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60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属于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嵌设有轴承套a,且轴承套a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延伸至壳体外侧的一端上固接有转柄,所述调节螺杆处于壳体内部的一端上螺旋传动连接有螺套筒a,且螺套筒a的外侧壁上固设有齿板,且齿板与齿轮a相啮合,所述齿轮a固接在双向螺杆上,且双向螺杆通过两个轴承套b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实现对行车记录仪本体的稳定夹持固定,使行车记录仪本体在使用时不易产生晃动,确保供电接头稳固不松动,拍摄图像更加清晰,对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可实现多方向的调节工作,便于使用者使用拍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
本技术属于行车记录仪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目前,随着车辆使用数量的增多,行车记录仪也成为车辆上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行车记录仪在安装时需要使用到安装支架,但现有的安装支架固定效果差,容易导致行车记录仪在行车时产生晃动,一来容易导致供电接头松动,二来导致其拍摄图像模糊不清晰,同时整体调节性较差,难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嵌设有轴承套a,且轴承套a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上嵌设有轴承套a(2),且轴承套a(2)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3),所述调节螺杆(3)延伸至壳体(1)外侧的一端上固接有转柄(4),所述调节螺杆(3)处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上螺旋传动连接有螺套筒a(5),且螺套筒a(5)的外侧壁上固设有齿板(6),且齿板(6)与齿轮a(7)相啮合,所述齿轮a(7)固接在双向螺杆(8)上,且双向螺杆(8)通过两个轴承套b(9)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双向螺杆(8)的两端上均螺旋传动连接有螺套筒b(10),且两个螺套筒b(10)上均固接有两个固定夹臂(11),且两个固定夹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上嵌设有轴承套a(2),且轴承套a(2)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3),所述调节螺杆(3)延伸至壳体(1)外侧的一端上固接有转柄(4),所述调节螺杆(3)处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上螺旋传动连接有螺套筒a(5),且螺套筒a(5)的外侧壁上固设有齿板(6),且齿板(6)与齿轮a(7)相啮合,所述齿轮a(7)固接在双向螺杆(8)上,且双向螺杆(8)通过两个轴承套b(9)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双向螺杆(8)的两端上均螺旋传动连接有螺套筒b(10),且两个螺套筒b(10)上均固接有两个固定夹臂(11),且两个固定夹臂(11)滑动连接在壳体(1)正面上开设的滑槽(12)内,且两个固定夹臂(11)之间夹持有行车记录仪本体(13),所述壳体(1)的背部固设有转动柱(14),且转动柱(14)通过止动组件(15)转动连接在U型架(16)内,且U型架(16)固接在伸缩杆(17)的底端上,所述伸缩杆(17)的顶端上安装有吸盘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记录仪用供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筒a(5)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限位套a(501),且限位套a(501)套设在限位杆a(502)上,限位杆a(502)的一端上固接有防脱块(503),限位杆a(502)的另一端与限位杆b(1002)固接,且限位杆b(1002)固接在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