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灰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676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灰处理系统,本方案中的飞灰处理系统其通过利用第一输送皮带将飞灰向料斗中输送,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喷水,将向料斗中输入的飞灰淋湿形成灰泥,进入料斗中的飞灰随后进入到物料输送单元中进行继续输送,物料输送单元对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螺旋向前输送,并对飞灰进行螺旋搅动,同时利用烘干装置对物料输送单元内的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飞灰经物料输送单元输出后,其通过排料斗和排出口向下排出,其中飞灰经排出口排出的过程中,第二喷淋装置对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以遏制飞灰在落入到第二输送皮带上产生灰尘的现象,淋湿的飞灰在伴随着第二输送皮带输送的过程中,其进行自然晾干,随后进行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飞灰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飞灰为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其粒径一般在1~100μm之间,又称粉煤灰或烟灰,主要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分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如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飞灰是煤粉进入1300~1500℃的炉膛后,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飞灰大部分呈球状,表面光滑,微孔较小。一部分因在熔融状态下互相碰撞而粘连,成为表面粗糙、棱角较多的蜂窝状组合粒子。飞灰的化学组成与燃煤成分、煤粒粒度、锅炉型式、燃烧情况及收集方式等有关。现有技术中,加气砖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粉煤灰,但是由于电厂等的粉煤灰是按季节供应的,而一般供暖供应量大一些,但也是有时间上的限制,而当产生大量的粉煤灰是其他建筑水泥行业均停工不生产,因此加气砖厂需要大量储存粉煤灰以备需要时使用。但是由于粉煤灰属于细粉状,易飞扬,并且厂家的储存地都是露天的,因此需要对飞灰进行输送转移,但是飞灰其在输送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其易产生飞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处理系统包括:/n第一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其上放置有待处理的飞灰物料;/n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出料端下方;/n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邻近设置在所述料斗上方,用于向位于所述料斗内腔中的飞灰进行喷淋,形成灰泥;/n物料输送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包括壳体、螺旋进给器以及排出口,所述壳体为两端呈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结构,所述螺旋进给器纵向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料斗底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内腔上方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壳体另一端内腔下方相连通;/n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围,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飞灰进行烘干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其上放置有待处理的飞灰物料;
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出料端下方;
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邻近设置在所述料斗上方,用于向位于所述料斗内腔中的飞灰进行喷淋,形成灰泥;
物料输送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包括壳体、螺旋进给器以及排出口,所述壳体为两端呈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结构,所述螺旋进给器纵向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料斗底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内腔上方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壳体另一端内腔下方相连通;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围,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飞灰进行烘干处理;
排料斗,所述排料斗设置在所述排出口下方;
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衔接在所述排出口和排料斗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喷淋装置用于对经所述排出口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
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第二输送皮带设置在所述排料斗下方,用于输送将所述排料斗排出的飞灰进行输送;
以及堆积仓,所述堆积仓邻近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皮带的出料端,用于收集经所述第二输送皮带输出的飞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市虎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