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臂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31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0
本申请涉及一种摇臂钻床,其包括底座,底座上铺设有工作台,底座上竖向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滑块,滑块连接横向的摇臂,摇臂包括固定筒和滑动座,固定筒与滑块相连接,滑动座滑动设置在固定筒内,滑动座背离立柱的一端设置有钻头,固定筒上设置有伺服电机、齿轮和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线连接齿轮,齿条滑动设置在固定筒的顶壁上,齿条的长度方向与固定筒的长度方向一致,齿条背离立柱的一端与滑动座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提升钻床加工工件时的稳定性以及加工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臂钻床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摇臂钻床。
技术介绍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6476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摇臂式钻床,底座竖立插置立柱,底座铺设工作台,立柱装配滑块和电机,滑块连接横向的可伸缩的摇臂,摇臂安装有驱动钻头转动的齿轮箱,电机与滑块之间传动连接螺杆,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使滑块沿着立柱升降。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摇臂为可伸缩结构,当利用钻头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可能出现摇臂伸长或缩短的情况,从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甚至可能会出现加工失败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升钻床加工工件时的稳定性以及加工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摇臂钻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摇臂钻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摇臂钻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铺设有工作台,所述底座上竖向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横向的摇臂,所述摇臂包括固定筒和滑动座,所述固定筒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在固定筒内,所述滑动座背离立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钻头,所述固定筒上设置有伺服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线连接齿轮,所述齿条滑动设置在固定筒的顶壁上,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固定筒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齿条背离立柱的一端与滑动座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工作台上的工件加工时,首先将齿条与滑动座相连接;然后启动伺服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在固定筒上滑动,进而带动滑动座在固定筒内滑动,从而调整钻头的位置使钻头与工件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方便钻头对工件进行加工;固定筒和滑动座实现了摇臂的可伸缩结构,而齿轮、齿条和伺服电机则对滑动座的滑动过程进行了控制,伺服电机不工作时,齿条不易发生滑动,因此滑动座也不易在固定筒内滑动;在利用钻头进行作业时,钻头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化,提升了钻床加工工件时的稳定性,加工精度也因此得到较好地保证。可选的,所述齿条背离立柱的一端固设有角钢,所述角钢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角钢后与滑动座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螺栓穿过角钢打入滑动座内,使得固定螺栓与滑动座螺纹连接,从而将角钢与滑动座相固定;此时若齿条不发生移动时,滑动座便不易发生移动;而当需要对滑动座及滑动座一侧的钻头进行更换时,取下固定螺栓,即可将角钢与滑动座相分离,此时便能够将钻头取下;具有方便钻头更换的优点。可选的,所述固定筒的顶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齿条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齿条的侧壁与滑槽的内侧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伺服电机带动齿条移动时,齿条在滑轨的滑槽内滑动,能够增加齿条滑动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钻头移动的平稳性。可选的,所述齿条的两端均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用于限制齿条与齿轮相脱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阻挡板能够与齿轮相抵触,从而能够较好地阻止齿条与齿轮相脱离的情况发生。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对称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板面与工作台的台面相垂直,且两个所述夹持板的板面相平行,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块夹持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件带动两块夹持板相互靠近,从而将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件夹持住,以较好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的过程中不易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加工的精度及加工作业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双向丝杆和驱动电机,所述双向丝杆的长度方向与夹持板的板面相垂直,所述工作台上沿双向丝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线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安装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螺纹套设在双向丝杆螺纹相反的两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驱使两个滑动块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带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或远离;驱动电机和双向丝杆的设置,能够方便地带动夹持板移动。可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相对的板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直至将待加工的工件夹持住时,橡胶垫层与工件相抵接,由于橡胶垫层的摩擦系数很大,从而能够将工件夹持得更加稳定。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上对称设置有风琴板,所述风琴板的一端连接在两个滑动块相背离的面上、另一端与安装槽的内侧壁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块在安装槽内滑动时,风琴板能够被拉伸或者压缩,当工件被夹持板夹持住时,风琴板将安装槽的槽口遮挡,从而能够较好地阻止加工工件时产生的碎屑进入到安装槽内,且较好地防止安装槽被碎屑堵塞造成滑动块滑动受阻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齿轮、齿条和伺服电机对滑动座的滑动过程进行了控制,伺服电机不工作时,齿条不易发生滑动,因此滑动座也不易在固定筒内滑动;提升了钻床加工工件时的稳定性,加工精度也因此得到较好地保证;齿条在滑轨的滑槽内滑动,能够增加齿条滑动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钻头移动的平稳性;利用驱动件带动两块夹持板相互靠近,从而将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件夹持住,以较好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的过程中不易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加工的精度及加工作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用于展示驱动件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立柱;12、滑块;2、工作台;21、夹持板;211、滑动块;212、橡胶垫层;22、安装槽;221、风琴板;3、固定筒;31、伺服电机;32、齿轮;33、齿条;331、角钢;332、固定螺栓;333、阻挡板;34、滑轨;341、滑槽;35、轴承座;4、滑动座;5、钻头;6、驱动件;61、双向丝杆;62、驱动电机;7、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摇臂钻床。参照图1,一种摇臂钻床包括底座1,底座1上铺设有工作台2,底座1上竖向设置有立柱11,立柱11上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连接横向的摇臂,滑块12可竖向滑动,以调整摇臂的高度,滑动过程通过螺杆和立柱11顶部的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摇臂由固定筒3和滑动座4组成,固定筒3与滑块12固定连接,滑动座4滑动设置在固定筒3内;滑动座4背离立柱11的一端连接有传动箱,传动箱的底壁上设置有钻头5;传动箱内设置有齿轮驱动机构,用于带动钻头5转动,此处为现有传动方式,不再进一步展开。参照图1、图2,固定筒3的顶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31、齿轮32、齿条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摇臂钻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铺设有工作台(2),所述底座(1)上竖向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连接横向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包括固定筒(3)和滑动座(4),所述固定筒(3)与滑块(12)相连接,所述滑动座(4)滑动设置在固定筒(3)内,所述滑动座(4)背离立柱(11)的一端设置有钻头(5),所述固定筒(3)上设置有伺服电机(31)、齿轮(32)和齿条(33),所述齿轮(32)与齿条(33)相啮合,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线连接齿轮(32),所述齿条(33)滑动设置在固定筒(3)的顶壁上,所述齿条(3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筒(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齿条(33)背离立柱(11)的一端与滑动座(4)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臂钻床,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铺设有工作台(2),所述底座(1)上竖向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上设置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连接横向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包括固定筒(3)和滑动座(4),所述固定筒(3)与滑块(12)相连接,所述滑动座(4)滑动设置在固定筒(3)内,所述滑动座(4)背离立柱(11)的一端设置有钻头(5),所述固定筒(3)上设置有伺服电机(31)、齿轮(32)和齿条(33),所述齿轮(32)与齿条(33)相啮合,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线连接齿轮(32),所述齿条(33)滑动设置在固定筒(3)的顶壁上,所述齿条(33)的长度方向与固定筒(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齿条(33)背离立柱(11)的一端与滑动座(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臂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3)背离立柱(11)的一端固设有角钢(331),所述角钢(331)上穿设有固定螺栓(332),所述固定螺栓(332)穿过角钢(331)后与滑动座(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摇臂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3)的顶壁上设置有滑轨(34),所述滑轨(34)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41),所述齿条(33)滑动设置在滑槽(341)内,齿条(33)的侧壁与滑槽(341)的内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摇臂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超李芸芸蒲布苟雷刘洋王义红何正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展新电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