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少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04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压板;压板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周侧面与壳体螺纹配合;壳体相邻两底部周侧面均开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内部阵列均开有第一卡槽;第一弧形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的卡件;壳体远离两第一弧形槽两侧均开有第二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内部阵列均开有与卡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壳体两侧的卡件,并与相邻侧面的壳体相互卡接,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时造成爆模、跑模的情况,同时转动螺纹杆,由于壳体通过卡件与其他壳体卡接,从而使得压板上移,降低了拆模板难度,减小了模壳的损坏概率,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建筑设备及工具的快速发展。模壳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周转工具,通常用于密肋楼板的建筑施工中,它不仅解决了密肋楼盖的强度低、施工工艺繁琐、施工工期长、易破损等问题,还降低了施工成本。现有的塑料模壳在施工时不易定位,使得塑料模壳的安装不牢固,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会出现爆模、跑模的情况,从而引起施工的质量问题,给装修阶段的处理造成困难;而且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模壳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使得模壳的拆模非常困难,使用常规脱模方法,如撬拉等,很容易使模壳损坏,从而减少了模壳周转次数,增大了模板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通过壳体、压板、螺纹杆和卡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壳安装牢固性较差、拆模不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压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压板(2);所述压板(2)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周侧面与壳体(1)内顶部螺纹配合;/n所述壳体(1)相邻两底部周侧面均开有第一弧形槽(101);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内部阵列均开有第一卡槽(102);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卡槽(102)相配合的卡件(4);所述壳体(1)远离两第一弧形槽(101)两侧均开有第二弧形槽(103);所述第二弧形槽(103)内部阵列均开有与卡件(4)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压板(2);所述压板(2)一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周侧面与壳体(1)内顶部螺纹配合;
所述壳体(1)相邻两底部周侧面均开有第一弧形槽(101);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内部阵列均开有第一卡槽(102);所述第一弧形槽(101)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卡槽(102)相配合的卡件(4);所述壳体(1)远离两第一弧形槽(101)两侧均开有第二弧形槽(103);所述第二弧形槽(103)内部阵列均开有与卡件(4)相配合的第二卡槽(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模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横截面为“几”字形结构;所述壳体(1)内壁周侧面阵列均设有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少华王学正
申请(专利权)人:陆少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