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664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包括海水总管、反冲洗细滤器、冲洗材料源和冷却水泵组,反冲洗细滤器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蝶阀,其输出端设有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的输入端通过海水总管与海水箱相连,第一蝶阀的输出端与冷却水泵组相连,冷却水泵组将冷却水输出至冷却设备;反冲洗细滤器还通过冲洗管路与冲洗材料源相连,在反冲洗细滤器与第二蝶阀之间还设有泄放管路。本申请提供的细滤器上设置有反冲洗结构,可利用各种冲洗材料对其内部滤网进行冲洗,去除冷却水中的杂质,减少冷却水泵组及相关冷却设备受到的磨损,保证冷却效果,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
本技术属于船舶冷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系统。
技术介绍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对船舶上需要散热的设备供以足够的冷却材料进行冷却,带走多余的热量,以保证它们能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不管是开式冷却系统还是闭式冷却系统,都需借助舷外水将热量带出,但舷外水的水质一般较差,长时间使用会在冷却部件的水腔结垢,造成堵塞现象,并使受热零部件产生过大的热应力,以致传热条件恶化,使金属壁过热受损。为解决水质问题,现阶段都普遍会在海水箱出口的海水总管上安装海水粗滤器,但此滤器中的滤网的孔径一般都在8mm左右,孔径过小后会降低透水率,也更容易堵塞,而海水粗滤器的管径一般都能达到DN500,堵塞后不易清理;而且通过海水粗滤器的舷外水中还是会带有一定的小杂质,从而影响后续的冷却水泵及相关水冷设备,使其相关水冷设备的冷却器中堆积过多的杂质而影响其散热效果。部分改进设计是在冷却水泵进口管路上再增加滤器箱,但此滤器箱无反冲洗功能,时间稍长后内部的滤网依然会堵塞,使其冷却水量减小,冷却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包括海水总管、反冲洗细滤器、冲洗材料源和冷却水泵组,所述反冲洗细滤器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蝶阀,所述反冲洗细滤器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二蝶阀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海水总管与船舷外的海水箱相连,所述第一蝶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水泵组相连,所述冷却水泵组将冷却水输出至冷却设备;所述反冲洗细滤器还通过冲洗管路与所述冲洗材料源相连,在所述反冲洗细滤器与所述第二蝶阀之间还设有泄放管路,所述泄放管路末端设置有闸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冲洗细滤器包括外壳和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滤网的开口夹设在所述反冲洗细滤器的输入端与水管之间,并通过第一固定件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洗管路的输出部设置为环形分布的四根支管,每个所述支管都与所述反冲洗细滤器的中轴线呈45°夹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洗材料源为淡水压力柜和压缩空气瓶,所述淡水压力柜与所述冲洗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压缩空气瓶与所述冲洗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水泵组与冷却设备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止回阀和第三蝶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海水箱和所述第二蝶阀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遥控蝶阀、粗滤器和第四蝶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均为对夹式手动蝶阀,并使用第二固定件进行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细滤器上设置有反冲洗结构,在舷外水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利用各种冲洗材料对其内部滤网进行冲洗,去除冷却水中的杂质,减少冷却水泵组及相关冷却设备受到的磨损,保证冷却效果,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2、该反冲洗细滤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容易制作,造价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反冲洗结构及相关部分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反冲洗细滤器的横剖示意图。图中:1-第一球阀、2-第二球阀、3-第一蝶阀、4-反冲洗细滤器、5-第二蝶阀、6-闸阀、7-冷却水泵组、8-止回阀、9-第三蝶阀、10-海水箱、11-遥控蝶阀、12-粗滤器、13-第四蝶阀、14-海水总管、15-冷却设备、16-淡水压力柜、17-压缩空气瓶、18-滤网、19-外壳、20-冲洗管路、21-泄放管路、22-第一固定件、23-第二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包括海水总管14、反冲洗细滤器4、冲洗材料源和冷却水泵组7,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蝶阀5,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蝶阀3,第二蝶阀5的输入端通过海水总管14与船舷外的海水箱10相连,第一蝶阀3的输出端与冷却水泵组7相连,冷却水泵组7将冷却水输出至冷却设备15;反冲洗细滤器4还通过冲洗管路20与冲洗材料源相连,在反冲洗细滤器4与第二蝶阀5之间还设有泄放管路21,泄放管路21末端设置有闸阀6。使用时,第一蝶阀3和第二蝶阀5均为开启状态,闸阀6处于关闭状态,舷外水通过海水总管14从海水箱10中进入反冲洗细滤器4,经反冲洗细滤器4过滤后,舷外水中的杂质被去除,冷却水泵组7将过滤后的舷外水输出至冷却设备15;需要对反冲洗细滤器4进行清洗时,关闭第一蝶阀3和第二蝶阀5,开启闸阀6,冲洗材料经由冲洗管路20喷射在反冲洗细滤器4内,对反冲洗细滤器4进行冲洗作业,清洗水通过泄放管路21排出。冲洗时,细滤器内的水流流向与工作时相反,故称为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细滤器4包括外壳19和滤网18,滤网18设置在外壳19内部,滤网18的开口夹设在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入端与水管之间,并通过第一固定件22进行固定,第一固定件22可以是组合使用的螺栓、螺母和垫片。整个冷却管路系统正常运作时,滤网18对通过的舷外水进行过滤,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在滤网18内表面凝结污垢,使水流量变小,影响冷却效果;而冲洗材料通过冲洗管路20喷射在滤网18的外表面,能够有效地冲下滤网18上的污垢,提升清洁效果。冲洗管路20的输出部设置为环形分布的四根支管,每个支管都与反冲洗细滤器4的中轴线呈45°夹角,如此可加强对滤网18的冲洗力度,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冲洗材料源为淡水压力柜16和压缩空气瓶17,淡水压力柜16与冲洗管路20之间设置有第一球阀1,压缩空气瓶17与冲洗管路20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2。对滤网18冲洗时,先打开第一球阀1,先用淡水对滤网18冲洗一遍,带走管内的残留舷外水及脏污,通过泄放管路21排至舱底;冲洗后关闭第一球阀1,打开第二球阀2,用压缩空气对滤网18上的顽固污渍进行高压冲刷;然后再关闭第二球阀2,打开第一球阀1,用淡水将冲刷下来的污渍通过泄放管路21排至舱底。冷却水泵组7与冷却设备1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止回阀8和第三蝶阀9,止回阀8可以有效防止管路内的冷却水倒流,而第三蝶阀9则可以协助控制管路系统的启闭。所述海水箱10和所第二蝶阀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遥控蝶阀11、粗滤器12和第四蝶阀13,该粗滤器12可对舷外水进行初步过滤,滤掉颗粒较大的杂质,减少反冲洗细滤器4的工作负载,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遥控蝶阀12和第四蝶阀13可以控制所在进水支路的启闭。第一蝶阀3、第二蝶阀5、第三蝶阀9和第四蝶阀13均为对夹式手动蝶阀,并使用第二固定件23进行固定,第二固定件23可以为组合使用的加长型螺栓、螺母和垫片,采用对夹式蝶阀,易于人工操作,且能节省安装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细滤器上设置有反冲洗结构,在舷外水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利用淡水及压缩空气对其内部的滤网18进行冲洗,配合冲洗管四面斜插,可大大加强对滤网18的清洗力,去除冷却水中的杂质,减少冷却水泵组7及相关冷却设备受到的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总管(14)、反冲洗细滤器(4)、冲洗材料源和冷却水泵组(7),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蝶阀(5),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蝶阀(3),所述第二蝶阀(5)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海水总管(14)与船舷外的海水箱(10)相连,所述第一蝶阀(3)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水泵组(7)相连,所述冷却水泵组(7)将冷却水输出至冷却设备(15);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还通过冲洗管路(20)与所述冲洗材料源相连,在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与所述第二蝶阀(5)之间还设有泄放管路(21),所述泄放管路(21)末端设置有闸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总管(14)、反冲洗细滤器(4)、冲洗材料源和冷却水泵组(7),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入端设有第二蝶阀(5),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蝶阀(3),所述第二蝶阀(5)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海水总管(14)与船舷外的海水箱(10)相连,所述第一蝶阀(3)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水泵组(7)相连,所述冷却水泵组(7)将冷却水输出至冷却设备(15);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还通过冲洗管路(20)与所述冲洗材料源相连,在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与所述第二蝶阀(5)之间还设有泄放管路(21),所述泄放管路(21)末端设置有闸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包括外壳(19)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滤网(18),所述滤网(18)的开口夹设在所述反冲洗细滤器(4)的输入端与水管之间,并通过第一固定件(22)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水冷却管路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亮曾晓芹谭玉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