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洪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32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抛包括至少两个工作轮和套设在工作轮上且由工作轮张紧的抛磨带,所述抛磨带包括抗拉层和牛皮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抛磨带采用抗拉层加牛皮层的设计,具有能够适应高速抛磨、大大提升了抛磨的质量和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磨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通过环带运行的机械对刀具或工件进行抛光打磨的设备具有以下不足:不带抗拉层的牛皮带,只适合低线速度的磨削,高线速度磨削时皮带会受热拉长,导致接头断裂,安全性低,在低线速度磨削时效率又太低,且传统的打磨设备对操作人员的水平要求很高,例如传统的抛光轮式抛磨装置,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抛磨过程中,对抛磨时的力度、角度和打磨的位置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相同高度下,图3中只有中间位置的待加工件40能够进行标准的加工,在该待加工件之前的待加工件,无法抛磨到其刃口42,在中间位置的待加工件之后的待加工件,其刃口42抛磨过度,会使刃口42微锯口向后翻,不利于提高刃口锋利度,轮式抛磨对刃口42的有效抛磨位置很小,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展示了在轮式磨削中,下压力度小与下压力度大时,待加工件40的磨削角度和磨削量都会不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本技术的抛磨带设置了抗拉层来增强牛皮层的抗拉伸强度,具有能够适应高速抛磨、大大提升了抛磨的质量和效率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作轮和套设在工作轮上且由工作轮张紧的抛磨带,所述抛磨带包括牛皮层和抗拉层。本技术提供的高效刃口抛磨装置通过采用牛皮层加抗拉层的抛磨带,抛磨带的弹性小,能够方便的张紧,能够实现高线速度、高效的抛磨,在操作人员操作工件进行抛磨的时候,其使用的力度大小对抛磨的效果影响很小,可操作范围更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大大降低,抛磨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效率高,抗拉层的设计,在高速磨削时运行稳定,不拉长,不断带,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衬板,所述衬板设置在所述抛磨带运行轨迹的内侧。通过设置衬板,操作人员可在衬板所在的位置进行抛磨,衬板对抛磨带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同时保证了抛磨的效果。有益效果在于:1、牛皮层加抗拉层的设计,在高速磨削时运行稳定,不拉长,不断带,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高效刃口抛磨装置通过采用牛皮层加抗拉层的抛磨带,抛磨带的弹性小,能够方便的张紧,能够实现高线速度、高效的抛磨,在操作人员操作工件进行抛磨的时候,其使用的力度大小对抛磨的效果影响很小,可操作范围更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大大降低,抛磨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效率高;3、通过设置衬板,操作人员可在衬板所在的位置进行抛磨,衬板对抛磨带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避免了抛磨带在压力下的形变,保证了抛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轮式抛磨中待加工件前后移动的影响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轮式抛磨中待加工件下压力度小的抛磨状态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轮式抛磨中待加工件下压力度大的抛磨状态示意图;图6为待加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抛磨带;11、牛皮层;12、抗拉层;20、工作轮;30、衬板;40、待加工件;41、刀体;42、刃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工作轮20和套设在工作轮20上且由工作轮20张紧的抛磨带10,抛磨带10包括抗拉层12和牛皮层11。图1中箭头方向为抛磨带10的运动方向。待加工件40按图1中所示的方向进行抛磨即可,其磨削角度不受待加工件40的前后移动影响,有效使用面更大。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刃口抛磨装置通过采用牛皮层加抗拉层12的抛磨带10,抛磨带10的弹性小,能够方便的张紧,能够实现高线速度、高效的抛磨,在操作人员操作工件进行抛磨的时候,其使用的力度大小对抛磨的效果影响很小,可操作范围更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大大降低,抛磨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效率高,牛皮层11加抗拉层12的设计,在高速磨削时运行稳定,不拉长,不断带,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现有技术中,如图3所示,为现有的轮式磨削的示意图,待加工件40在轮面上进行磨削。如图6所示,待加工件40包括刀体41和刃口42。在轮式磨削中,如图3所示,待加工件40在轮面上前后移动会导致待加工件40的磨削角度和磨削量不一致,其他例如羊毛轮、风布轮等纤维轮磨削面为圆弧面。在相同角度下,图3中只有中间位置的待加工件40能够进行标准的加工,在该待加工件之前的待加工件,无法抛磨到其刃口42,在中间位置的待加工件之后的待加工件,其刃口42抛磨过度,会使刃口42微锯口向后翻,不利于提高刃口锋利度,轮式抛磨对刃口42的有效抛磨位置很小。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展示了在轮式磨削中,下压力度小与下压力度大时,待加工件40的磨削角度和磨削量都会不一样。综上,现有技术中的磨削设备对操作人员的水平要求很高,且难以保证磨削出的产品的磨削质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磨削设备不能满足高线速度的磨削。在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待加工件40在抛磨带10上工作的区间为一平面,所以待加工件40前后移动不会影响抛磨的角度,同时由于牛皮的抛磨带10的弹性很小,因此待加工件40施加到抛磨带10上的下压力度的大小对抛磨效果的影响很小,由于抛磨带10中添加了抗拉层12,在高速磨削时运行稳定,不拉长、不断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高效刃口抛磨装置还包括衬板30,衬板30设置在抛磨带10运行轨迹的内侧。通过设置衬板30,操作人员可在衬板30所在的位置进行抛磨,衬板30对抛磨带10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同时保证了抛磨的效果。设置衬板30后,操作人员在衬板30所在的位置进行抛磨时,进一步的减少操作人员在操作时的前后移动对抛磨造成的影响,这一点相对于轮式的抛磨有巨大的改进,轮式抛磨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角度、力度和位置都有要求,而在本实施例中,角度、力度和位置的要求都更低。能够获得更好的刃口微锯口的形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工作轮和套设在工作轮上且由工作轮张紧的抛磨带,所述抛磨带包括牛皮层和抗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刃口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工作轮和套设在工作轮上且由工作轮张紧的抛磨带,所述抛磨带包括牛皮层和抗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