固定。有益效果是:在外套筒段上一体加工内凸收缩结构,通过向内挤压滤网而实现压装固定,成型方便。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内凸收缩结构设置于所述外通气端,以形成收口结构。有益效果是:采用收口结构作为内凸收缩结构,加工制作较为方便。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外套筒段相对所述壳体的中部为薄壁结构。有益效果是:外套筒段采用薄壁结构,方便加工制作收口结构。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壳体具有通气孔,通气孔形成所述的内腔,通气孔为阶梯孔,其具有内侧的小径段和外侧的大径段,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作为所述台阶面以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所述的挡止台阶,所述台阶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小径段的孔径,并小于所述大径段的孔径。有益效果是:在台阶面上设置凹槽,可扩大防水透气膜的工作面,提高通气效率。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水透气膜的厚度大于所述滤网的厚度。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壳体具有密封端,密封端设有端面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端上向内凸出布置有内连接头,内连接头用于与所述应用器件螺纹连接,以使端面密封结构与应用器件形成面密封配合。有益效果是:利用螺纹连接实现紧固装配的情况下,满足面密封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气水分离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气水分离器的半剖视图;图3为图2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未进行收口);图4为图2中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使用如图1所示气水分离器的稳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使用如图1所示气水分离器的供气集成阀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滤网,3-防水透气膜,4-收口结构,5-外套筒段,6-O型密封圈,7-内连接头,8-通气孔,81-小径段,82-大径段,83-凹槽,9-台阶面,101-稳压阀座,102-稳压阀体,103-通孔,104-气水分离器,105-稳压阀芯,106-右侧排气腔,107-右侧密封结构,108-中间通气腔,109-连通孔,110-左侧密封结构,111-左侧进气腔,201-开关阀芯,202-开关阀体,301-过滤器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气水分离器,包括:/n壳体,具有内腔,用于在壳体安装在应用器件上时与应用器件上的相应腔体连通;/n外通气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使所述内腔连通外接大气;/n防水透气膜和滤网,两者叠放在一起,并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n其特征在于,/n挡止台阶,一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具有朝向外通气端的台阶面;/n所述防水透气膜压装在所述台阶面上,所述滤网压装在所述防水透气膜外侧;/n滤网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滤网外侧,通过向内压装滤网,以将滤网和防水透气膜压装固定在所述台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水分离器,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用于在壳体安装在应用器件上时与应用器件上的相应腔体连通;
外通气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内腔连通,以使所述内腔连通外接大气;
防水透气膜和滤网,两者叠放在一起,并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
其特征在于,
挡止台阶,一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具有朝向外通气端的台阶面;
所述防水透气膜压装在所述台阶面上,所述滤网压装在所述防水透气膜外侧;
滤网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滤网外侧,通过向内压装滤网,以将滤网和防水透气膜压装固定在所述台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刚性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外套筒段,外套筒段的外端形成所述的外通气端,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外套筒段中,外套筒段上一体设有内凸收缩结构,在将防水透气膜和滤网由外通气端装入外套筒段时,由内凸收缩结构向内挤压所述滤网,以实现对滤网和防水透气膜的压装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杨亚青冯楠张凯毛利亚刘建军夏红升胡丽敏李远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