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03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涉及体能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协助结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底座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躺垫,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协助结构,所述协助结构包括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矩形杆将带动圆条在连接柱表面转动,此时圆条将带动表面的长杆转动,长杆转动的时候将带动矩形板上升,此时矩形板将轻轻托住小学生的肩部,从而辅助小学生进行仰卧起坐,以解决学生年龄比较小,通常需要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仰卧起坐,若动作不正规,对孩子的颈椎将产生较大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体能训练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而体能训练在有着训练装置的时候进行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训练装置对运动员的帮助极大。体能训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因此在学校中体育课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而然在小学中进行体能训练,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通常需要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仰卧起坐,若动作不正规,对孩子的颈椎将产生较大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协助结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底座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躺垫,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协助结构,所述协助结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缠绕有绳子,所述绳子靠近圆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条,所述圆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远离圆条的一端和绳子固定连接,所述圆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远离圆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br>优选的,所述长杆和矩形杆在圆条的表面呈九十度夹角,且矩形杆的高度和圆柱的高度相一致。优选的,所述长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长杆分别位于躺垫的两侧,所述矩形板位于两个长杆的中间,所述躺垫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和矩形板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矩形板远离躺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和第一挡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的内部插设有插条,所述插条的表面和方块滑动连接,所述插条远离方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长板的靠近方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滑板。优选的,所述方块、插条和滑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钢丝条,且圆孔的尺寸和钢丝条的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形状和插条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方块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形状和滑杆的形状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协助结构,当小学生上体育课需要借助器材进行仰卧起坐时,先躺着躺垫上,头朝着远离支撑架的方向,并将肩部靠在矩形板上,在开始做动作时,用手抓动拉杆,此时拉杆将带动绳子在圆柱表面转动,绳子的另一端将拉动矩形杆,矩形杆将带动圆条在连接柱表面转动,此时圆条将带动表面的长杆转动,长杆转动的时候将带动矩形板上升,此时矩形板将轻轻托住小学生的肩部,从而辅助小学生进行仰卧起坐,以解决学生年龄比较小,通常需要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仰卧起坐,若动作不正规,对孩子的颈椎将产生较大损伤的问题。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结构,由于小学生大多比较顽皮,经常喜欢在操场上打打闹闹,而训练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凸出的部分比较多,孩子若碰撞到容易受伤,因此训练结束后,体育老师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借助底座表面的凹槽进行安装,当安装好后,老师将滑杆滑动至方块内部,同时将插条插进方块和滑杆的内部,此时滑杆将被初步限制移动,接着将钢丝条插进插条、滑板和方块表面的圆孔内,同时转动长板,长板将带动滑板转动,此时滑板将带动钢丝条转动,避免老师直接用手拧钢丝条时被划伤,此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罩住器材,避免学生碰撞到器材造成伤害,同时通过钢丝条固定将解决顽皮的孩子爬上第一挡板后轻易打开滑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中底座表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中连接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中连接结构的部分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座;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支撑架;5、躺垫;6、协助结构;61、连接杆;62、圆柱;63、拉杆;64、绳子;65、连接柱;66、圆条;67、矩形杆;68、长杆;69、矩形板;7、连接结构;71、滑杆;72、方块;73、长板;74、滑板;75、插条;76、钢丝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和协助结构6,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底座1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躺垫5,底座1的表面设有协助结构6。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协助结构6和连接结构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1和图3所示,协助结构6包括连接杆61,连接杆61的表面和底座1固定连接,连接杆6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柱62,圆柱62的表面缠绕有绳子64,绳子64靠近圆柱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63,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5,连接柱65的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条66,圆条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67,矩形杆67远离圆条66的一端和绳子64固定连接,圆条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杆68,长杆68远离圆条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69,长杆68和矩形杆67在圆条66的表面呈九十度夹角,且矩形杆67的高度和圆柱62的高度相一致,长杆6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长杆68分别位于躺垫5的两侧,矩形板69位于两个长杆68的中间,躺垫5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和矩形板69的形状相适配,矩形板69远离躺垫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其整个协助结构6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协助结构6,当小学生上体育课需要借助器材进行仰卧起坐时,先躺着躺垫5上,头朝着远离支撑架4的方向,并将肩部靠在矩形板69上,在开始做动作时,用手抓动拉杆63,此时拉杆63将带动绳子64在圆柱62表面转动,绳子64的另一端将拉动矩形杆67,矩形杆67将带动圆条66在连接柱65表面转动,此时圆条66将带动表面的长杆68转动,长杆68转动的时候将带动矩形板6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和协助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述底座(1)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躺垫(5),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协助结构(6),所述协助结构(6)包括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的表面和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柱(62),所述圆柱(62)的表面缠绕有绳子(64),所述绳子(64)靠近圆柱(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63),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5),所述连接柱(65)的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条(66),所述圆条(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67),所述矩形杆(67)远离圆条(66)的一端和绳子(64)固定连接,所述圆条(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杆(68),所述长杆(68)远离圆条(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6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和协助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所述底座(1)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表面借助螺栓固定连接有躺垫(5),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有协助结构(6),所述协助结构(6)包括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的表面和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柱(62),所述圆柱(62)的表面缠绕有绳子(64),所述绳子(64)靠近圆柱(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63),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5),所述连接柱(65)的远离底座(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条(66),所述圆条(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67),所述矩形杆(67)远离圆条(66)的一端和绳子(64)固定连接,所述圆条(6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杆(68),所述长杆(68)远离圆条(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板(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68)和矩形杆(67)在圆条(66)的表面呈九十度夹角,且矩形杆(67)的高度和圆柱(62)的高度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课堂教学用的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6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闯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