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12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混合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发酵罐盖,所述的发酵罐体的顶部水平焊接有进料管,发酵罐体的底板上焊接有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与发酵罐体相连通,发酵罐体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发酵罐盖的中部,搅拌轴的顶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密封壳,搅拌轴的一侧设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设有主齿轮组,主驱动电机与搅拌轴通过主齿轮组相连接,主齿轮组设在密封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方便,搅拌混合效率高,便于饲料充分进行发酵,便于饲料进行厌氧发酵,方便进行观察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料混合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使得生物养殖业对生物饲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发酵饲料越来越受到饲料业与养殖业的重视,即生物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处理后,不但可以消除饲料原料组分中的抗原,还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提高养殖生物的消化率,进而降低畜禽对饲料的消耗,增加养殖场或养殖户的收入以及实现饲料企业饲料的差异化和提升饲料效果。但是,目前生物饲料在进行混合发酵时,往往需要人工将多种原材料与水进行搅拌,然而人工手动进行混合往往使混合物的均匀性不够且通透性较差,易致使生物饲料出现发臭的状况,此外混合后的饲料原料需往往另行装入发酵罐进行发酵,使得饲料的生产工艺较为麻烦;饲料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加热,但是发酵密闭的空间腔体较大,导致热量难以充分进行传递,导致饲料发酵不充分且不均匀。因此,生产一种控制方便,搅拌混合效率高,便于饲料充分进行发酵,便于饲料进行厌氧发酵,方便进行观察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方便,搅拌混合效率高,便于饲料充分进行发酵,便于饲料进行厌氧发酵,方便进行观察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发酵罐盖,所述的发酵罐体的顶部水平焊接有进料管,发酵罐体的底板上焊接有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与发酵罐体相连通,发酵罐体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发酵罐盖的中部,搅拌轴的顶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密封壳,密封壳的顶端焊接接在发酵罐盖的底面中部,搅拌轴的一侧设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的顶面上,主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设有主齿轮组,主驱动电机与搅拌轴通过主齿轮组相连接,主齿轮组设在密封壳内。所述的搅拌轴的顶部套装有搅拌管,密封壳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套装在搅拌管的中部,搅拌管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在该套孔内,搅拌管的一侧设有副驱动电机,副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的顶面上,副驱动电机与搅拌管之间设有副齿轮组,副驱动电机与搅拌管通过副齿轮组相连接,副齿轮组设在密封壳内。所述的搅拌管上设有两个搅拌杆,搅拌杆采用倒置的L字型杆状结构,两个搅拌杆对称设在搅拌管的两侧,两个搅拌杆的顶端分别焊接在搅拌管的外壁底部。所述的两个搅拌杆的内侧分别焊接有若干个搅拌板,若干个搅拌板均匀设在搅拌杆的竖杆上,搅拌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搅拌孔,若干个搅拌孔均匀设在搅拌板上。所述的搅拌轴上套装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采用螺旋状片状结构,搅拌叶片设在搅拌管的下方,搅拌叶片与搅拌轴为一体结构,搅拌叶片的内壁与搅拌轴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的主驱动电机和副驱动电机的驱动杆分别朝向下方,发酵罐盖上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套装在主驱动电机或副驱动电机的驱动杆上,所述的主齿轮组设在副齿轮组的上方,所述的主齿轮组和副齿轮组均分别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其中一个齿轮通过过盈连接套装在主驱动电机或副驱动电机的驱动杆上,另一个齿轮通过过盈连接固定套装在搅拌轴或搅拌管上。所述的搅拌轴上设有加热棒,搅拌轴上开设有放置槽,该放置槽沿着搅拌轴的顶端开设至搅拌轴的底部,加热棒套装在该放置槽内,该放置槽的形状与加热棒的外形相吻合,加热棒的上方加热电机,加热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的顶面上。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侧壁上相应进料管开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设在密封壳的一侧,该进料口套装在进料管的中部,该进料口的孔径与进料管的外径相吻合,进料管的出料端采用倒置的L字型结构,所述的发酵罐体的底板采用向下突出的圆弧形板状结构,发酵罐体的底板中部相应出料管开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套装在出料管上,该出料口的孔径与出料管的外径相吻合,出料管的顶端与该出料口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出料管的出料端和进料管的进料端分别设有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焊接固定在进料管或出料管上。所述的发酵罐盖的上方设有单向排气阀,单向排气阀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发酵罐盖,单向排气阀的进气端通过连接管与发酵罐体相连通,发酵罐盖开设有套孔,该连接管粘接套装在该套孔内,该套孔的形状与该连接管的外形相吻合。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一侧粘接有观察窗,观察窗采用透明玻璃制成的板状结构,发酵罐体的侧壁开设有观察槽,观察窗套装在该观察槽内,该观察槽的形状与观察窗的外形相吻合,发酵罐体的下方设置若干个支脚,若干个支脚均匀设在发酵罐体,支脚的顶面焊接固定在发酵罐体的底面上。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包括发酵罐体,发酵罐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发酵罐盖,所述的发酵罐体的顶部水平焊接有进料管,发酵罐体的底板上焊接有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与发酵罐体相连通,发酵罐体内竖直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发酵罐盖的中部,搅拌轴的顶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密封壳,密封壳的顶端焊接接在发酵罐盖的底面中部,搅拌轴的一侧设有主驱动电机,主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的顶面上,主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设有主齿轮组,主驱动电机与搅拌轴通过主齿轮组相连接,主齿轮组设在密封壳内,本技术通过设有的主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进行旋转,从而对生物饲料进行搅拌,通过设有的副驱动电机驱动搅拌管、搅拌杆以及搅拌板进行旋转,使其对发酵罐体内的饲料进行辅助搅拌,从而提高本技术混合的效率,并通过设有的密封壳对主齿轮组和副齿轮组进行密封处理,从而增强主齿轮组和副齿轮组的使用寿命;其次,本技术通过设有的加热棒和加热电机,便于通过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对饲料进行加热,通过主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生物饲料,使得热量充分传递给生物饲料,从而便于生物饲料进行发酵;再次,本技术通过将进料管的出料端设置为倒置的L字型结构,从而防止发酵罐体的饲料气体流入进料管内,通过发酵罐体的底板采用向下突出的圆弧形板状结构,便便于饲料沿着出料管进行输出,并通过出料管的出料端和进料管的进料端分别设有电磁控制阀,便于控制本技术输入或输出,从而方便生产工人进行控制;另外,本技术通过设有的单向排气阀,使得发酵罐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单向排气阀进行排出,从而便于发酵罐体内营造厌氧环境,使得生物饲料便于进行厌氧发酵,并通过设有透明玻璃制成的观察窗,便于工人观察发酵罐体的内部发酵以及混合的情况,使得本技术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包括发酵罐体1,发酵罐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发酵罐盖2,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进料管3,发酵罐体1的底板上焊接有出料管4,进料管3和出料管4分别与发酵罐体1相连通,从而便于生物饲料进行输入或输出,发酵罐体1内竖直设有搅拌轴5,搅拌轴5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发酵罐盖2的中部,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包括发酵罐体(1),发酵罐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发酵罐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进料管(3),发酵罐体(1)的底板上焊接有出料管(4),进料管(3)和出料管(4)分别与发酵罐体(1)相连通,发酵罐体(1)内竖直设有搅拌轴(5),搅拌轴(5)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发酵罐盖(2)的中部,搅拌轴(5)的顶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密封壳(6),密封壳(6)的顶端焊接接在发酵罐盖(2)的底面中部,搅拌轴(5)的一侧设有主驱动电机(7),主驱动电机(7)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2)的顶面上,主驱动电机(7)与搅拌轴(5)之间设有主齿轮组(8),主驱动电机(7)与搅拌轴(5)通过主齿轮组(8)相连接,主齿轮组(8)设在密封壳(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包括发酵罐体(1),发酵罐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发酵罐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顶部水平焊接有进料管(3),发酵罐体(1)的底板上焊接有出料管(4),进料管(3)和出料管(4)分别与发酵罐体(1)相连通,发酵罐体(1)内竖直设有搅拌轴(5),搅拌轴(5)的顶端通过轴承套装固定在发酵罐盖(2)的中部,搅拌轴(5)的顶部套装有开口朝上的密封壳(6),密封壳(6)的顶端焊接接在发酵罐盖(2)的底面中部,搅拌轴(5)的一侧设有主驱动电机(7),主驱动电机(7)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2)的顶面上,主驱动电机(7)与搅拌轴(5)之间设有主齿轮组(8),主驱动电机(7)与搅拌轴(5)通过主齿轮组(8)相连接,主齿轮组(8)设在密封壳(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5)的顶部套装有搅拌管(9),密封壳(6)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套孔,该套孔套装在搅拌管(9)的中部,搅拌管(9)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在该套孔内,搅拌管(9)的一侧设有副驱动电机(10),副驱动电机(10)通过螺钉固定在发酵罐盖(2)的顶面上,副驱动电机(10)与搅拌管(9)之间设有副齿轮组(11),副驱动电机(10)与搅拌管(9)通过副齿轮组(11)相连接,副齿轮组(11)设在密封壳(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管(9)上设有两个搅拌杆(12),搅拌杆(12)采用倒置的L字型杆状结构,两个搅拌杆(12)对称设在搅拌管(9)的两侧,两个搅拌杆(12)的顶端分别焊接在搅拌管(9)的外壁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搅拌杆(12)的内侧分别焊接有若干个搅拌板(13),若干个搅拌板(13)均匀设在搅拌杆(12)的竖杆上,搅拌板(13)上开设有若干个搅拌孔(14),若干个搅拌孔(14)均匀设在搅拌板(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轴(5)上套装有搅拌叶片(15),搅拌叶片(15)采用螺旋状片状结构,搅拌叶片(15)设在搅拌管(9)的下方,搅拌叶片(15)与搅拌轴(5)为一体结构,搅拌叶片(15)的内壁与搅拌轴(5)的侧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饲料发酵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驱动电机(7)和副驱动电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强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恒辉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